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高考状元说明寒门难出贵子这有点太扯了吧,
TUhjnbcbe - 2023/9/1 20:18:00

01

昨天谈到高考,板栗姐一声叹息。

她告诉我,高考对她而言是一场噩梦,几年过去,还没有从阴影中走出来。

我想,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很多人都能和板栗姐感同身受。本来这就是一个千*万马过独木桥的过程,大多数人注定是要失败的。

但是,高考成功了怎么样?失败了又怎么样?在漫长的岁月中,说重一点,高考是人生的一个小里程碑,说淡些,高考只不过是青春的一段插曲。

可人们偏不这么看,尤其是身在其中的人。

每一年高考结束,铺天盖地的新闻都聚焦在那些高考状元身上。

年高考状元相继出炉,有人做了统计,说状元依旧集中在省会或次省会的名校,而且普遍家境优渥。

比如,年的安徽高考文科第一名,是来自合肥一中的郑辰筱,她最爱出国旅行,初中时跑遍了十多个国家,12岁时曾一个人去美国旅行。

再比如,四川文科第一名卓汐聪,来自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他不仅长相英俊,还爱好广泛。他是学校主持人,在接受采访时,当场就秀起了英语剧《猫》中的片段。

这些高考状元的特质,让人容易联想起去年北京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接受央视采访的一段话:

“现在很多状元,都是家里厉害,又有能力的人。

我是中产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这种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资源,决定了我在学习时能走很多捷径。”

这么多状元,都来自家庭殷实的中产或者富有阶层。于是网接一篇的言论,如出一辙说:寒门再难出贵子。

就连我的前下属,也在朋友圈转发文章时说,穷人不要生孩子,一开始就输了。

这样的观点,真的让人如坐针毡。

02

以对高考状元的分析,来对教育做出结论,是极为片面的。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高考状元全国有几位?用极少的样本,来说明教育的现状,这根本就是以偏概全。

有人采访过第二名、第三名、以及那些上了分数线的考生吗?难道他们全部家境超群?

再说了,高考状元就意味着未来飞*腾达了吗?

不可否认,考到名牌大学,意味着取得了更高的起点,但是,这并不意味未来的人生就是一定成功。

中科院有一份调查显示:恢复高考以来的名高考状元中,没有一位成为行业领袖。(《上海教育》年12A期)

几年前,云南省教育厅厅长罗崇敏也公布了一份报告,他查阅了从年到年32年以来全国名高考状元,称“他们没有一个成为所从事的职业领域的领*人物”。

新华网也报道过类似的新闻:《湖南24名高考状元现状揭秘:大多已湮没无闻》。

所以,真的不要神化高考状元,这只是光环而已,从长远看,对个人职场发展而言意义并不大。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觉得这还不够形象,把它比喻成由一些短跑组成的长跑,更为合适。

而高考就是起跑初期的第一段短跑比赛。这次比赛重不重要?答案是肯定的,起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了后期是否有竞争优势。

但是,事实上,人生中的每一段短跑比赛都很重要。因为这是长跑,不是短跑。

只领先了第一段短跑,不够。而第一段跑输了,也没有关系,你未来还有很多次机会迎头赶上。

马云高考考了三次,离本科线还差5分。当年杭州师范英语系刚升到本科,由于本科报考人数不够招生数,于是校领导决定,让几个英语好的专科生直升本科,马云这样才得以本科生的身份进入杭州师范。

高考失利的马云,人生受到什么影响了吗?完全没有。

03

你也许会说,马云是个极为特别的例子。

没错,马云成为首富是个特例,这不可复制。但是高考没考好,却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人,生活过得美满的,比比皆是。

我们公司是很注重学历的。这是大企业的通病,因为HR认为学历等同于学习能力和素质。在招聘时,除非有很强的经验,否则那些二本或者专科生很难被招进来。

但是我在过往带人过程中,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学历高背景好的,的确在综合能力和自信心上具有优势,但是,学历稍次一点的,会更拼搏,也更珍惜机会。

我带过的下属中,那些学历好的员工,多数都在职场按部就班、四平八稳地发展。他们虽工资不高,但是却因待在大企业而自我感觉良好。

反而我培养出来最优秀的几位,都毕业于二本。其中一位几年前出来创业,现在公司业务蒸蒸日上,每年利润几千万;另一位在一家民营企业任全国销售总监,掌管着几十亿的生意。

举这些例子,并不是说学历不重要。恰恰相反,对于多数人来说,考到好大学,会为自己争得一个高起点平台。那些招聘管培生的大企业,只去和大学。这些学校之外的学生,连大企业门都摸不着。

但是,好的起点不代表终点。多少名牌大学毕业,大企业背景的人活得碌碌无为;又有多少资质平凡,没有好的学历背景的人,靠着努力和拼搏活出精彩的人生。

对于每一个不甘于平庸的人来说,大学只是人生的第一步,成功和失败都只意味着第一小段的短跑结果,未来还长着呢。

04

生而为人,我们必须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们不能选择父母,不能选择出生,不能选择性别......上天赐予我们的原生的东西,我们必须接受。

是的,有些人的起跑线就是我们的终极目标。人生本来就不公平,那又怎么样?

如果你的起点不好,你是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还是奋起直追?

出生于寒门,拥有不称职的父母,难道就认命了吗?

根据真人故事改编的《风雨哈佛路》中那个叫丽思的女孩,父母都是瘾君子,从小生活在贫民窟。

母亲去世后才开始读书,16岁才只有8年级的水平。就这样边工边读,最后考上了哈佛大学。

不要把责任都归结于家庭和父母。

有能力的人,条件再不利,也会聚焦在自己能控制的地方,做到更好。没有能力的人,条件再好,也是个废柴。

说什么寒门难出贵子,说什么阶层已经固化,这些都是掩饰自己失败和无能的屁话。

你若争气,就会成为那杰出的10%;你若窝囊,就是那随命运随波逐流的90%。

人的确受环境的影响,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自己。

考得好,起点高,请不要骄傲自满,这只不过是刚开始。

起点不高,请努力往前走。因为没有退路,只能不停地向前奔跑。这是对人生最负责任的做法。

这个时代,人人都应该记住一句话:

你必须不停地奔跑,才能留在原地。

1
查看完整版本: 高考状元说明寒门难出贵子这有点太扯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