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合课程的实践中,我们运用现代课程观,结合单元核心目标和重点要求,以发现生活之美和生命之美为线索来创设师生“教学共生”的情景,在学习中传递美的感受,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和生命意义最优化。为了实现这样的课程目标,李安刚带领高阳小学的老师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在整合既有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开发了丰富生动的校本特色课程(共七大类),并通过课程实施把这些课程所蕴含的“美”渗透到学校教育和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这七大类课程包括:
一、生活化生态德育课程
通过学科美育渗透课程、主题班会课程、主题活动课程、行为习惯课程、倾听自我课程、“读心”课程、仪式课程、节日课程等八大课程构建完整的德育体系,对学生加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思想美”的理念,保证学生健康成长。
二、魅力语言课程
开设语文课本剧课程、英语短剧课程、演讲与口才课程、阅读课程,成立学校“耕道”校刊编辑课程,开展励志读书节,提升学生感悟作品、运用语言的能力,形成学生的语言美、文字美,用以指导学生人生。
三、阳光体育课程
高阳小学以临淄区“足球进课堂和乒乓球进课堂”为契机,开设了篮球、田径、跳绳、踢毽子、健美操、啦啦操等体育类课程,通过乒乓球班级对抗赛,春季运动会,耕道体育节,冬季长跑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感受体育运动之美。
四、灵感艺术课程
以每年五月份进行的“耕道艺术节
”为载体,开设舞蹈、合唱、儿童画、书法、剪纸、中国结、民族打击乐、鹧鸪戏、板笔画等课程。建设相应社团,培养学生的爱美情操,发挥他们的艺术潜能,提高学生的艺术素质,享受艺术之美。在淄博市第十六届中小学生“百灵”艺术节比赛中,高阳小学民族打击乐社团表演的传统器乐剧目《老鼠娶亲》获得了器乐大赛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五、科技创新课程
从学生兴趣和学校实际出发,开设信息科技、电脑制作、航模、虚拟机器人、七巧板、魔方、围棋等课程,依托每周半天的社团活动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感受科技魅力。
六、开发高阳文化课程
围绕“齐国历史十大名人、齐国名人小故事、齐文化成语故事、齐国历史遗迹、临淄八大景”开发齐文化读本,让齐文化走进课堂,让孩子们仔细体味博大精深的齐文化,汲取齐文化所蕴含的丰富营养,体验齐文化成语典故丰厚的历史积淀和生命力。
七、开设社会实践课程,体验劳动之美
高阳小学与一家种子公司合作,建设种植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定期到基地学习,就种子的选配、种植、生长过程管理、收获等方面的技术进行调研,全方位掌握种植技能。该校还在校内开辟了蔬菜种植、花草种植基地,让学生进行种植实践,将在基地调研来的技术进行运用,每名同学都掌握一项农业种植技术,体验劳动之美。
学校之风尚,在于至和至美;教师之风尚,在于至亲至善;学生之风尚在于至本至真。高阳小学在“和谐生态自由生长”理念的引领下,坚持以立德树人、崇德向善、以美育人为导向,在乡村教育的沃土上精心耕耘,为让心爱的孩子们成为最美的自己而不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