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学了一段时间英语后,不少家长会发现一个问题:孩子开始进步挺大也挺快,后面一年怎么就没有效果了?有些家长们会把这归因为孩子懈怠不努力。其实,孩子应该是出现了“高原现象”。
陷入高原现象要警惕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高原现象并不可怕
以英语单词学习为例。比如,当孩子词汇量达到-时,就会出现一次较为明显的高原现象,平均滞留时间为半年左右。
在学习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形成的初期,高原现象产生的频率较高,但平均滞留时间较短。
相反,随着学习越深入,高原现象产生得越不频繁,平均滞留时间较长。
出现这种现象该怎么办
高原现象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对方法也很简单,主要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夯实英语基本功
事实上,英语学习是否能够坚持,最重要的是开始的半年,以及第一次和第二次对抗高原期的时候。
很多学习者三分钟热度,刚开始学习热情高涨,每天给自己增加学习量,后面热情燃烧殆尽,遭遇高原期就放弃了。
学习重在基本功要扎实,后期走得才会越稳。
英语学习需要时时控制节奏,每天完成学习后还要花时间,将所学的东西内化成深层记忆,实现从“新知”到“内化”。
每个阶段制定不同目标
不同学习阶段需要有不同的学习方法与之相配套才能达到学习目标。
比如,一个孩子从3岁开始进行英语启蒙,那么前2年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主攻听说。
5岁之后,重点就要偏向听说+读写、即由语言学习和文字学习要结合起来。
这个过程中,由于孩子接触了大量新知识,有可能造成进步减缓,会在高原状态待一段时间。
爸爸妈妈不要着急和焦虑,引导孩子调整方法,通过听来带动读,多听、多读。
学会坚持,静待花开
其实,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学习到一定程度后,都会感到疲劳,学习动机下降。
因此,需要学习者坚持不懈,去克服这种现象。
长跑过程中能量消耗持续较大,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呼吸急促,胸闷难忍等现象,这在运动生理学上称为极点。
只需要稳定情绪,减慢速度,坚持一段时间,上述生理现象将会逐步缓解并消失。
那么,孩子学习英语的道理也一样。当孩子遇上高原现象时,家长要做的是帮助孩子调整好心态,制定良好的学习方法。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与鼓励,朝着既定目标稳步前行,方能突破当下的难关,取得新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