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职场进阶攻略这7个特质值得你刻意练习6
TUhjnbcbe - 2023/6/8 21:13:00

年还剩最后19天,盘点这一年,你在事业上的收获是什么呢?

是牵头完成了令人满意的项目?基本敲定了优异的年底考核?又或者跳了个槽,在新的工作岗位上能施展拳脚?

无论如何,年基本已经走完。尽管过去的成功可能有运气的成分,又或许年未必过得那么好,但迎面而来的年开始,又将是一个新的十年。

当20后即将诞生,当辞旧迎新再一次到来,你我都应该给自己一次觉醒的机会?回到原点,重新设法理解:成功为什么成功,失败又为什么失败?然后设法在年的一开始,就找到这一年,甚至这十年的职场进化方向。

是的,临近年关,就让我们沉下心来,一起好好聊聊,如果要实现职场进化,你要刻意练习哪7个特质。

01七种武器

当我近距离观察了很多来自中兴、华为、阿里、饿了么、美团等大公司的中高层,以及十点读书、中国邮*、小米的精英骨干之后,在他们身上,我发现了他们和普通职场人士最大的两个不同:动机和技能。

动机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它帮助这些高手接受各种艰难的挑战,承诺艰巨的任务、交付超出期望的结果;而技能则是由动机驱动的,是最终把任务、计划、方案从构想到落地交付的能力。

这些高手与普通人不同的动机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讲,是“一心两力”:进取心、活力和聚焦力;而技能则分别对应:自知之明能力、复盘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和化解冲突能力。

它们构成了这些职场高段选手的内核,如果你也期望有一天,也能与这些高手并驾齐驱,我强烈建议你不仅“只字不落的阅读”下面的内容,还能把这七种武器写下来,放在显眼的位置,时不时提醒自己,从而让自己从年开始,活得更好。

02一心:进取心

进取心对于高段选手来说,是基本配置,它能让人克服妥协和降低标准的诱惑。

对于很多职场中高层来说,进取心是一种想要获得成功的愿望,正是因为有这种强烈愿望,一个人的注意力就会不由自主地专注在如何通过聚集资源或者策划出各种方案或计划,来促成愿望达成甚至人生逆袭。

你现在每天都在使用的美团外卖,他的创始人是王兴,王兴今年的身价已经突破了亿元。

光环背后,可能有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兴之前还是饭否网的创始人。

而且,很多人可能更不了解,曾经红极一时的饭否网,由于种种原因在年7月7日被勒令暂停运营,直到次年11月25日才被解封。历时天后,无论之前再有人气,这个网站也很难梅开二度。

事实上,年底的饭否年会,王兴流泪了,毕竟是“亲生的孩子”,却遭遇如此惨状。但就像坊间流传的那句金句: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残酷的真相,却依旧热爱生活的人。

因为这颗进取心,连续创业者王兴关闭了饭否,带领团队转战美团,并且在后来你一定听说过的“百团大战”中活了下来,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翘楚。

但美团会一直像今天那么如日中天下去吗?我们没有谁能够保证,但只要创业者、攀登者的进取心不死,就算再次倒下,也会重新站起来,屡败屡战!

03两力之一:活力

有了进取心还不够,你还必须要有活力。

我曾与多位出自名企的高管共事,在他们的身上几乎都有一个特点,活力十足。

公司分明规定9点30分上班,但这些领导通常7点30分就已经出现在了办公室;周末,高管们还会有各种共创会,学习培训,但从他们的眼神中,却很少见到疲倦的影子。

在我看来,充满活力对建立你的影响力至少有三种好处。

第一,活力就像快乐或者愤怒一样,它是可以传染的。

有一段时间,我与这位领导因为一个项目共事,每次我到达办公室时,这位领导就早已坐在工位上,带着耳机进入深度工作的状态,时而在他的思维导图上画上一个分叉,时而茗一口茶,再敲打键盘补上刚才出现在他脑海里的思考。

尽管没人做任何要求,我们这个项目组的同事居然也越到越早,都开始利用早上开放式办公室里没有太多人的时间,在一天最有活力的时候,去做最重要的事情。在这样的高效投入下,那年我们项目组在逆境中创造了奇迹,为公司创造了千万元数量级的毛利,获得了所有项目组的桂冠。

第二,活力提供你燃料,让你拥有长时间工作的能力。

你一定听过小时定律,你的时间投入在哪里,产出就在哪里。每个在职场上打拼的人,事实上就是不同品类的汽车,有的油耗惊人,行驶里程短;有的油耗很低,一路助你持续长跑。

虽然职场上流行一句话:公司不会看你的苦劳,而只看你的功劳。但很多人以为苦劳和功劳是并行关系,恰恰忽视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而活力则是你投入苦劳,转化为功劳的燃料。

第三,大领导通常会提升拥有充足活力的人。

前一阵子,薛兆丰教授在《奇葩说》节目上从经济学角度,论述的三段论火了,薛教授说:

你要不要劝别人珍惜生命,不要?要!

你要不要铿锵有力地反对制度?要!

我们自己要不要?要!

需要活力的支撑,而类似于这种更多的付出,则意味着一个人对组织高度的责任感,容易让大领导自然而然地对你产生信任感。

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你是老板,你有两位员工,一个愿意每天工作12小时,而另一个则是一到8小时就拎起包下班,是不是晋升的机会给谁非常明显呢?

04两力之二:聚焦力

活力能让你持续做事,而聚焦力则能使你做对的事。你一定听过下面这两种说法: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宁愿凿一口井,达10米深,也不愿凿10口井,平均1米深。

以上论断都表明,唯有聚焦,才能把事情做深做透,把事情做成的同时;用深度来建立你自己的护城河,让别人难以模仿。

这里所说的聚焦力,一共会有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你要聚焦特定行业或公司,积累对行业或公司的深厚洞察,并建立有实际作用的人际网络。

现在互联网公司大行其道,很多人会发现,跳槽变得更容易了。不过,跳一次虽然能带来10%~30%的薪水增长,但收入增长并不意味着你的本事也长了,更不意味你能在新的公司和新的岗位上做成事的概率变大。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每一个项目在完成的路上都有无数个坑,而你对特定行业或公司的熟悉程度以及你对它们基于经验的洞察,可以帮你避免掉入很多坑;更何况任何一个项目也都不可能靠一个人来完成,除非你在原公司已经留下了不良的个人口碑,否则一定是熟悉的那些人际关系,才更能帮助你完成项目落地的各种细节。

第二个层次,你要专注于有限的技能。

我们说,要把自己打磨成一个T字型人才,T字型上部的横边,是你对于各种知识认知的广度;而从上到下的这一竖,则是你技能的专长,是你专注于有限技能的结果。

我曾见过一个领导,他的业务落地能力很弱,但他非常善于撰写ppt,能通过ppt演讲来说服大老板批复资金,调拨人员。所以仅仅这一项90分以上的能力,就能成为这位领导的立足之本。并且通过使用调拨来的资金和人员,再通过撰写ppt和演讲,来带领所有专家朝着一个方向用力,促成一个个项目的从0到1,从1到大规模落地。

第三个层次,你一定要把焦点集中在最重要的任务上。

我刚进入互联网行业时,经常听到大佬们口口声声,一嘴一个“做减法”。

一开始我还不以为然,但到了今天,我才深深认识到:互联网行业的机会实在是太多了,层出不穷,每一个看起来都是香饽饽;但每一个如果不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做,又都做不大。

但正如你只有使用放大镜把太阳光聚集在一点才能引燃稻草一样,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如果不是allin在一个聚焦点上,那么一个最大的可能结局,就如我们前面说的那样:凿了10口井,但都只有1米深。

这种井,谁都能凿,公司为什么一定要你来凿,社会需求又为什么要对接你的公司来凿。

05四种技能之一:自知之明能力

自知之明意味着你要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即“知道自己不知道”。

年4月19日,有一个叫惠勒的抢劫犯在匹兹堡持枪抢劫了两家银行,由于他在施行抢劫的全过程中没有戴面具,所以警察很快就上门抓捕了他。

惠勒的反应让警察吃惊,因为他说:你们是怎么找到我的,我可是在脸上涂抹了隐形液的。警察们后来通过调查发现,这个抢劫犯曾在电视上看到说,使用柠檬汁在纸上写字后能隐形,但加热一下,字迹就会显现出来。所以他坚定的认为,柠檬汁涂在脸上,只要避开炎热的地方,就能让别人看不到自己的脸。

这件事情引发了康奈尔大学心理学家大卫·邓宁的好奇,邓宁教授组织学生用一系列心理学实验最终证明了以下事实:缺乏知识和技能的人无法认知自己的这种缺陷。

这个结论被称之为邓宁·克鲁格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可是,知道“达克效应”和我们职场发展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因为达克效应揭示了人类认知发展的必经途径:

第一阶段: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二阶段:知道自己不知道;

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第四阶段:不知道自己知道。

你看,一个简单的承认自己无知:知道自己不知道,你就已经跨上了认知发展的第二阶段,就不会去犯这个抢劫犯犯过的错误,在工作上去力推一个没有数据依凭的方案;去执行一个没有获胜把握的计划。

由此可见,有“自知之明”能帮助你把昨天讲的“进取心、活力和聚焦力”不去用在错的地方。

06四种技能之二:复盘能力

但光知道自己不知道,不去做那些错的事儿,并不能帮助你获得项目的成功。所以你还需要从第二阶段设法走到第三阶段:“知道自己知道”。

在这个阶段跃迁的过程中,复盘能力就是那些职场高手的法宝。

你可能听过复盘,甚至在工作上使用过复盘,但很多人仅仅只是把事情的始末回顾一遍,总结出里面的问题,犯过哪些错误。但这样的“复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复盘,会导致复盘的颗粒度很粗,为了“复盘”而复盘,对将来的帮助会很有限。

真正的复盘是结构化的,不仅能有效帮助你避免犯同样错误,而且还能问出好问题,其中一些问题能有效指导你将来的行动方向,有些则能通过简单的动作直接达成你期望的结果,是一套系统化的工具。

这套系统化的复盘工具一共分为五步:

第一步:回顾目标。

目标通常是在项目开始前,指引你用多少成本,完成一个怎样的任务,是对所有参与者的指引。通常来讲,目标是一个非常明确的内容。

比如,上个世纪80年代杰弗逊纪念堂每年都要做年度维修,每年都要花掉巨额预算,于是就有人提议,回顾这个年度目标的任务到底是否算彻底完成了。如果完成了,为什么每年都要还做修葺;如果没完成,怎样才算完成;怎样才能真正完成。

第二步,叙述过程。

叙述过程阶段,只说事实,不说观点。

叙述事实的目的是向所有参与复盘的人员同步信息。

在此过程中,真实客观,全面完整,细节充分,是叙述过程阶段的主要任务。

比如在杰弗逊纪念堂修葺项目的讨论会中,每年修葺花费多少资金,墙体遭受了何种腐蚀,每年酸雨天气的频次和墙体受损影响的相关度数据,还有什么造成墙体腐蚀等讯息,就是第二阶段主要需要被同步给所有人的讯息。

第三步,评估结果。

从这一阶段开始,整个复盘就进入深层次的反思阶段了,通常在此阶段会有五种可能:

结果达到预期、结果超出预期、结果不如预期、结果中途出现之前没考虑到的新情况、结果中发现原来定的行动错了,没有执行。

比如杰弗逊纪念堂复盘时,发现酸雨和墙面腐蚀相关性不大,因为即使降雨量很少的年份,腐蚀程度也和降雨量大的年份差不多。因此,结果就出现了之前没考虑到的新情况。

第四步,分析原因。

原因就要从与“预期不一样”来入手,找到不一样的逻辑链条,从而深究真正的原因。

在这个阶段,5-why法则是常用和有效的思考工具,5-why并不是说一定要问5个“为什么”,有时3个“为什么”就找到了真正的原因,但有时候可能需要问更多。仍旧以杰弗逊纪念堂举例,5-why法则就可以这样问:

为什么降雨量小的年份,杰弗逊纪念堂墙壁依旧会被腐蚀?

因为墙面每天要被清洁剂清洁。

为什么每天要用清洁剂清洁墙面呢?

因为大量鸟粪把墙面搞得很脏?

为什么会有大量鸟粪呢?

因为纪念堂周围聚集了许多燕子。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

因为周围有许多蜘蛛.。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

因为墙面上聚集了许多蜘蛛最爱吃的小飞虫。

为什么墙面聚集许多小飞虫呢?

因为开着的窗光照充足,所以大量飞虫聚集于此,繁衍后代……

最后,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案,那就是:装上窗帘。

第五步,A/B测试。

A/B测试就是控制其他条件不变,仅对其中两个变量做比较,观测对结果影响变化的一种测试手法。

能完成前四步,找到真正原因,找到解决方案已经很不容易了,但更少的真正高手却能走到第五步,通过A/B测试来验证方案是否有效。

比如先对一个区域的墙体周围装上窗帘,通过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来比较墙体鸟粪的面积是否和之前有明显的变化。当然,在杰弗逊纪念堂的案例中,这个方案最后是被验证是有效的,因此在全面装上窗帘后,每年墙体修葺的项目就被取消了,而省下来的这笔经费,自然就是这个项目小组对组织的绝对贡献。

你看,使用5-why思考工具,通过六个“为什么”,问出了最核心的原因,最后只靠加装窗帘,就最终解决了困扰杰弗逊纪念堂几十年的难题。

07四种技能之三:换位思考能力

换位思考的意义在于让对方有动力与你合作。

很多时候人们会抱怨说:跨部门合作太难了,其他部门的人都不配合我。可是,这些人也可能从来就没想过,别的部门也在,对方每天也有大量的任务排满了他的时间表,他为什么要来配合你?

于是,换位思考能力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比如所有互联网行业的人都知道,一个app技术开发资源永远是不够用的,所有的项目都可能会被“排期”,那到底要怎样才能撬动产品经理,把你的优先级排到前面呢?

很核心的一点就是你要知道对方的KPI(或者OKR)到底是什么?你如何设计出一个更有利于对方实现自己KPI(或者OKR)的需求。

比如某位产品经理的OKR是某板块的DAU(每日用户活跃数),而你原本的需求可能没有考虑用户活跃的因素,所以如果你能提前把用户活跃的模块设计进你的需求中,那撬动这位产品经理研发资源的概率自然大幅度增加。

《高效能人士7个习惯》的作者史蒂夫·柯维说:知己解彼,学会换位。就算是对手都有可能变身盟友。

08四种技能之四:化解冲突能力

有人喜欢把最后这个能力说成是:情商。但我认为“情商”太笼统了,在职业场景中,这种能力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化解冲突。

化解冲突很好理解,因为人都有情绪,尤其在压力大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有时候,就算大家的利益是一致的,但在具体的实现路径上可能还是会有分歧,分歧会引发矛盾,矛盾升级就变成了冲突。

但化解冲突能力并不是说你要变成一个“佛系”的人,更不是充当“和事佬”,而是在所有人情绪都很激动的时候能hold住场面,这里面既需要理性的逻辑,也需要感性的镇定。

有一次,一个外部门总监直接在工作群里炮轰我部门小伙伴,说她擅自要求外部门操作人员下架某个资源位,导致了客诉,用户的情绪非常激动。小伙伴来向我求助,我了解了来龙去脉之后,在工作群里问了对方总监如下问题:

我们现在是否第一要做的是解决问题?对方说:是的。

我继续问,接待投诉的客服是哪位伙伴,我需要了解更多细节。对方总监过了几分钟,大概自己也去了解情况去了,一会儿有对方部门的小伙伴私聊我,向我截了几张客服和用户的聊天记录。

我在聊天记录里发现用户并没有很情绪激动的言辞。觉察到对方总监应该也发现了自己的言语不当:其观点没有事实来支撑。

你可能会想着让我拿着这事实怼回去。但你还记得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吗?不错,化解冲突。

虽然我们不怕事,但也不会主动惹事。看破不说破,既然已经引导对方了解了真相,对方也不再群里发言,我们又何必不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呢?

大多数人都想避开冲突,而如果你能有效化解它们,这样是不是会给你带来很多优势呢?

09

最后的话

今天我们说了年你值得刻意练习的七种能力,关于“动机”的“一心两力”:

一心,进取心;两力,活力和聚焦力。

进取心:是一种对于成功的愿望,能让人克服妥协和降低标准的诱惑;

活力:是你的燃料。帮助你建立影响力、维持你长时间工作、让大领导更高概率提拔你;

聚焦力:帮助你做对的事。聚焦特定公司或行业,积累洞察和人脉、专注于有限技能、专注于最重要的任务。

和关于“技能”的四种能力:

自知之明能力:有勇气承认自己的无知,即“知道自己不知道”。

复盘能力:结构化复盘,用系统化的五步复盘法,避免犯同样错误;问出好问题,指导将来的行动方向;或通过简单直接达成期望结果。

换位思考能力:结合对方需求,设计合作方案,让对方有动力与你合作。

化解冲突能力:不怕事,但也不惹事。通过引导对方解决问题,探寻矛盾冲突是否存在事实基础,化解矛盾。

通过今天的阅读,你认为自己已经具备了7种特质中的几种呢?你又打算从年开始从哪个特质开始修炼呢?期待你在下面的评论区留言,实验证明,写下来的愿望有更大概率可以实现哦。

每次为你凝结一个知识结晶,每次都让你进步一点点。

我是行为心理的研究者和践行者,我是何圣君,我会经常撰写我的心得和你分享,为了不错过对你有用的内容,请你

1
查看完整版本: 职场进阶攻略这7个特质值得你刻意练习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