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跑步”才能称为“健康跑”?这就是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人群、不同的时期,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去跑。
1.“健康跑”的跑速要慢。不同的跑速对心脑血管的刺激是不同的,慢速跑对心脏的刺激比较温和。每个人的基础脉搏数是不一样的,如有的中老年人的心律过缓,晨脉每分钟才五六十次,而有些中青年人的晨脉却达到每分钟七八十次。因此,根据自己的每分钟晨脉数x1.4~1.8所得到的每分钟脉搏次数,来控制初期健康跑的强度,是比较适宜的。
2.“健康跑”步幅要小。在跑步中,步幅小的目的是主动降低肌肉在每跑一.步中的用力强度,目的是尽可能延长跑步的时间。有许多人在跑中过多地靠脚腕用力,还没跑多远就出现局部疲劳,往往容易使人放弃跑步。要注意的是步幅虽小,但动作要均衡。
3.“健康跑”的跑程要长。跑程长最重要的效果是,人体内可主动地将当前血液中的血u糖全部消耗掉,同时还在消耗掉人体内蓄积的多余热量。这种“主动的”消耗,是降低血脂、血糖、缓解血压的最好方法。就减肥而言,健康跑是非常理想的运动,更为关键的是其对健康的伤害几乎为“零”。
4.因人而异是从事“健康跑”的重要原则。一般来说,每一个人的体质和患病情况各有不同,因此在跑步中,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必要时遵从医嘱。5.从事“健康跑”更要注意营养。许多,人认为跑步的运动量很大,一定要多补充营养才行。有些人跑步后大量补充动物蛋白,其实这样的补养方法是不对的。慢跑中人体消耗的主要是血糖,对蛋白质的需求不大。因此,跑步后补充碳水化合物食物为宜。
6.走跑交替进行锻炼也是健康跑。所谓健康跑,顾名思义就是以跑为主,而不是走。但是,有的人身体较胖或者体质较弱,在准备开始健康跑锻炼时,一下子就跑较长的距离,身体肯定受不了,所以可以先走一段,然后再跑一段,这样反复地交替走跑,也是健康跑。有些人在开始锻炼时,先是进行10分钟走,然后再跑5分钟,这样交替进行锻炼,最后慢慢地缩短走的时间,增加跑步的时间,直至过渡到一直跑30分钟。如果你一口气可坚持30分钟~50分钟的健康跑,可以说你的健康状况相当棒!
健康跑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要合理安排好健康跑的运动量,要使运动量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增加运动量时定要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如果突然把运动量加得很大,就容易出现机体疲劳、膝关节疼痛等现象。2.要注意跑时两脚的落地动作,要用脚掌着地。这样可以利用脚弓的弹力,来缓冲落地时产生的震动。
3.要选择在平坦和松软的路上跑。在树林或公园里的草地、土地上进行健康跑最为合适。如果是在柏油路上锻炼,最好穿带有海绵垫的胶鞋,这种鞋的缓冲较大,可以缓冲地面对下肢的冲击。4.跑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使身体各部位尤其膝、踝关节得到较充分的活动。一定不能出门就跑,尤其不能开始就跑得比较快,这样容易使下肢关节和肌肉受伤。
5.如果发现膝关节有些疼,应当马上减少跑量,尤其要减慢跑的速度。这样练几天后,疼痛感就会消失。如果几天后疼痛感反而加重,应当暂停健康跑,可以做些膝关节负担不大的练习,当膝关节疼痛感消失后再继续跑。6.跑步前略微喝些温水。7.跑步的时间最好在下午3点至晚9点之前。
8.凡有心脑血管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血黏、糖尿病、骨骼关节病者,一定听从医瞩和专家的指点,切莫盲目锻炼。9.刚开始跑的人,可以采用走跑相结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