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到了毕业的时候了。也是初中阶段意义非凡的一个时间段。学习节奏明显加快的同时,孩子们也都面对着“不同层面的压力”,有学校的、有同学的、有家长的、有成绩的……。所以初三的学习远远不止“成绩”那么简单。还需要考虑到很多的综合因素。
接下来说下初三大部分孩子需要注意的地方。
偏科这个问题应该说不止是初三会出现,而是整个初中阶段都会出现的问题。关键是家长或者孩子有没有及时帮助孩子补足自己的短板。很多孩子*史地生的成绩不如主课的成绩,主要是因为自己觉得“不重要”。但是请你们记住“不管是什么科目,不同的学习方法,思维视角都会伴随你一生”。在你遇到新的问题的时候,你可以利用以前的经验很快总结出解决新问题的办法。所以,“初中一定不要偏科”。游戏“刷抖音、玩游戏”这样的情况在初中生中已经是普遍的存在了。而对于手机并不是不能玩,不接触。相信大部分的家长是因为孩子缺乏“自制力”所以才控制孩子玩手机。这个问题归根到底就是“自制力”的问题。所以培养孩子自制力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太认真学习,导致体质变差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一旦生病请假回家,你就会缺掉好多课,而且老师也没有时间帮你补。尤其要重视劳逸结合,决不能因为赶作业而不上体育课。一位过来人这样说:记得初三上期中考试前,我每天都要参加区运会的训练,甚至考试期间我也要出来练长跑。有一些同学担心这样会耽误学习,就请假不来训练,而我却坚持完成全部任务。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可以帮助缓解疲劳和紧张,提高晚自习的效率,考前晚上也不会失眠了。一个清华学霸这样说:我们班今年有20个人报名参加北京国际马拉松(全国报名的大学生只有人,清华就有人)——一是为了体验一下,二是对自己的耐力很有信心。推荐大家多练习长跑,最好每天跑个米。相信吧,等你们到了一流大学需要熬夜做研究的时候,你们将会发现自己大学打下的身体健康根基是多么重要。不会利用时间到了初三,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有的学生上厕所的时候都在看书。晚上更是拼着“谁熬的晚”。不难看出,这些都是不科学的时间安排。那如何安排初三的时间呢?初三不仅是要“挤时间”,更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每一分钟”。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让自己“深度学习”的时间变长。对于那些无法深入学习的时间,不仅仅效率低下,很多时候会促使不良学习习惯的滋生。青春期的家庭关系初三的孩子很多跟父母都出现了“隔阂”。古话说“儿大避母,女大避父”不仅仅是生理的层面。还有就是心理的层面。但是作为子女,跟父母沟通是有必要的。作为家长,支持陪伴孩子同样也是有必要的。只有相互的支持,初三的脚步才能更加坚实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