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项目的基本素质有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柔韧素质、速度素质和心理素质。
1、力量素质:即人的身体机能工作时克服阻力的能力。阻力主要来自外部,包括空气阻力、地面摩擦力、反作用力等等。力量素质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田径包括跑、跳、投掷、跨越等核心运动,对四肢、躯干肌肉群的力量要求也较高,因此不具备良好力量素质的人不适合练田径。田径中对力量要求较高的就是标枪、铁饼、链球、铅球、短跑、跳远等需要爆发力的项目。
2、耐力素质:指机体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田径大项中有许多考验耐力的小项,比如马拉松、五十公里竞走、米长跑、男子十项全能、女子七项全能等,这些都需要长时间来保持一定的运动强度。
3、灵敏素质:是指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灵敏素质涉及到运动机能,也涉及到神经反应。比如,米或米这样的短跑比赛,运动员的听枪起跑反应尤为重要,能在枪响一瞬间冲出去很大程度上为好成绩奠定基础。
4、柔韧素质:人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肌腱和韧带等软组织的伸展能力。田径中比较需要良好柔韧性的有跳高和撑杆跳高,运动员一般采用背越式的过杆方法。
5、速度素质: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展示着人体的极限速度和加速度。速度素质体现在短跑以及中长距离跑的冲刺阶段,步数、步频和单腿蹬地时间也是重要的评价参数。这是大家最好理解的,因为人跑得快不快我们可以通过肉眼感知。
6、心理素质:除了各项身体素质之外,心理素质在任何一种运动中都非常重要,田径自然不例外。一般来说,运动员要稳与狠兼具,稳是指心态放平,不紧张不惶恐。狠是指在关键时刻豁出去的决心,勇于改变不利的局面,很多纪录就是这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