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人生最顶级的活
TUhjnbcbe - 2023/8/12 21:37:00

跑步,是很多人喜欢的运动方式,但能将跑步当做人生隐喻,日日坚持,并持之以恒四分之一世纪的人并不多,边跑步边写小说的人,更是少之又少。

所以,提起跑步小说家,很多人自然会想起村上春树。

在日本文坛,村上春树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

他29岁开始写小说,33岁开始跑步,不爱社交,不属于任何作协组织,生活朴素规律,早上5点起床,10点就寝,每天写作4小时,长跑10公里。

每年跑一个10公里比赛,一个半程马拉松,一个全程马拉松,至今为止已参加过28次马拉松比赛。

为什么开始写小说?

出于喜欢。

为什么开始跑步?

同样出于喜欢。

村上春树选择的生活,不拘什么,只是按照喜欢的方式做喜欢的事。

有人说,你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你人生的打开方式。

的确如此,村上春树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成就了他独一无二的人生风景和文学成就。

村上春树的作品《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他通过跑步,讲述了自己成为小说家,一边跑步一边写作的心路历程。

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了解村上春树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还可以了解他转行写小说,参加各种比赛的经历,以及通过跑步悟出的人生境界。

1、只争朝夕,抓住瞬间全力以赴

苏联作家帕斯捷尔纳克说:

“人不是活一辈子,不是活几年几月几天,而是活那么几个瞬间。”

村上春树的人生转变,有这样一个重要瞬间:

年4月1日下午,村上春树一个人一边喝啤酒,一边看棒球比赛,球场上没有座椅,他躺在斜坡草地上。

看着喜欢的养乐多燕子队比赛,棒球发出悦耳的声响,村上春树感觉有什么东西静静从天空飘然落下,而他明白无误地接住了。

这一瞬间,他下定决心:“对啦,写篇小说试试。”

回到家,坐在书桌前准备写作时,才发现没有钢笔,于是赶紧去书店,买回了一沓稿纸和一支钢笔。

春天开始尝试写小说,到了秋天,一部来页的作品完成,心情舒畅之余,却不知道要如何处理,于是便顺手投稿应征了文学杂志社的新人奖。

事情做完,他并没有放在心上,甚至没有去想结果如何。

第二年春天,接到编辑部电话,作品获得了新人奖,而且推出了单行本。

自此以后,村上春树开始写作,一边经营店铺,一边写第二部作品。

店铺的工作非常繁忙,他经常忙到深更半夜,但回家后,依然坚持写作。

这样的生活持续了3年,肉体的煎熬,精神的折磨,都是难以想象的,直到另外一个重要瞬间到来。

他决定要集中精力写作,写一部内容坚实的小说。

好好的店铺生意不做,偏要去写小说,周围很多人反对,但村上春树却说:

“无论做什么事,一旦去做,我非得全力以赴不可,否则不得安心,竭尽全力埋头苦干还是干不好,就可以心安理得地撂开手了。

然而,如果因为模棱两可、三心二意以失败告终,懊悔之情只怕久久无法拂去。”

珍惜每个瞬间,不给人生留遗憾,这是全力以赴的可贵。

当然,人生除了这些转折性的高光瞬间,更多的瞬间是看起来很普通,甚至很乏味的瞬间。

就像村上春树,为了写小说,每日规律生活,早睡早起,笔耕不辍的每个瞬间,还有他为了保持体力,日日坚持跑步的瞬间。

这些瞬间,当你经历其中时,不觉得有什么,但当你用心去累积,这一个个瞬间,就组成了改变你人生的基石。

只争朝夕,当你全力以赴将每一个瞬间过好时,人生又怎么会差呢?

2、讲究方法,拆大抓小循序渐进

公里超级马拉松之后,村上春树开始转向铁人三项运动,即:游泳、骑车、跑步。

0年,在一次铁人三项的游泳项目中,村上春树忽然游不动了,他无法自然呼吸,肌肉僵硬,手脚不听使唤,恐惧支配了全身。

万般无奈,他弃权了。

之后,村上春树开始寻找各种方法改良泳姿。可是,找过几个教练,都不满意,那些陈词滥调,依循老法的讲授,甚至让他都不会游泳了。

后来,认识了一名年轻教练,教练先是看了村上春树游泳的情况,然后问他游泳的目的。

当得知村上春树想要参加铁人三项比赛后,她说:“明白啦,目的明确就容易办了。”

泳姿改良过程中,教练没有进行教科书式的教法,而是因材施教进行改良。

比如,为了让村上春树掌握身体左右摆动的方法,她没有从摆动的方法开始教,而是让他先学会不再左右摆动,然后开始一点点加入身体摆动的动作。

她将所有动作拆分,一个动作一个动作地进行,过程相当枯燥,有时甚至练一个肩膀转法,就要练一天。

但正因为这样反复的练习,村上春树悟出了之前比赛失败的原因。

原来他的失败,是因为比赛前呼吸过深过快,急剧摄取过量的氧气,导致比赛开始后,呼吸节奏混乱。

泳姿改良后,村上春树终于找回信心,重新开始参加铁人三项比赛。

列宁说:

“要向大的目标走去,就得从小的目标开始。”

这位年轻教练,了解村上春树游泳的目的后,并没有否定他之前的游法,而是将一系列动作拆分,将大目标拆分成了一个个小目标。

在小目标实现的基础上,达成了整体泳姿改造的大目标。

曾经有一位蝉联国际马拉松冠*的运动员,在介绍成功心得时说,整场马拉松40多公里,他会将之拆分成几个8公里,每到达一个8公里,就会告诉自已已经实现了一个小目标。

就这样一个小目标又一个小目标,整场马拉松的大目标就实现了。

相比全程紧盯大目标,这样的拆分,更容易给人以动力,让人在不知不觉间抵达目的地。

做事确立目标很重要,全力以赴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做事过程中有方法、有步骤,可以更有效率地抵达目的地。

3、来日方长,稳定节奏做人生的长跑者

波士顿十月,村上春树正在等待一个月后的马拉松比赛,因为要调整速度,他跑得并不快,而是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优哉游哉地跑步。

他身边跑过的哈佛女同学则不同,她们步幅很大,步法矫健,浑身散发着不想被超越的自信。

此情此景,村上春树感叹:

“她们自有其步调,自有其时间性。我则有我的步调,我的时间性。”

是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和时区,想起曾经很火的一首诗《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在时间上,

纽约走在加州前面三个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工作!有人25岁就当上了CEO,却在50岁去世了。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最后活到90岁。………………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时区。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来日方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节奏,你不必在意他人的快慢,只需享受自己的风景。

村上春树说:

“生存的质量并非成绩、数字和名次之类固定的东西,而是包含于行为中的流动性的东西。”

做一件事情,肉眼可见的结果永远都是有限的,更为重要的是过程,是心灵在过程中感受到的更无限的收获。

人生这场马拉松中,你是在满足他人期待,乱了自己的节奏,还是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迈出每一步?

生活喧嚣,变化越来越快,这很容易就会打乱你的节奏,但如果你真的被外界带走,路就只能越走越窄。

幸福生活的窄门,从来不是将自己搅进暴风雨,而是可以安于风暴的中心,如如不动,稳定在自己的节奏里,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

4、写在最后

村上春树曾说:

“不管全世界所有人怎么说,我都认为自己的感受才是正确的。无论别人怎么看,我绝不打乱自己的节奏。喜欢的事自然可以坚持,不喜欢怎么也长久不了。”

对于村上春树而言,跑步的第一目的,是为了调整和增强体力,写好小说,所以他享受每次比赛的过程。

跑步如此,写小说也是如此,他写小说,并不是为了获奖,而是为了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珍惜每个瞬间全力以赴,

不让自己后悔;

享受每个过程有方法有步骤,

别被大目标压倒;

尊重每个节奏来日方长,

不要让自己被裹挟。

人生这场马拉松,按照自己喜欢的步调来跑,才够爽。

1
查看完整版本: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人生最顶级的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