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球咋从16人制变为6人制
早在1895年,美国麻省霍利克城青年会干事威廉
G
摩根发明了一项球类游戏:在球场上用一个篮球的球胆进行比赛,双方人数相等,各居一方,将球胆在球场上来回传托,使其在空中飞来飞去,并命名为“volleyball”,意思是“空中的球”,这便是排球的雏形。
当时比赛人数的多少、球的大小、比分的多少都是随意而定的。很快,这种有趣的游戏就在基督教青年会中广泛传播,成为一项正式的球类比赛。
上世纪初,排球运动传入亚洲。不过,在开展的初期,排球运动的上场人数并不是6人而是16人。因为亚洲人多,又多在室外进行,要考虑多数人能参加,因此排球运动最初采用的都是16人制。
后来几经变革,排球运动先后改为12人制和9人制。为了适应国际比赛的需要,1950年7月,在中华全国体育总会举行的全国体育工作者暑期学习会上,我国初次引入了6人制排球规则与竞赛办法,1951年正式采用6人制。自此,6人制排球在全国逐渐地展开起来。
1964年在第18届奥运会上,6人制排球运动被列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此次我省承办的全运会上,排球运动采取的也是6人制。□本报/王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