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关于癌症年轻化的案例被报道出来。30所岁的浙江小伙,正值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却被诊断出胃癌晚期,主治医生说:胃里烂得一塌糊涂,癌细胞从胃部转移到了肝脏。从确诊到离世,不到3个月,令人惋惜;18年世界杯,全民狂欢,也有不少猝死的报道:湖南28岁的杨先生,从开赛当天就守在电视机前,边喝啤酒边看球赛,一直到凌晨三点才去睡觉,到第二天下午,仅上班1小时的他,突然晕倒,送医院抢救后无效,不幸离开人世;24岁的快递小哥,为了多挣钱贴补家用,不分昼夜长期熬夜工作,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最后在电梯内猝死;清华大学计算机硕士张斌被发现猝死在马桶上,当天凌晨1点,他还发出了最后一封工作邮件;24岁的年轻人,月入五万,每天工作到凌晨三点,最后换来的却是“胃癌晚期”的病历单。
诸如此类的事情数不胜数,从象牙塔出来的年轻人,初入社会,怀着满腔热血,带着美好愿望,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朝着自己的梦想一步步走去。但,面对现实种种,各种压力迎面而来:爱情与面包,金钱与地位,车子与房子,柴米油盐酱醋茶......压的我们踹不过气来,我们不得不负重前行,用已经疲惫不堪的身体来与现实做抗争,以求换的一个美好的未来。
已故复旦女教授于丹,在09年被确诊为乳腺癌后,写下70多篇生命日记。她说道,在生死临界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任何的加班,长期熬夜等于慢性自杀,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买房买车的需求,这些都是浮云。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不要拼命去换什么大房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是健康,任何你想要的,任何你想去的,任何你想要的生活,其前提是健康,只有健康,才有可能去到,要到,得到。只是,一直都活在压力下,而丢掉了原本自己心底想要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就好像总是缺失了什么。一个活着,喜欢的是夜夜笙歌也好,喜欢的是周游世界也好,总该要拖着自己的身体去做。活着精彩才是王道。不该在失去的时候才懂的珍惜,虽然很多人都明白这个道理,可是却还是义无反顾地去做相反的事儿了。其实我们都在写着“生命日记”,用着自己的生命去书写自己的生活。
但是,鸡汤归鸡汤,喝完我们还是得砥砺前行,因为现实不等人,扎根大地就得去奋斗。我们改变不了大社会大环境,我们可以改变自己。
真正困住你的,并不是目标本身,而是你对恐惧的想象。
大脑很喜欢放大恐惧,别被你的大脑骗了。
想象一个人,他在一个黑漆漆,空荡荡的孤岛上跑米。他不知道自己跑了多少步,也不知道还要跑多久。每跑50米,米,0米,都没有人告诉他,你跑到哪里了,还剩多少米。没有进度条,没有反馈,没有交流,没有陪伴,他就这样在这暗无天日的永夜中,不停的奔跑,奔跑,奔跑,奔向一个永远不会达成的目标……
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再想象一个人,他在一个充满阳光的跑道上跑米,跑道上有刻度,他的身边有裁判,有家人,有好朋友陪伴着他。他每跑完50米,裁判就会告诉他:“你已经跑了50米了,你离目标又近了一点”他每跑完米,他的家人和朋会友对他说:“你已经跑了米了,很不错哎,你的努力我们都看到啦,加油!”
他心里有数了,步伐更坚定了。继续跑,继续跑,又跑了米,又跑了米……就这样,每跑一段距离,得到一次反馈;每跑一段距离,得到一次反馈……
这又是怎样的一种感觉?
其实,这两个人所做的事情都一样,都是跑米,但是,他们的心理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所谓的“压力”,其实就是这么来的。
当你背着一个极其宏大的目标上路,并且努力了很久很久,都得不到一次正面反馈的时候,压力就会像乌云一样,一点一点遮住你的心灵,压垮你
邢慧娜在获得长跑金牌后,记者采访她,问她是用怎样的毅力坚持跑完一万米的?
她说:“我不知道,我什么都没想,我就想着跑一步,再跑一步,然后就这样一步,一步,一步,不知不觉就跑完了。”
甚至,在她冲过终点线的那一刹那,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已经拿金牌了,她仍然沉浸在脚下的节奏中,闷头又往前跑了一小段,被裁判多次示意后才停下。
不去想米这个大目标,只想着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走一步,再走一步,就这样不知不觉地就把大目标完成了。”
每遇到目标繁重,压力大到崩溃的事情时,想想邢慧娜
生活中不可能没有压力,但是我们不能盲目的去“顺从”压力,任压力把我们搞垮,学会拆分压力,学会以柔克刚,学会停下脚步,学会自我调节。
幸福是什么?
一个年轻生命,在生死的边缘,用生命写下病中日记。请不要认为这个故事有点老套,病中日记里反思的积劳成疾的生活细节,会给同样背负生活压力的你我一些提醒。幸福很简单,化解压力,拥抱健康,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