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这5朵金花告诉我们,2023换个姿势买基
TUhjnbcbe - 2023/3/29 20:17:00

是主动权益大溃败的一年。

放眼公私募市场,昔日的沙场宿将们纷纷折戟沉沙,25%甚至30%的跌幅跑输了沪深和上证指数,伤透了基民的心。

这场始于,盛于,疯狂于的公募基金大扩容在一片萧瑟中归于沉寂,传统主观多头遭遇了严重的「危机」。

如果跑不赢指数,我为什么要买主动权益?

如果不能赚钱,我为什么要买基金?

亏这么多钱,我为什么要交管理费?

投资者的夺命连环问,的确让人难以招架。

反应到市场就是,除了泉果、周应波、管华雨等少数大腕拿下了百亿规模外,绝大部分基金的主题曲都是《凉凉》。

基金不赚钱,家庭地位直线下降,基本上失去财*大权,掉头发;

权益跌完债券跌,甚至银行理财都开始亏本金,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保本的产品,秃了。

庆幸的是房价没涨,不然更抬不起头。

领着4位数的薪水心系资本市场大局,“位卑未敢忘忧国”说的就是咱A股投资者。

信心比*金更贵重

尽管市场不给力,可既然选择参与资本市场投资,咱们骨子里就是一群“乐观派”。

虽然跌幅不小,但偏股基金指数还是以微弱优势战胜了沪深指数,为此我们统计了年以来偏股基金指数与沪深的对比。

在18年里有11年取胜,而落败的年份包括-、三个市场大幅上涨的年份,那三年即使跑输指数,偏股基金指数的收益也是丰厚的。

套用巴菲特年致合伙人的信里原话:“在我看来,如果市场下跌30%而我们的投资组合下跌15%,要远远好于我们和市场同步上升20%。”

一年两年可能会有波折,日积月累下来偏股基金指数的优势也就十分明显了。

投资是长期的事,这么多年看下来,不管从相对还是绝对收益的角度考量,偏股基金的战斗力——也就是说基金经理的超额能力,还是很明显的。

「于无声处听惊雷,于无色处见繁花」,在近乎万马齐喑的一年之后,我们反而应该保持信心。

年当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市场沉浸极端的恐惧之中,总理在达沃斯论坛的开幕式说道:信心比*金更贵重。

我想现在正是重温这句话的时候。

大溃败后的「五朵金花」

在对权益市场保持信心的同时,还需要放低预期,在近三年不更换基金经理的情况下,能有几只基金连续7年战胜偏股基金指数?

答案是5。

是的,在公募基金数量超过1万之后,只有5只符合标准的基金「幸存」。

工银战略转型的杜洋是我们的老熟人,也是工银青训体系的代表人物。

从行业主题拓展到全市场基金后,他对持仓的取舍比较灵活,最出名的调仓,当然要数年最后一个季度的「乾坤大挪移」,弃高估值赛道,换银行、保险、建材,堪称「神来之笔」。

相比之下,安信优势增长的聂世林,很少有「神之一手」,风格也最为低调。

「善弈者通盘无妙手,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从无可替代的品牌、不可再生的资源、难以复制的技术和卓越的管理四个角度筛选企业,聂世林在选股阶段已经把大部分风险剔除。

但是,近乎苛刻的选股并不意味着风格的极致,相反,聂世林持仓非常均衡,从不allin某个板块。

均衡,基本上是所有长期绩优基金的共同品质。

比如交银先进制造,虽然名为先进制造,但他并没有在高端制造板块有太多的暴露,而是在电子、*工、交运、地产、机械有均衡的布局,所以回撤控制得很好。

回撤控得好,是长期复利的关键因素。

如果交银先进制造7年期的成绩,是任相栋、刘鹏接力取得的,那万家品质生活就是莫海波一个人的长跑。

年万家拿下了公募冠*席位,在*海崭露头角之前,万家的的扛把子就是莫海波。

超左侧布局的组合构建非常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

在年,光伏新*冲击下新能源行业一片悲号之时,莫海波就开始了布局,新能源上游的有色板块更是年持仓最重的板块,在“新半*”概念横空出世之前,他就是新能源、*工的重仓持有者。

彼时,新能源、*工、房地产,是他的组合三叉戟。

这个状态一直维持到年,新能源拥挤度过高,估值越发极端,他慢慢退出,换成了种业。

直到现在,*工、地产、种业依然是他最重要的三大板块。

他们五人风格不同,各有千秋,但最近表现最好的还得是华商新趋势的周海栋。

作为“五朵金花”中唯一一个在去年拿到正收益的基金经理,他的周期视野也最为完备,基于“周期的价值投资”策略,从宏观周期、中观行业周期、微观企业周期,一步步拓展下去,不争一时的涨跌,拉长时间看业绩也不会差。

回顾5朵金花过去7年的同类排名,仅仅只有华商新趋势优选在年位居同类第九。其余都没那么拔尖亮眼,甚至有些年份还位于中后段。

「静水流深,不疾不徐」,并不是一句高逼格的废话。

「放低预期、弱者体系」,投基金的正确姿势也大抵如此。

买基金的正确姿势

熊市之后大家的预期普遍降低,但市场一旦大幅反弹,骨子里的贪婪又会说,“巴菲特也就那么回事”。

比如恒生科技指数从10月底反弹超60%,段永平清仓腾讯美股换苹果,一堆网友就开始教大佬做事。A股开门红,年后4个交易日涨涨涨,大家对于年又有美好的畅想。

这些年买基金“获得感”不强,很大程度在于卖家秀与买家秀的强烈反差。换句俗话就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买基金的时候行情、业绩都亮眼,你好我好大家好,走过路过别错过。

基民的预期跟着抬高,包括但不限于一年翻倍,牛市能涨、熊市抗跌,偏股混合基金在不同市场风格下连续战胜指数,“固收+”的保本幻觉,银行理财5%以上的年化收益水平。

可买了基金,不到大半年,就变成了买家秀里的自己,还过了7天无理由退货期——套牢。

年,换个姿势买基金吧。

首先,调整好自己的预期。

从现实出发,对于不同风险等级的投资者,预期大抵应是:

偏股基金投资者长期收益的合理目标是8%-10%,运气好点、能力强点到15%,当遇到亏钱的年份,跌两三成也是正常现象;“固收+”也有大小年,更可能会亏钱;银行理财向债基靠近,且不再承诺保本。

学会正视波动——才是降低预期后的应有之义。

在选择基金之前对基金经理有一定认知,买入之后在不发生大变动的情况下保持信任,不因为个人对股票的理解替基金经理做决策,不因为一城一地的得失人云亦云,正是基金投资者的「弱者体系」。

长牛基金很少,某种程度上属于大浪淘沙的「幸存者」。

就像全球富豪榜上仅有盖茨、巴菲特20多年依然榜上有名,把预期降低,安心赚一个中位数成绩其实就蛮好。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5朵金花告诉我们,2023换个姿势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