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育,从怀孕的那一刻,便已经开始了。
01
怀孕后,遇到朋友,被问的最多的问题通常是“几个月了?”“预产期什么时候?”
很多人得知预产期是9月16日后,几乎都表现出非常遗憾的样子说,哎呀,得晚上一年学,有的甚至建议我早一点剖腹产,就为了能赶上9月1号孩子好上学。
可是,我并不觉得晚上一年学很遗憾。
人们普遍认为,学习开始的越早越好,也有很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时,把“能否学到更多的算术、拼音”作为评价幼儿园好坏的标准。我对此,并不认同。
让4岁的孩子就开始学习算术,识字,整天忙着上课、排队、坐好、站立和听讲,孩子“爱玩爱动”的天性就得不到满足,这会为他日后的学习带来诸多隐患,比如,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弱等问题。
我家老大不到三岁就上了幼儿园,6岁上了一年级。他上一年级的时候年龄不够,我们为了让他早上一年,竟然还为此找了关系。但是由于当时我们本身的觉悟不够,不明白早上学,会有哪些弊端。
等我们真正意识到的时候,我们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纠正当初的决策失误。
因为儿子年龄比别人小1岁,上幼儿园的时候,自理能力就比大孩子差一些,有人觉得差几个月关系不大,但孩子年龄越小这种差异就越明显。
让他早上学一年,承受了与他的年龄不相称的压力,违背了孩子成长的发展规律,学习难度超出了他理解能力范畴,一年级时,别人能读懂数学应用题的时候,他读不懂。
另外,还有自控力差,注意力差等诸多问题出现。
过早地让他上学,使他在不该受到约束的年龄受到了过多的约束,一个从3岁就开始被要求读书、算术、写字的孩子,他通过什么方式探索这个世界?在哪里积极创造属于自己的想象王国?
他本该无忧无虑地在大自然中撒欢、奔跑的年纪,你却要求他在教室里,规规矩矩地坐在小板凳上听老师讲课,那么,他还有用于自我发现的时间和空间吗?
因为我家大儿子遇到了种种问题,所以我不会再让我家小宝早早上学。
错过积极探索世界的过程,及游戏的缺乏可能会导致他未来自我责任感、自我控制力和自我方向的弱化,将难以应对将来学习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02
人的寿命越来越长,而童年的时间却越来越短。
当代大多数父母大都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只要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便可以接受最好的教育,接受最好的教育,便是对孩子最好的爱。
于是,很多父母狠下心将不满三岁的孩子推向了五花八门的早教班、亲子班和幼儿园。
但父母所谓的“用心良苦”,却有可能变成孩子的痛苦之源。
曾经与一位熟识的幼师,饭后闲聊。老师突然问我这样一个问题:
“你知道不满三岁就被送去幼儿园的孩子,一天中说的最多的是哪句话吗?”
“我要回家?”
“不,是我要找妈妈。”
“听起来,很心酸。”
“这还不是最心酸的,园里接了一个2岁1个月的小男孩,家中有保姆的,现在去了幼儿园整天喊着‘我要找阿姨’。这种才叫真的心酸。”
“或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吧。”
“那孩子现在分离焦虑症特严重,每天抱着自己的小毯子,也不跟别的小朋友玩,这样下去,很容易出现自闭症倾向的。”
“我带班那么多年,那些得多动症、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调皮捣蛋的孩子,基本都是早早被送来上学的。”
“越小的孩子,越需要父母。父母缺失的东西,老师是补不回来的。”
的确,对于年幼的孩子而言,父母缺失的东西,老师是补不回来的。
早早把孩子送去幼儿园,影响真的比我们以为的要大。
家是孩子心灵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心灵的依靠。
过早把孩子推向外界的洪流中,孩子或许学会了独立,但也失去了在父母身边撒娇玩耍、培养安全感的最佳时光。
03
著名的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人生的头三年胜过以后发展的各个阶段,胜过三岁以后直到死亡的总和。」
专家也表示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神经发育最快最关键的时期,甚至有人说早教比上大学更重要。
这个阶段的孩子是接受教育的*金时期,也是人一生中最独特和重要的阶段,早教会最大化的挖掘宝宝的潜力,给宝宝提供一个教育丰富的环境,为以后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以上这些都说明了早教对于宝宝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但是早教不等于早教课,这是大多数家长的误区。
其实绝大部分家长可能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自己已不知不觉把全部陪伴寄托在了教育机构上,成了「甩手掌柜」,从而忽略了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和陪伴。
其实3岁前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0-3岁是宝宝发育的关键期,包括语言、运动等各方面能力。此外,日常生活习惯、世界观等都在慢慢形式。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应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陪伴,让宝宝尽情玩耍释放天性,在而不是让孩子早早规矩上课、排队。
父母将孩子带到这个世上,必然要承担起这份责任。生之,养之,育之,一样都不能少。
04
研究表明,晚一年上幼儿园的孩子自制力更强。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学院与托马斯·迪教授共同发表的最新论文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让孩子等一年再去上幼儿园,对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大有裨益,甚至对孩子日后的成长都有好处。
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学院与托马斯·迪教授合作研究,发现晚一年上幼儿园的孩子,鲜有注意力不集中和多动症的情况,而且这两者都是甄别自我管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研究发现,晚一年上幼儿园,为孩子带来的好处甚至会持续到11岁。
托马斯·迪教授说:“我们发现晚一年上幼儿园的孩子在11岁时,注意力不集中以及多动症都下降了73%,同时孩子在那一年龄段有不正常或超常的注意力不集中或是多动症的情况基本不会看到了。”
支撑这一观点的理论依据是儿童及青少年能越能保持专注,注意力持续时间更长,学习成绩就越好。
托马斯·迪说:“这个研究让已经这样做的人感觉他们做对了,对那些犹豫不决的人,可以让他们了解到其中的好处。”
人生是长跑,请让孩子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