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8点半站台
毕业季来临,学校的运动场上逐渐热闹起来。
不是有大学生到操场“摆夜市”,消遣生活;也不是有宣告离别的文艺晚会上演;而是让同学们“闻风丧胆”的体能测试开始了。
大学生体测的场面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旁观者赏心悦目,参与者焦头烂额。
偶尔还能发生一些出乎意料的事儿,让在场的师生心中充满挥不散的问号。
大学生参加体能测试,两个女生的举动与其他学生形成反差
若是要问体能测试中,最让学生感到头痛的项目,那长跑一定稳坐头把交椅。
它的威名和震慑力从小学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学。
当高中生以为考上大学就能快乐地跟长跑道别时,学姐学长就笑盈盈地递给大家一张“晨跑”打卡和体能测试的说明,上面的文字提炼出来就是两个字——天真!
假如“晨跑”还能稍事应付,那体测可能就是同学们“通关”道路上突然杀出来的“程咬金”——不达标,不毕业。
言简意赅。
在此情况下,绝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其他事都可以凑合,唯独跟毕业相关的事必须郑重对待。
父母缴纳了不低的学费和生活费,最后同学们需带两个证回家交差,这是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交代。
于是,监考老师的指令一发:“各就各位,预备,砰!”
参加考试的学生们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众所周知,体能测试的成败往往就在那几秒钟内。
在这些奔跑的学生后面,两个女生的举动显得有点惹眼——她们打着伞,沿着跑道慢悠悠地“散步”,完全看不出是在参加体育考试的样子。
滑稽的一幕出现了:前面的学生在为体测成绩争分夺秒,后面的两位女生在“度假”,反差强烈。
两个女生考试“摆烂”,监考老师:不理解
不可否认,体测项目“长跑”本就是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考验,若是碰到恶劣天气,无疑是为考试增加了难度系数。
即便如此,操场上的学生们面临的是相同的“考试待遇”,公平。
烈日下的5分钟,跑在前面的同学都是女生,她们怕晒黑,也怕体测不合格,成绩难看。
后面打着伞的两位女生显然不在意成绩难看,甚至似乎不把体测放在心上。
从她们这个与考试格格不入的行为来看,貌似“防晒”更重要。
纵然骄阳似火,长跑哪怕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又能把人晒得多黑呢?
为什么其他女生并没有这般要求“精致”呢?
难道体测成绩不合格,影响毕业这事儿不比“晒黑”更让学生焦虑?
就算是两个女生的体育成绩欠佳,可好歹体测也是正式的考试。在考场上,努力一下,表现积极的态度和对考场的尊重也是学生应该的表现。
这两个女生考试“摆烂”的行为实在让人看不懂。
或许,场边上等待的学生和监控老师也不能理解两个女生的行为,满眼都是疑惑。
“不顾后果”的态度
世上的“果子”有很多,名叫“后果”的这个味道并不好。
大学生喜欢强调个性、突出,追求新鲜感,可他们有时候,会忘记“快乐的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就像狂欢派对后的残局,谁来收拾打扫呢?
享受人人都会,承担结果可不是人人都有能力。
就像抄袭论文的学生,有勇气投稿,却不见得能接受撤销学位的决定。
就像翻墙出校的大学生,有能力违反校规,却不能接受学校处分。
就像这两个在体测考场上打伞散步的女生,能有说有笑地敷衍考试,在体测成绩影响毕业证发放的时候,我想,她们就可能无法面对父母的目光。
不论大学生们是否预想过,该来的“后果”就在那里,一动也没动,就等着时间到来时,显示真正的威力。
假如,大学生们的思维能多停留几秒钟在可能的结果上,有些损己不利人的事就不会发生。
退无可退时,只需前进
体测成绩与大学毕业证挂钩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
诚然,总有同学忙碌于学习,日常忽略了身体锻炼,体育成绩或许不甚理想,可这不是摆烂的理由。
学校的操场上,总有同学为了体测成绩在默默练习;每到体测时节,一声又一声的运动指令和为了成绩狂奔的学姐学长都在提醒后来者:不要忽视体测。
甚至于,大学辅导员可能也会提前提醒大家,别因体测成绩耽误了前途。
体测不是一次性的考试,可以补考。还有比较“友好”的高校甚至可以让体测不合格的学生在毕业2年内,再次返校补考,合格后换取毕业证。
可终究,次数有限。
在校时,体测次数用完还不合格,毕业证拿不到;没有双证在手,校招时拿到的offer就会失效,工作“泡汤”。
哪怕学校能同意2年内补考体育,可用人单位愿意吗?
天知道现在大学生就业有多难?
两个女生在体测时如此表现,若真是发生最坏的结果,不知道她们该如何过得了父母这一关,如何跟自己4年的青春作一个解释。
就算两个女生的体育成绩差,退无可退,也应该选择抓住机会努力练习,提高成绩。
现场摆烂,一点儿也不好看;放弃的结果,大学生无法承受。
国内名校清华大学向来严格要求学生的体育成绩。不仅要学生学术强,身体也要好,它的名言就是希望学生“用强健的身体工作50年”。
健康的身体是生产的原动力。
两个女生应认真对待体测,严肃对待考试,别忘记学生的身份。
我是8点半站台,正儿八经说教育新鲜事,茶余饭后聊教育趣事,有点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