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想长命百岁,没有人想变老,人的一生需要经历很多,无论如何都不要亏欠身体。不良的生活习惯在初期我们一般不会有异样的感觉,我们很多人都尝试将刚开始出现的病症通过药物来治疗,有些人则是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找出问题的根源。他们采取的最多的方式是慢跑以及摄入全面的营养,最明显的效果是他们得到更多的有效放松。
身体的老化
要判断一个人到底有多老,看看他是两步跨作一步走,还是一次得吃两片药就知道了。要确定人从哪个年龄段开始衰老,真的不是那么简单。有些人在30岁时就算是老年人了,而其他人在60岁是仍旧健硕,无所顾虑地参加各种活动。一个经常跑步的人,一口气爬上六楼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不经常跑步的人,也可以爬上六楼,但明显不是那么轻松了。
30岁之后理论上会出现动脉硬化,血管钙化增加等问题。同时动脉和血管弹性因此下降,血压会因此升高,血液循环能力减弱,毛细血管收缩肺功能减弱。随着年龄的增加,骨骼和结缔组织会失水,弹性变差,更容易受伤。
如果没有训练,肌肉总量会每10年减少5%。我们可能在几年内感觉不到,因为体重保持稳定甚至还会增加。那其实是因为脂肪储存量的增加而引起的。没有锻炼的情况下,平衡能力的下降程度明显高于握力的下降程度。
锻炼让身体延缓衰老
即刻开始,永远不会太晚。因为大部分的器官和功能在每个年龄段都是有可塑性的。在每场马拉松赛场上,总会看到一些老年跑者,有的时候我们甚至很是担心,有的跑者是否会被碰到发生意外。事实是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他们的速度尽管不快,但许多跑者都能顺利地完成计划。一个受过训练的老人的身体状况可以年轻20岁,相当于受过训练的70岁老人身体状况和一个50岁的人一样好。
跑步的人更长寿
根据不同年龄组的世界纪录显示,时常运动的人70岁还能达到年轻人体能的70%,不爱运动的普通大众在相应的年龄只能达到年轻人体能的50%。
根据一项研究表明,所有专业耐力运动员的存活率相对其他运动员或普通人来说在各个年龄组中是最高的,存活率并不是与是否做运动有关系,关键取决于是否选择耐力训练
。
衰退的再生能力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法
体能和可塑性不止是有天赋,基本耐力和实际年龄决定的,还与训练时间有关。
相比以前,跑步的总距离会减少,因此要更多地根据你每周练习的小时数,但不是千米数来衡量训练强度的。原来以1周或者15天为周期的训练方法和单位。现在必须延长到以两个星期为一个周期。训练强度应该减小。难度较大的间歇训练对老年人来说不是什么有意义的形式。较短距离的训练会减少。全年中完全参与的赛事也要减少,特别是马拉松比赛。比赛前的休息必须延长。马拉松长跑前的休息要比10千米长跑前更长。最后,给大家几句话参考:
过量锻炼是有害的,年纪大时保证身体健康比成绩更好。
绝对不要忽视身体的警告信号,更不能依靠止痛药跑完全程。
慢慢热身,不仅可以带来更好的体能,还可以促进肌肉中的血液循环以及避免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