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时应该是大步幅还是高频率:二者如何选择,很多人很纠结,出现东施效颦。很多普通路跑爱好者喜欢模仿那些著名非洲中长跑和马拉松运动员,大步幅跑,练到一定程度,没有效果,反而使下肢出现伤病。这是为什么呢?
1、大步幅跑,取决于你的髋部各肌肉群力量,肌肉没有力量,没有长时间肌肉耐力就无法完成长时间大步幅跑,而普通路跑爱好者平时除了跑有氧,很少进行发展髋关节各肌肉群抗疲劳能力练习,所以不适合选择大步幅跑;
2、大步幅跑,要求髋关节柔韧性和灵活性很好,而路跑爱好者准备活动和放松部分很少做拉伸练习,也很少做发展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所以不适合选择大步幅跑;
3、我们国内专业运动员虽然比普通路跑者好,但在步幅方面还是做不到大步幅,这除了与我们平时训练理念要求:“小步长高频率”有关外,还与国内教练员重视运动量堆积,不注意基础素质训练有关;
4、从选材角度看,有研究表明,选材中,亚洲人的体型与非洲人体下肢A下肢B这两个指标差值存在差异,而这个差异是一个杠杆原理,非洲人相对长,这样他们髋关节做功的力臂长,做同样功相对省力,所以他们技术动作偏大步幅
5、非洲运动员臀部脂肪薄,裹在髋关节阻力就小,抬腿就快和幅度大,
6、非洲运动员下肢肌肉偏少,偏轻,更容易抬腿;
7、亚洲人偏灵巧,下肢小肌肉群发达,动作频率快,为此中国运动员、日本运动员中长跑和马拉松技术特点是高频率小步长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