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中考体育改革方案落下实锤,改革向下延伸到小学并增加了占分比重。
体育,要扬眉吐气了,再也不是我们小时候,语数英可以随时“霸占”的科目了。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马上动起来,体质好起来。”
关于这一点,虽然胖豆是个体育渣渣,但我依然举双手赞成。
在我眼里,运动和阅读,是他应该终身学习的功课,越早越好。
这次改革,在我看来,最大的可喜的变化是:
孩子能尽可能选择自己擅长和感兴趣的项目,我当然希望它能“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细则太长,我拣咱们家长最关心的部分给大家简单梳理下:
1、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新方案,从年公布之日起施行,分学段过度,逐步推开,直到全面推行,具体分为四个节点,:
年,9月1日,新升入8、9年级的学生:
仍沿用原体育中考*策,年9月1日,新生入5、6、7年级的学生,参加8年级过程性考核,共20分,加上9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50分。
年9月1日新升入3、4年级的学生:
按照改革方案,参加6年级过程性考核,和8年级过程性考核一共30分,加上9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60分。
年9月1日新升入1、2年级的学生:
按照改革方案,参加4年级、6年级、8年级过程性考试,也就是全覆盖参加,一共40分,加上9年级现场考试30分,总分数为70分。
2、体育也有理论考试了!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考核评价分为过程性考核和现场考试。
什么是过程性考核呢,过程性考核由学生体质健康考核和体育与健康知识考核两部分组成。
体质健康考核实际上就是现在运行多年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年修订),包括体重指数、肺活量、50米跑、坐位体前屈、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座等,我们和孩子们都很熟悉。
在学校日常体育锻炼种中,经常练习的项目,考核时间分别是4年级、6年级、8年级第一学期,每次10分,共30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考核内容并非新增内容,只是更加强调过程的积累,和国家基本健康标准的达成。
而体育与健康知识的考核,则是以开卷形式来完成,考核时间是八年级第二学期。
各区按照全市统一要求组织孩子参加考核。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必要的健康安全和体育运动常识。
喜欢锻炼并能坚持是好的,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科学锻炼、健康生活。
比如如何控制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伤害,准备活动和拉伸运动的必要性,再比如科学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作息生活习惯等,这部分占10分。
总体看,过程性考核重过程、强参与、要积累、降低分差和区分度,就是想让孩子们点点滴滴积累每天的健康生活成果。
达到基本健康标准、了解基本健康运动常识、认真坚持参与就能得高分、得满分。
这40分的获得不是突击锻炼或报一两个体育培训班就能达到的,需要扎扎实实从每一天做起,可不能靠临时抱佛脚。
3、什么是现场考核呢?
考试的分值、时间、年级、组织方式与以往相同,分值仍为30分,还是在九年级考,考试方式是市级统考,由各区负责组织实施,考试的具体时间一般为春季4-5月。
考试内容有较大调整,打破了以往过于集中限定考试项目的弊端,比如说除了中长跑以外,力量、技术选项较为单一,可选择性不强。
具体来说,将考试内容划分为四类,共计22项、相比以往增加了14项、需要着重提一下的是:
除了第一类中长跑为必选项目外,剩下的三类都是可以在每类内容中,选择一项进行考试,这样增加了考试内容的供给,丰富了孩子们的选择。
详细介绍下:
第一类素质项目1:是被称为运动之王的中长跑项目,属于必选项。
包括女生米、男生米,一共两项。
第二类素质项目2:侧重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在这一类里,男同学可以从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实心球、1分钟跳绳、原地纵跳摸高和立定跳远中6选1,女同学从斜身引体、仰卧起坐、实心球、1分钟跳绳、原地纵跳摸高和立定跳远中6选1。
第三类运动能力1:侧重对抗项目和集体项目,除了原有的三大球、足球(考运球和射门);篮球(考运球和投篮);排球(考发球和垫球)3项外,新增了2小球,也就是乒乓球(考发球和左推右攻)、羽毛球(考发高远球和正反手挑球两项)。共5项,同学们可以5选1。
第四类运动能力2:侧重个人项目,包括体操、武术和游泳三个项目,其中,体操中共四项、男女生各两项,武术中两项和游泳中一项,是男女生都可以选择的,孩子依然是5选1。
以上,不难看出,在这一次的方案中进一步扩大了项目数,不仅能让更多的体育资源和体育活动服务于孩子们的爱好,更让更多的孩子能有机会用自己最喜爱、最擅长的项目来参与考试,拿高分、拿满分,也体现了此次改革快乐体育的导向。
后记:
上午这个*策一出,各个家长群里又沸腾了,各种喊难的。
虽然我知道,接下来,体育方面我跟胖豆又有新的硬仗要打了。
虽然体育是我们的弱项,但我真心觉得这个改革内容还好,虽然增加了理论部分,但开卷考试,且也不可能考太难,孩子们没问题的。
现场考核部分,除了中长跑是必选项,其余那么多可选项,比以前更人性化,挑自己有把握的,多练练就好。
而且中长跑百分百是能练出来的,管你高矮胖瘦,孩子体质怎么样。
我亲身体验,前几年,刚开始跑步的时候,在人大里跑步,米一圈下来,就气喘吁吁,逐渐增加,坚持跑了一个月后,我能每天跑12圈,而且还不觉得太难受。
胖豆也一样,暑假开始每天跟我们跑3公里、5公里,刚开始也嗷嗷叫,半个月后就不叫了,现在也能匀速顺利的跑下来。
虽然体育一直是我们的弱项,但我坚信只要我们家长重视,坚持让孩子练习,应付个考试没问题的。
而且现在以考促练,其实更好,孩子自己的配合度会更高。
所以,我并不担心,因为我知道,体育,容易形成链式反应,只要开始练一个项目,且练成一个项目,就会练许多项目。
体育锻炼,表面练出来的是体育技能、是强建的体魄,真正的内核练的是自律,是意志。
体育的真正乐趣,是先苦后甜,先熬过乳酸堆积,最终迎来大功告成的成就感以及快乐的多巴胺。
不只体育锻炼,学习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