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深度中国冰雪的冬奥全突破与新势
TUhjnbcbe - 2023/3/6 19:36:00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61225/5154120.html

“全项参赛”展现“跨越式发展”

42年前,美国普莱西德湖冬奥会是中国奥委会年在国际奥委会恢复合法席位之后首次派队参加的冬奥会。当时中国的冰雪运动还没有普及,最后中国运动员仅仅参加了18个小项,且无一进入前六名。42年来,一代代中国运动员通过不懈的努力,令中国冰雪运动在冬奥会上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派出名运动员参赛,完成了全部7个大项、15个分项的“全项目参赛”任务。本届冬奥会前半程,中国冰雪在多个项目中创造了奥运参赛史上的“第一”或“最佳”,尤其在以往稍显弱势的雪上项目取得明显突破。

在15个分项中,中国代表团共获得个小项(全部个小项)的参赛资格。其中,短道速滑、冰壶、花样滑冰、越野滑雪、高山滑雪、跳台滑雪、雪车、钢架雪车、雪橇、冰球、北欧两项这11个分项参加了全部小项的角逐。速度滑冰、自由式滑雪、单板滑雪这3个分项则共有5个小项未能参赛。

全项参赛的突破,令中国冰雪*团在奖牌榜上的排名跃升历史最高。

中国代表团在越野滑雪、冰壶和花样滑冰这3个分项的所有小项都不是首次参赛,而其他12个分项中则有35个小项是首次参赛。其中自由式滑雪共有7个小项首次参赛,是突破最多的一个分项。高山滑雪和单板滑雪这2个分项都有6个小项首次参赛。

在这35个首次参加冬奥会的小项中,中国队共取得3个金牌、3个银牌,34人(队)次获得第4到第50名,仅仅只有2人次未能完赛,整体成绩超过预期。

从上述数据统计中,我们基本可以摸清中国冰雪竞技实力的“家底”。同时,众多首次参赛的小项也凸显了中国冰雪运动现存的短板。通过冬奥会的赛场,中国冰雪人不但向全世界展现了跨越式发展的成果,也体现了他们在弥补短板的过程无畏探索的勇气。

两分项填补中国冰雪冬奥空白

本届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在北欧两项和雪橇这两个分项是首次参赛,为实现“全项参赛”的目标填补了最后的两块拼图。

点燃北京冬奥开幕火炬的赵嘉文(右)是中国北欧两项冬奥参赛历史的开创者。

在冬奥会开幕式上,最后点燃火炬的男运动员是20岁的黑龙江小伙子赵嘉文。为何名气不大的他能担任如此殊荣,原来他是中国在冬奥北欧两项这个项目的第一人。

北欧两项被认为是最难的雪上项目之一,对运动员综合能力要求极高,它既要求运动员能进行一定距离的越野滑雪,还需要运动员具备出色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跳跃能力。北欧两项在中国发展较晚,中国北欧两项国家集训队于年6月才成立。包括赵嘉文在内的多数入选运动员,都是从越野滑雪项目上专项过来,跳台滑雪水平较为薄弱。

年刚转项至北欧两项时,赵嘉文对跳台滑雪非常陌生。跳台滑雪选手需要从落差一百多米的跳台上一跃而下,对于彼时只接受过越野滑雪训练的赵嘉文而言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在母亲的鼓励下,赵嘉文最终完成了这个挑战。他在一次次的适应与克服恐惧的过程中,在一遍又一遍的技术打磨之后,终于历史性地代表中国取得冬奥会北欧两项的全部小项参赛资格。

本届冬奥会,赵嘉文不但参加北欧两项全部三个项目,而且还兼项跳台滑雪的混合团体跳台赛这个小项,最终他都顺利全部完赛。赵嘉文在冬奥会开赛前曾表示自己要力争拿到前30名,虽然最后未能完成这个目标,但他能够站上冬奥会北欧两项赛场,已经是中国冰雪运动的一大进步。

中国雪橇队首次亮相冬奥会,四个项目悉数参加。

雪橇过去在中国是冷门项目,不但发展起步晚,而且缺少专业赛道训练。年8月,中国组建了首支国家雪橇队,运动员不仅都是跨项而来,而且诸如来自广东湛江的彭俊贤在练习雪橇之前甚至连雪都没有见过。但经过6年多的时间,中国雪橇队却在海外的艰苦训练和参赛中取得了长足进步。这次冬奥会,中国雪橇队取得了全部4个小项的参赛资格。随着冬奥会举办,中国第一条雪车雪橇赛道在北京延庆区建成。这条赛道不但填补了中国缺少专业赛道的空白,而且将以本次冬奥会参赛为起点,进一步带动雪橇运动在中国的普及开展。

挑战勇气能完赛就是巨大胜利

跳台滑雪和高山滑雪,是滑雪项目中最考验运动员勇气的两个分项。这次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历史性地在这两个分项取得所有小项的参赛资格,无遗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中国队过去只参加过两届冬奥会跳台滑雪的比赛。这一次,中国队三位参加男女子跳台滑雪个人项目的运动员宋祺武、董冰、彭清玥都是第一次参加冬奥会。和赵嘉文一样,刚接触跳台滑雪时,宋祺武曾因恐高不敢跳。但仅用了两年,这位18岁的小将就已经爱上了飞的感觉。

中国跳台滑雪男子运动员宋祺武。

进入北京冬奥周期,中国跳台滑雪队克服诸多困难,用最短时间完成组队、参赛、争取奥运资格的任务。另一方面,国家跳台滑雪训练科研基地建成了世界上体量最大、训练功能最完备的跳台滑雪实验室风洞,能够模拟多种训练场景,而且风洞距跳台只有米,可实现动作的实时切换。高科技手段加持,让运动员的训练质量和成绩得以更快速提升。

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运动员要以接近公里的时速从山顶往下冲。过去,中国选手只参加过冬奥会上技术型的回转、大回转比赛,从未在速度类的滑降和超级大回转比赛中亮相。年,中国高山滑雪队才设立滑降和超级大回转项目。面对强悍的欧美高手,中国选手水平差距巨大。

孔凡影参加了冬奥会高山滑雪的6个小项且悉数成功完赛。

在冬奥会开始前,国内滑雪界专家就预测,中国高山滑雪选手冬奥会要参加全部小项的话,最大的困难是滑降。中国高山滑雪队此后长期在外国进行了挑战生命式的艰苦训练,尤其在男选手徐铭甫和女选手孔凡影的带动下,中国高山滑雪队终于成功拿到了全部11个小项的冬奥会参赛资格。

面对冬奥会上“雪飞燕”这条全长3公里、垂直落差米的赛道,很多顶级的高山滑雪运动员都因为失误未能完赛。最终,中国女选手孔凡影在全部5个个人是项目全部成功完赛。徐铭甫和张洋铭两名男选手在5个个人项目上仅各自有一个项目未能完赛。

众志成城多个弱势项目获突破

中国的越野滑雪基础薄弱。为了能实现单届冬奥会全部小项参赛的目标,中国越野滑雪队过去几年采取了多种手段,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明显进步。中国越野滑雪队有国内10个民族的运动员,来自全国14个省和自治区,他们从中长跑,自行车,马拉松,散打,赛艇等运动转项而来。外籍教练团队来自俄罗斯,美国,芬兰,爱沙尼亚,德国等多个国家,整支队伍在备战冬奥会周期里始终充满团结融洽的气氛。

迪妮格尔·衣拉木江在比赛中。

经过团队卓越的奋战,中国越野滑雪队改变了过去长距离项目的弱势,尤其在男子50公里和女子30公里两个小项取得突破,最终取得所有小项的参赛资格。*阿勒泰地区被认为是“人类滑雪起源地”,来自该地区的中国越野滑雪队女队员迪妮格尔·衣拉木江成为了本届冬奥会与赵嘉文一起点燃火炬的女运动员,这也是对中国越野滑雪运动取得进步的一种褒奖。

组建于年的中国男子冰球队,是冬奥会冰球比赛中最年轻的队伍。从一支“小白”队伍慢慢地发展壮大,到首次参加冬奥会与世界顶级强队同场竞技,年轻的中国男子冰球队用顽强的斗志,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勇气和风采。

在本届冬奥会上,中国男子冰球队虽然四战全败无缘八强,但他们实现了在冬奥会历史上首次取得进球的纪录。中国男子冰球队的球员们尽管身世背景各有不同,但他们身披同一件战袍为祖国出战,展现出的不屈斗志和家国情怀,也让许多中国观众对冰球这项运动产生了兴趣。

在中国雪橇队完成首次参加冬奥会纪录的同时,中国钢架雪车这个原来的弱势项目也在本届冬奥会取得令人兴奋的突破。闫文港在男子单人项目中创纪录获得铜牌,赵丹在女子个人项目上也取得第9名。这些以前在中国国内没有完善开展条件的项目,本届冬奥会之后必将取得更快速的进步。

亮相即巅峰新增项目成绩突出

本届冬奥会,一共有7个新增的小项,分别是: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跳台滑雪混合团体、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和男子大跳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单板滑雪障碍追逐混合团体以及女子单人雪车。

在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上,由曲春雨、范可新、张雨婷、武大靖、任子威组成的中国队为中国代表团摘下首金,为中国冰雪*团本届冬奥会的大丰收打响了头炮。

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上,谷爱凌出奇制胜勇夺一金。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混合团体上,中国队虽然最终只拿到银牌,但也充分展现了他们的超强实力。

在这7个新增小项中,中国队一共斩获2金1银,多名00后新星的优异表现和“四朝元老”们的坚持,可谓立下最大功劳,他们共同谱写了中国冰雪健儿的动人乐章。

除此之外,中国女运动员在女子单人雪车项目也取得了第6名的好成绩。

毫无疑问,中国队通过本届冬奥会,带动了这些新增项目未来的良好发展。比如,中国自由式滑雪队在本届冬奥会上共有多达7个小项首次参赛。除了谷爱凌的惊艳表现,赵洋成为了首位站上冬奥会自由式滑雪男子雪上技巧赛场的中国运动员、何金博作为中国首位入围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大跳台比赛的男子运动员,他也完成两周偏轴转体的个人最高难度动作。

至于单板滑雪项目,中国队在本届冬奥会也有多达6个小项首次参赛。苏翊鸣的横空出世,彻底改写了这项运动被欧美运动员垄断金牌的历史,也必将让更多年轻人热爱上这项运动。

星星之火带动中国“3亿人上冰”

在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实现“全项参赛”的过程中,中国冰雪运动也不断“南展西扩东进”,实现了冰雪项目水平的快速提升和冰雪运动版图的大幅拓展。

据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名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覆盖区域北至黑龙江省,南抵广东省,东临上海市,西到*维吾尔自治区,其中约有1/5的运动员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的,雪上项目更是有近一半为跨界跨项选材运动员,彻底改变了冰雪项目仅仅依靠个别省份输送的情况。

“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倪会忠说,“此外在北京冬奥会的国内技术官员当中,有大量参加过前期冰雪训练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他们也都是‘火种’。这些人将使我们国家冰雪运动发展的基础更加深厚,让冰雪运动的参与面更加扩大。”

不得不承认,在本届冬奥会的一些“小众”项目上,中国运动员并不具备争夺奖牌的实力,甚至与世界顶尖水平仍有很大差距。但诚如倪会忠所言,这些项目上中国选手迈出参与的每一小步,或许将汇聚成中国冰雪运动发展的一大步。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张喆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周婉琪

图片来源:人民视觉

1
查看完整版本: 深度中国冰雪的冬奥全突破与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