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民误捕69厘米长野生中华鲟
作者:江友梅 何广胜 成洁
来源:
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
7月20日凌晨4时,大观区河港居委会渔民张礼元在皖河流域七里湖误捕到一条中华鲟,随后及时将此情况报告至大观区渔*站。区渔*执法人员立即会同市水产专家赶赴现场,经过鉴定,这条中华鲟体长69厘米,体重1452克,年龄约4岁。
与前期发现的人工增殖放流的中华鲟不同,这条鱼的鱼体体色偏深、身材修长,且上鳍无铭牌标识,是我市近10年来首次发现的野生中华鲟,极为罕见。
据了解,中华鲟是中国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猫之称。为白垩纪残留至今最为古老的现生鱼类之一,现今仅在我国长江流域尚有分布,其他江河中均已绝迹,具有很高的科研、药用和观赏价值。夏秋两季,生活在长江口外浅海域的中华鲟回游到长江,历经3000多公里的溯流博击,才回到金沙江一带产卵繁殖。产后待幼鱼长大到15厘米左右,又携带他们旅居外海,在洄游途中,它们表现了惊人的耐饥、耐劳、识途和辨别方向的能力。它们就这样世世代代在江河上游出生,在大海里生长,养成了身居海外不忘故乡的习惯。正是由于这种执着的回归、寻根的习性,所以人们称它为中华鲟。
为防止渔民在内河中再次误捕伤害到中华鲟,目前渔*执法人员已及时将其转运至安庆渔港码头放归长江水域。
7月20日,渔*执法人员将野生中华鲟放归长江水域。通讯员 江友梅 何广胜 摄
版权声明
1、安庆()是由安庆社主办的综合性门户站。本源自《安庆》、《安庆晚报》、安庆的所有原创作品(包括、信息、图片、视频及音频资料等),版权归安庆社所有。未经安庆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和原链接,如“安庆”。违反上述声明者,本将追究其相关法律。
2、本所转载的其他媒体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联系的,请及时通知。
3、如需转载安庆社旗下《安庆》、《安庆晚报》及安庆享有版权的作品,请来函或来电与安庆联系。
分享到:
0
: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