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目前已经收到很多现代高校的重视,本章内容将主要通过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大学生体育锻炼的营养补充和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卫生保健进行分析讲解。
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
人的身体是否健康可以通过对一些生理活动指标的测定来获得,如体温、血压、脉搏、血液成分等。而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却不易找到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
健康管理是指包括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诸多方面因素所维持的平衡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的完满状态,及良好的适应能力,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一个人只有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性良好和道德健康几个方面都健全,才是安全健康的人。
体育锻炼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能够促进人的心理健康,消除人的消极情绪(包括抑郁、消沉、悲伤、疲惫、沮丧等),培养人的积极情绪,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使人保持精神上的愉悦。
体育锻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实现自我价值
人的心理需要多种多样,其中,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一种高层的需要。
自我价值的实现,可能在事业上或生活中难以达到,在运动的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开拓自己的固有潜能,走向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
运动给参加者以强烈的情绪感受,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参与者的自我价值,使人获得精神上的愉悦。
体育锻炼能愉悦人的精神,保持健康的体魄,对学习效率、生活、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体育锻炼对人体的长期益处是:可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病率,如心脏冠状动脉类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结肠癌、高血压和中风。
有助于提高人体抵抗精神疲劳、较好地适应和调整应激、降低焦虑、提高睡眠;对维持自尊、自信和自重等良好心理状态,享有较高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总之,体育锻炼能够改善情绪,调节精神状态,促进身心健康,是大学生心理保健的一剂良药。
增强社交能力
通过运动尤其是户外运动,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改善人际关系,增进了解、增加交往。
宣泄功能
大量的实验表明,在身体活动时你可以释放内心压抑,忘却烦恼。运动可以释放人的心理能量,促使人的心理平衡,同时也给你带来身心上的愉悦。
人在社会生活中必然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精神压力,运动使人从所遭受的逆境压力中解脱出来,人在直接参与或观看这些运动的过程中,情感得到宣泄。
提高心理素质
运动中你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沮丧,进步的欣慰和失误的悔恨,这对磨练自己,增强心理承受能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一些技巧性的运动,如单双杠、跳马等,有助于人们克服害怕风险、害怕失败的胆怯心理,培养人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
长跑、游泳、举重等需要耐力或爆发力的运动,可以锻炼人的意志:跨栏、跳高、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可以培养人果断的性格。
而棋类、太极拳、散步、慢跑等缓慢、持久、柔和的运动,则有利于增强人的自我控制能力,稳定人的情绪.
调节生活
在激烈竞争的现代生存环境中,面对单调而繁忙的工作和学习,参与运动或观看竞技比赛,可以使你的生活得到有效的调节,消除精神疲劳,丰富生活且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