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坚持跑步”,更重要的是:安全跑步!
撰文/灯芯绒
编辑/灯芯绒
出品/马孔多跑步研究室
作家村上春树有几句话被跑者们奉为圣经:
“今天不想跑,所以才去跑,这是长跑者的思维方式”;“连这么一丁点事儿(出去跑1小时)也不肯做,可要遭天罚呀”;“在暑天思考炎热,在冬天思考寒冷。在默默奋斗的日子里,就比平常更长久一些,更艰苦一些,多跑上一圈”。
这些都是跑者的自律精神。
别人都不跑,而我还在跑,想想都能感动自己了吧?搁在其他季节,我当然是支持这种自律精神的。但到了炎热的夏季、数九寒天的冬季,比起自律,更重要的是带上你的“脑子”跑。
最近一段时间,几乎全国范围内都遭遇了降温,尽管如此,依然有不少跑友坚持在低温环境下跑步,但同时也发生了一些悲剧。
冰城哈尔滨,近期夜间气温达到了零下30℃,医院接诊了多名因在运动中防护不当导致冻伤的患者,一名资深跑友孙先生,在1月2日夜跑时就发生了冻伤,医生接诊后诊断为脸部冻伤Ⅱ度面积2%。
(图片来源▲生活报)此前,年11月,福建泉州市,一名男子在夜跑时突然倒地,刚好路过的护士立即上前抢救,但也没能挽救该男子的生命。知情人士李先生说,该男子是一位马拉松爱好者,现在天气变凉,他还只穿短裤和T恤在跑。
图片来源▲新闻广角冬天跑步当然还是要跑的,但比起“坚持跑步”,更重要的必须也只能是:安全跑步。
如果不顾一切,只是为了跑而跑,最终受伤的只有自己。
冬季跑步,切不可只凭一腔热血
跑步不仅需要感性的热情,更重要的是需要理性的思考。
天气寒冷,在这样的天气下跑步,需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一个良好的认识。一定不能只为了坚持而坚持,最终感动的是自己,伤害的也只是自己。
《美国医学会杂志》曾有指出,冬季寒冷、风大和日照时间缩短都会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其中,气温对心肌梗死的影响最为明显。在0℃以下时,心肌梗死的发生率较高;当温度升至3℃~4℃以上时,心梗发生率开始下降。
英国的一项研究也发现,气温每降低1摄氏度,心脏病发病率就会增加2%。
到了冬天之后,气温的变化比较大,不管是温差,还是风速,以及大气压,都会经常处于很大的波动状态之中,而人们在这样的天气中,很容易出现体内环境失衡。
而且在寒冷的天气中,对于人体的血管也是一种刺激,当末梢血管处于收缩状态时,最容易导致动脉血压增高,心肌耗氧量也会增加,加重心脏负担。
当我们外出跑步时,突然从暖气房到室外,血管受到冷空气刺激,容易突然收缩,造成血流供应中断或血管阻塞,引起心肌梗死或脑卒中。
这并不是说是跑步导致了心梗,而是有些人表面没什么问题,但潜在一些心血管、心脏问题等,就像地底下的炸弹,给它一个导火索就能引爆,这个导火索可能是熬夜、酗酒、情绪激动,或是低温、激烈运动等等。
因此,在冬季跑步,如果不讲究方式方法,不考虑自身的身体情况,危险性是很大的。
另外,在冬天,我们的肌肉粘滞,如果不做好跑前热身以及跑后拉伸的话,也很容易导致伤病。
冬季跑步,跑少点,跑慢点也没关系
很多跑者,已经习惯于每天跑步或者是跑二休一,哪怕少跑一次心里就觉得十分难受。其实,大可不必如此。
我们当初跑步,为的就是养成一个好的习惯,养成一个健康的身体。不用脑子,一味蛮跑,这就与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新《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其中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较高强度有氧运动,可以获得巨大健康收益。
跑步通常来说属于大强度活动的范畴,也就是说每周跑步总时间达到分钟就足以有益健康。
所以你看,少跑几次,对于我们保持健康并没有什么影响。
至于跑慢点,更没有关系了。初跑者才会关心配速,只要跑起来,就比不跑的人强。千万不要掉入只关心配速的怪圈。我们跑步为的是获得快乐,如果只计较配速的高低,只会让我们感到压力,久而久之甚至会产生厌跑情绪。
对于大部分跑友来说,慢跑是最好的选择,跑步中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