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大家分享一个省队中长跑训练计划,因此其训练强度和距离都更长。对于喜欢长跑我们来说,是领会其训练计划,在其基础上增减组合形成自己的科学计划。
国内某省中长跑队“组合训练法”周计划
星期一
(1)有氧训练:20km,强度要求:男生75’,女生82’
(2)核心训练(30次负压仰卧起坐+30次橡皮筋抬腿+绕栏架50次)×5次
理论分析:这堂训练课是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身体素质训练为辅。有氧耐力课很好地提高了运动员的有氧能力,而且中等强度的有氧跑更利于改进跑步技术。加强核心训练,旨在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
星期二
(1)核心力量训练:(50米跨步跳+30次仰卧起坐+30米行进间高抬腿+20kg快挺10次)×5;
(2)(米+米)×5组,间歇(3)×6;强度要求:男生(325"+43");女生(348"+50")
理论分析:这堂训练课是速度耐力训练课。因为中长跑运动员最后的冲刺是在乳酸堆积最多的时候完成的。
所以,先进行力量训练,让运动员机体先达到一定的乳酸堆积,然后再进行速度耐力训练,这样的安排不仅可以训练运动员的抗乳酸能力,也可以间接地模拟运动员比赛冲刺过程。
星期三
(1)有氧训练:16km,强度要求:男生60;女生64
(2)米×2(间歇6),强度要求:男生550;女生630
(3)草皮放松跑:20分钟
理论分析:这是一堂混氧(有氧和专项)课。前半段内容主要是继续巩固运动员有氧能力,强度要求相对较低,而后半段的间歇训练则是旨在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强度接近比赛强度。
星期四
(1)间歇训练:(0米+米+米+米),强度要求:男生(845"+130"+43"+3’5"),女生(930"+145"+50"+335"),间歇(6+3+6);
(2)放松跑:20分钟
理论分析:这堂训练课主要是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这种不等距离的组合可以不断地激发运动员的训练激情。
这堂课的强度要求越来越高,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速度耐力,也能提高了运动员的绝对冲刺能力。
而且这堂训练课的段落不同,运动员的节奏感也不同,可以训练运动员的节奏感、速度感和比赛的掌控能力。
星期五
(1)有氧训练:10km,强度要求:男生38;女生40;
(2)绕栏架练习,加强髋关节灵活性;
(3)球类活动:20分钟;
(4)拉伸、放松。
理论分析:这堂训练课是调整课,主要以放松跑、拉伸肌肉为主。
星期六
(1)有氧+间歇组合:(12km+0米+米+米);强度要求:男生(42+845"+308"+42");女生(45+945"+345"+48"),间歇(9+6+3)
理论分析:这堂训练课是混合间歇跑,12公里为提高运动员有氧代谢供能,0米为提高运动员高强度混氧能力,米为提高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无氧),米为提高运动员的冲刺能力。
因此,这堂课的组合为一般有氧耐力+混氧能力(有氧与无氧)+专项能力(无氧)+速度能力,这种组合训练法能够很好提高运动员的综合能力。
星期日
(1)慢跑:分钟;
(2)球类活动
理论分析:调整训练课,通过慢跑让运动员身心得到放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