长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想要成为ldquo别人家的孩子rd [复制链接]

1#
知名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218/5941745.html

教育,永远是家长们
  这位“学霸”不仅学习成绩好,还弹得一手好钢琴,甚至还是运动场上的长跑选手,让家长们直呼“别人家的孩子”。


  “这样全面发展的孩子,家长培养有什么秘诀?”面对大家的疑问,在教育系统工作的爸爸沈中华也表示,并没有什么秘籍,只是在孩子小的时候会有意识地帮助他养成好的习惯,并会给予充分的信任,营造宽松的成长空间。


  一起来听听这位爸爸的三个“教子良方”吧!

01良方一:注重品质培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众所周知,孩子的教育成长,是由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其中,家庭是孩子教育的重要阵地,好比树苗生长离不开土壤。


  良好的品质,让孩子成长更健康,要从小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自律意识和社会意识。教育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重视对孩子品德个性培养,满足孩子自主、自觉的个性生长需求。


  比如,孩子犯了错,他会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去承担、去解决,“家长不要去包办包揽。家长不能剥夺孩子自己去体验、去尝试的权利,要让孩子多一份人生的成长经历,要是家长替孩子想的、做的越多,孩子也就越朝放心不下、省心不了的方向发展,这不利于孩子的个性成长。


  对孩子的爱也要注意把握养育之中蕴含的节制、适度和理性。过度宠爱,还容易养成孩子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长大后就很难与人相处、与人沟通、懂得包容。


  尤其是在学习上,要让孩子明白,学习是自己的事,而不是别人,以增强孩子对于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作为家长,就是做好后勤保障,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要教育孩子有社会责任心、孝敬长辈、关爱社会、乐于助人、热爱劳动等。一个有社会责任心、有爱心的孩子,一定是一个努力向上、健康快乐的孩子。


  其次,要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其实我们每个家长都知道,好习惯的养成能使孩子终生受益,但怎样养成,是需要我们家长动脑筋想办法,去积极地探寻的。如引领孩子坚持长跑,不仅增强了体质,还磨练了孩子永不放弃的意志品质,帮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家庭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家长的以身作则非常重要。在要求孩子的同时,自己要率先示范,做好榜样,尤其是给孩子的许诺一定要兑现,要讲信用。家庭教育是“身教”,好家长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熏陶孩子。


  你想你的孩子将来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你自己就努力做那样的人。在孩子面前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行为和言语。


  如孩子在家做作业,家长安安静静的做事,是对孩子一种最好的示范。最好能看看书,做点家务,不要在边上看电视、玩游戏和吵闹。


  陪伴不是简单的陪孩子或盯着孩子,而是一种家长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更是一种心灵碰撞。


  孩子总有一天会离开父母,过自己的生活。面向未来,把孩子培养成品质好、身体好、行为习惯好,既是家长的愿望,更是孩子成长的需要。一个人的成就,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品德和意志。家长给孩子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体魄。

02良方二:给予充分信任,激发孩子的成长动力

信任,让孩子成长更快乐。孩子从上幼儿园、小学、初中,到上高中,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在家长与他们之间建立起信任的桥梁。


  一个人的自信往往来自别人对自己的信任,这一点在未成年人身上显得更加明显。由于他们的认知、辨别能力较差,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型,情感脆弱,容易情绪化,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随着生理和心理变化以及学习压力的加大,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被尊重。特别是当孩子遇到挫折后,他们在情感上太需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信任。当然信任也不是放任不管,而是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给孩子充分信任,可以帮助孩子获得强大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就觉得幸福和快乐。孩子有了快乐,就会乐于去做事、去学习、去思考、去交往。同时,家长信任孩子,孩子也会信任家长,就愿意跟家长沟通。越是临近考试的时候,就越需要加强沟通。有了信任和沟通,就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焦虑,减轻压力,增强信心,提升状态,考出水平。


  考试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检验,考试成绩出现波动也很正常。如孩子考试没有考好,这个时候家长千万不要去指责、去埋怨,更不能说孩子没用之类的话,这会给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很大的打击。越是这个时候家长越要给予鼓励,对孩子说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没关系,努力了就行,只要自己不放弃,相信下次一定能考好。


  有的孩子,平时学习成绩一直很好,高考反而没有考好。主要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产生了问题,显得过分焦虑,压力大,没信心,以致没有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

03良方三:理性看待成功,营造宽松的成长空间

理性,让孩子成长更自然。如今,孩子一生下来,就得到一群大人的无比关爱,物质生活都很富有。但同时也对孩子寄予了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做得到的过高期望,要孩子参加各类兴趣补习班,要学习成绩好,要去读名牌学校等,甚至把全家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家长的幸福感也随着孩子的考试成绩而起伏。


  这使孩子不堪重负,失去了童年的快乐,也背负着沉重的情感负担,还容易造成抑郁,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其实,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样化、多方面、多层次的。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家长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来规划培养孩子,要用平和的心态看待所谓的“成功”。


  事实上,成功也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因而,要尊重孩子的选择权,孩子的事让孩子自己决定,家长们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强迫孩子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作为家长,必须要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根据孩子的特点,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望子*”,是广大父母的美好愿望。相对于“望子*”,“望子成人”更现实、更为理性,就是要真实、友爱、健康、快乐,要始终把教孩子做人放在第一位,努力营造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宽松环境,帮助孩子自然健康成长。


  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家长需要不断学习,引领孩子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让孩子朝着适合他发展的方向前行。尤其孩子到了高中,大家都感到孩子听不进自己的话,只有加强学习,广泛学习有关教育、心理、社会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才能与孩子有共同语言,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孩子才愿意跟你说心理话,你才能够帮助孩子解决困惑。

南湖晚报

via.南湖晚报记者赵丽焕

本期新媒体编辑董云霞

南湖晚报原创内容,如要转载,须经本报书面同意

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拒绝转载,欢迎分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