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读我与地坛的感悟,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
TUhjnbcbe - 2023/7/18 20:33:00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208/4334846.html
图片来自百度

01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又看了一遍,全书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命运、苦难。当然还有如何应对命运与苦难的问题。

“命运与苦难”很沉重的话题,无论古今、无论伟大或是平凡、无论富贵抑或贫穷,仿佛每个人都不能逃脱。人的命运是什么?人的生与死紧握在上帝手中。上帝紧握住命运的两头,设计出了无数条中间的道路,或奋斗拼搏,或随遇而安,或悲,或喜……但是无论这样,都逃不脱上帝设计好的结局。上帝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势俯瞰着人类生与死之间的过程,看人是如何在这过程中表演与挣扎的。

我想,年岁越大,越相信命运。曾经一脸轻松坚定不移地说“我们是唯物论者”的你已经成为了过去。我想,我们要做得就是努力过好我们的中间过程,如何努力地让这个过程充满快乐、充满温情,让这个过程美好而有意义。

这便是我读《我与地坛》的感悟。

图片来自百度

史铁生因为患有脊髓炎,最好的年华最年轻的生命不得不在轮椅上度过,最难过最困苦的时候,他一直追问这几个问题:死的问题、生的问题和如何生的问题。在苦难的日子,这些问题他想了好几年,终于想通了。

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书中写到很多关于“命运”的问题,人既然要活着,面对不幸、面对灾难,可能相信了命运,心里就会变得轻松些,可以就不用那么纠结地活着了。

02

好书不仅是用来读的,还是用来思考的。史铁生写到在地坛看到的一些人,其中有几个人很好地诠释了他对命运的看法,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

他写到一个最有天赋的长跑家,因为“文革”中出言不慎坐了几年牢,出来后好不容易找了个拉板车的工作,因待遇样样不能与别人平等,苦闷之极便练习长跑,他春夏秋冬,风雨无阻,每天跑两万米,以期用长跑成绩来获得*治上的解放。第一年他跑了十五名,他看见前十名的照片都挂在了长安街的新闻橱窗里,于是有了信心。第二年他跑了第四名,橱窗里只挂了前三名的照片。第三年他跑了第七名,橱窗里挂了前六名的照片。第四年他跑了第三名,橱窗里只挂了第一名的照片。第五年他跑了第一名,橱窗里只有一幅环城赛群众场面的照片,他几乎绝望了。最后一次环城赛,他以38岁之龄得了第一名并破了纪录,有一位专业队的教练说:“我要是十年前发现你就好了。”(看到这里,我无奈地笑了一下,仰起头微微叹息,心口竟然有一丝丝疼痛,眼中有泪水盈眶。这难道就是这位长跑家的命运吗?他的命运就是长跑成绩无论怎样突出,都不会得到别人的认可,都不可能通过长跑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吗?)后来,他不跑了,他败在了命运的手里。他与史铁生在地坛公园待到天黑,开怀痛骂,骂完沉默着回家,并互相叮嘱:先别去死,再试着活一活看。这位极有天赋的长跑家努力过,与命运做过不懈的抗争,但终究没有抗争过命运,与妻子回到了老家默默过着自己的生活。他幸与不幸?默默过着自己的日子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他写了一个女孩,漂亮却是个弱智,在公园里被几个人戏耍。最后,哥哥吓跑了那几个人,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史铁生写到“无言是对的。要是上帝把漂亮和弱智这两样东西都给了这个小姑娘,就只有无言和回家去是对的。”该怎样定义这个女孩的命运,她连与命运抗争的意识都没有,她在天地间懵懂地活着,不曾像长跑家那样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也不曾像史铁生般因为命运的不公而怨恨与思考。亲人在,她的命运便掌握在亲人手里;亲人不在,她的命运就只能是一捧飘蓬,在人世间自生自灭。然而,她懵懂地活着,到底是幸与不幸?

图片来自百度

他写到一个七岁的小男孩,因为扒卡车尾巴兜风,从车上摔了下来,摔坏了脊椎,四肢肌肉都在萎缩。史铁生写到“他不知道,他还不懂,命运中有一种错误是只能犯一次的,并没有改正的机会,命运中有一种并非是错误的错误(比如淘气,是什么错误呢),但这却是不被原谅的。”读来多么的揪心!史铁生写到“让我们这样理解吧:上帝为了锤炼生命,将布设下一个残酷的谜语。”多少人只因犯了一个不是错误的错误,一个人之常情的错误,便铸成了一生的悔恨与错误,无法改正与弥补。即使虔诚地向上帝忏悔,上帝都不肯原谅。那个不是错误的错误,是否上帝是给过警告的呢,那警告是什么呢?是犯错误之前的极乐吗?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似乎都会遵循着这样一个规则,极乐过后就是极悲,极权过后便是无权。这是上帝对人类的警告吗?告诉人们要修心、修行,克制自己的欲念,克制自己的行为,无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泰然处之,不悲不喜。可是,世上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他写到一对恋人。男的24岁,本来要出国留学,一切准备就绪,可命运无常,因为屁大的一点事儿不得不拖延一个月,偏就在一个月里因为一次医疗事故瘫痪了。女的对他一往情深,等了他一年又一年。一年一年,男的既盼她来,来了又劝她走。但一年一年,病也难逃爱也难逃。女的走了,男的对史铁生说:“你要是爱她,你就不能害她,除非你不爱她。”男的睡着了,女的对史铁生说:“我知道他这是爱我,可他不明白其实这是害我。”女的走了,男的又对史铁生说:“不不,她还年轻,她还有机会,她得结婚,她这人不能没有爱!”男的睡了,女的又对史铁生说:“可什么是机会呢?机会不在外面在心里,结婚的机会有可能在外边,可爱情的机会只能在心里。”他们的爱情一直纠缠了十九年,纠缠到彼此都到了四十多岁,最后还是分手了。对于这个故事,史铁生总结到:爱情是什么?真的,这可能从来都不是能说得清的。无论她是什么,她都很少属于语言,而是全部属于心的。还是那位台湾作家三毛说得对:“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那也是在一个童话的结尾处,上帝为我们永远地追寻着活下去,而设置的一个残酷却诱人的谜语。

他写到了她的母亲,他的舅舅、舅妈,他的姥姥、二姥姥、奶奶,他的邻居珊珊,小恒,他的老师,他的写作的启蒙者的母亲孙姨……每个人的命运无疑都是苦难的,都是无奈的,值得人叹息的,然而他们都坚强地活着!

图片来自百度

03

史铁生在轮椅上,在地坛里,在医院的病床上,在春夏秋冬,在早晨与傍晚,思索着人生,思索着生死,思索着命运。他从别人的生活中总结着命运,最后安于自己坐轮椅的命运却又不甘于自己悲惨的命运,所以,他极力地过好中间的过程,让这个过程变得有意义。

记着曾经随意写过这样一段话,好像很适合今天文章的结尾。

每个普通人都是圣母手中的孩子,圣母为她的孩子设置了长长的轨道,这条轨道有低凹,有隆起,有坦途,也有曲折。列车载着情绪,载着健康,载着生命,载着亲情、友情、爱情,一路驶来,直到生命的尽头。当然,中途因为各种原因,有没有到达目的地的孩子;有经历了种种,无论列车驶于一个怎样的境界,都以一颗淡然的心欣赏着外面的风景的。当然,这种淡然的心境,不是从开始就有的,最起码列车已经驶过了一少半或一半甚至一多半的路程。而淡然之前的过程,便是圣母操控着她的孩子,让他们历练的过程。

圣母是人类不能见的,圣母用一双无形的手拉着无形的绳索操控着人类的命运,主宰着人类的悲悲喜喜。而中间的过程,中间那条长长的轨道,要以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态度走过,是取决于你自己的,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

我与地坛京东¥22购买已下架

荣写于.07.30于家

1
查看完整版本: 读我与地坛的感悟,命运到底掌握在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