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8年“长跑”,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东盟10国等15个亚太地区国家,15日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年“5·20”就职演说曾信誓旦旦“带领台湾加入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再次被打脸,台湾还是不得其门而入。连日来,面对岛内此起彼伏的质疑声浪,民进*当局经济主管部门负责人王美花再次玩起避重就轻老把戏,声称“对台湾经贸影响不大”。
然而,台湾专家学者屡屡站出来打脸,直指台湾将面对经济进一步被边缘化的窘境,甚至形容未能加入RCEP是“核弹级危机”,对本地传统产业影响甚大,除了加速企业出走,也会扩大贫富悬殊。
人家都求“双赢”,而蔡英文只要“双标”。没有根本解决两岸问题,台湾找不到入门钥匙。
台湾是“浅碟性经济”,先天不足,没办法仅靠内需市场就能自我发展。而且大陆主导东亚区域经济的态势已经很明显,“对外贸易”是台湾经济成长与生存发展的不二法门。问题是,蔡英文一味“反中”,台湾无法融入区域经济整合,如此一来,台湾将更加边缘化。
作为以对外贸易为导向的经济体,台湾进出口贸易依存度高,出口对台湾经济成长率的贡献约占六成,是台湾经济成长的重要动能。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对台湾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但是,台湾在区域经济整合方面继续被边缘化。这次的RCEP,地理位置上位处RCEP经济区中心的台湾又被拒之门外。
冲击有多大,数字能说话——
RCEP的15个成员国整体关税废除率高达91%,RCEP涵盖的自贸区总体人口逾20亿,经济规模近26万亿美元,约占全球GDP的3成。台湾与RCEP成员国的贸易占贸易总量的59%,投资额则占台湾对外投资的65%,如果始终不得其门而入,势必产生被排挤的负面效应。简单说,人家相互间免关税,台湾同质性产品竞争力将会大大减弱,原本就没有减免关税的机械、金属及化学制品等将受到巨大冲击,其中又以高雄受害最深。
如此一来,台湾未来在国际市场上,大概只能扮演旁观者的角色。
只是,过去这4年来,就听到蔡英文年就职演说喊了一句话,却始终未见到民进*当局为了加入RCEP有任何积极努力,连尝试都没有,就被别人宣告失败。
目前看来,努力争取加入日本主导的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或许是台湾最好的出路,但代价很可能就是日本核食必须进口了。不过,这条路估计行不通,因为有前车之鉴——之前台湾决定开放美猪与美牛以求换取FTA(“台美自由贸易协议”)也没换成,反倒是换来要缴更多的保护费。
海峡导报记者
海峡派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