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生活如何度过?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并没有多少概念,甚至有不少人在退休初期,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的确,不少人往往会忽略对自己未来老年生活的长远打算,以至于真正面临着养老的时候,变得手无举措。人到晚年,如果之前没有规划,很可能会把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很糟糕。
随着“养儿防老”观念的改变,不少人已经发现和儿女生活在一起,并不一定有真正幸福晚年,毕竟他们未必有时间精心照顾年迈的父母,他们要工作要照顾自己的儿女,还有许多自己的事情。
本文中70岁的刘*强,是一位生活在武汉的老人,很早就规划了自己的老年生活,所以,即便他如今一个人过,但是依然过得很快乐,他甚至坦言,退休10年独自养老,过上了让人羡慕的晚年生活。
70岁刘大爷的口述。
我叫刘*强,住在湖北武汉,今年70岁,退休整整10年了,退休工资每个月多块钱。现在,我一个人独居在平米的房子了,雇了一个保姆照顾我的日常起居。之所以雇了一个保姆,主要是我的行动不便,不得不请一个人照料。
实际上,之前我的身体状况,一直还是不错的,也没有什么头痛和脑热,只是过了68岁之后,身体状况才慢慢走下坡路,不过,身体没有什么器质性病变,主要是腿脚不怎么方便。不能长时间的站立和走路,行走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就有些受不住,不过,这并不影响我的老年生活。
与周围的人相比,我是一个非常幸福的老人,因为退休后,我拒绝了儿子的三个要求,让我能够按照自己的轨迹,来思考和规划自己的老年人生,导致了我与周围其他老人相比都幸福,甚至让他们很羡慕我的晚年生活。
刚退休的时候,我拒绝了儿子让我照顾他的孩子的要求,这是我拒绝儿子的第一点,让我比其他老人更早的进入了养老生活模式,有更多的时间,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
我的妻子去世得早,是我一手把儿子带大,培养他读大学,而后儿子娶妻生子。我和儿子都在武汉工作,退休前,我在汉口有自己的房子,但是因为儿子的要求,就先和他们住在了一起。
儿子的房子平米,三室两厅,退休前,我的确和他们住在一起。因为那时他们平日也要工作,孩子也小,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照顾,我和他们住在一起,也是为了方便帮助他们照顾孩子。
不过,那个时候,儿子儿媳几乎当了甩手掌柜,把照顾孙儿的任务全部丢给我。对我来说真的很累,我每天要上班,还得负责帮他们接送孙儿上学。
那时候,孙儿还小,也没有单独分床睡,就和我睡在一块,孙儿很调皮,有时候半夜都不好好睡觉,让我经常睡不好。
除了照顾孙儿让我感到疲惫之外,还因为教育孩子,与儿子儿媳的理念不同,与他们发生一些小矛盾。
我觉得我对儿子的教育是成功的,让他成才了,所以,也沿袭对儿子的方法教育孙儿,但是儿媳妇认为我对孙儿管理得太松,溺爱孙儿,免不了他们会说我,这让我感到自己做了事情,反而落不到好。那段时间,我身心俱疲,又不怎么好意思和儿子儿媳开口。
60岁那年我退休了,儿媳生的第二个孩子刚刚上幼儿园,儿子儿媳以为我有更多的时间,帮他们照顾孩子,其实我理解他们的心意。夫妻都要上班,孩子还小没人带。另外,退休后,我完全成了一个闲散的老人,帮忙带孩子也是合理的,但是,在办理了退休手续之后,我没有任何犹豫,搬离了他们的家。
原因很简单,我告诉他们:“我上了30多年的班,帮你们带了10余年的孩子,我很累了。终于退休了,趁着我还有精力和体力,我想过自己的生活,实现自己曾经没有时间实现的梦想。如果我有空,我会来帮你们带几天。”
听到我这么一说,儿媳虽然很不愿意,其实儿子是挺理解的,他知道强留着我,说出以后“我给您养老”之类的话语,可能过于违心,所以,他决定让我回家,还帮我收拾了行李,让我有时间再到他家住一段时间。
我回归到了自己的家庭生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过着自己想过的稳定生活。每年出去旅游两次,跟着一帮摄影爱好者拍摄,在阳台上种种花花草草,还养了一只通人性的小狗……,这极大地丰富了我的晚年生活,也让我一直保持着愉快的心情。
虽然偶尔也会感到寂寞和孤单,但是我觉得自己生活得很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着急也不用和别人生气,生活得很稳定,至少心理上是安静的。逢年过节,儿子一家人过来,陪我吃顿饭,和我聊聊天,我想念儿子了,就搬过去和他们住一段时间。
这样的晚年生活方式,不给他们添麻烦,我过得也很舒服。
儿子想买新房,让我卖掉房子,和他们一起住,我拒绝了,这是我拒绝儿子的第二点。要自由自在的生活,就不要答应儿子要钱要房的任何借口,变相的给予一定的支持,维持着应有的亲情,这是让自己拥有幸福老年生活的关键。
我每月的退休金元左右,这笔钱其实对于刚刚退休的我来说,足够我平日的开销,还有一定的结余。在身体好能行动的时候,我平日的开销并不大,除了一般的生活费之外,即便是出去旅游,也花不了多少钱。
而且,对于我这样的老人来说,早一些存点儿钱,等自己年龄更大一些的时候,身体有病了、或者行动不便了,存款就是保证。另外,我工作了一辈子,卡里也有百余万元的存款,加上一套房子,我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无忧无虑的。
我65岁的时候,儿子来找我要钱,他们主要想要再买一套学区房,孩子在那里读书时方便,即便孩子以后上了大学,学区房也可以出租,所以他们想让我拿出一些钱,甚至想让我卖掉房子,换小一点儿的,觉得我一个老人住平米的房子有些浪费了,甚至提出干脆把我的房子卖了,就换成学区房。
对于我的养老问题,儿子希望我搬到他家,以后不用担心养老,他们的孩子上学的问题也解决了。
这个要求,还是让我很不开心,毕竟房子是我的养老之本,无论如何,我都必须要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虽然“养儿防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可行性,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理念越来越不适合如今的一些老年人,晚年或许和儿子儿媳住在一起,有一种安全感,但是和他们住在一起,必须要看他们的心情过日子,所以,这种养老方式,早在我不想给他们带孩子时,已经被我排除了。
此外,按照儿子的说法,我卖掉房子,换一套学区房,无论这套房子是不是我的,起码要好几年,两个孙儿要读书,必然要住学区房,我的生活必然要被孩子读书所打搅,这是我不愿意过的老年生活。
更何况,我住的小区,很多同事或者朋友都在附近,平日还可以去串门或者走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还可以找他们。
卖房子或者搬走,对于我而言,百害无一利,至于我的钱,那是今后生活保障,借给他们,可能在我有生之年,就别想找他们要回来。
于是,我对儿子说:“我百年之后,房子肯定会留给你,但现在,我住在这里很习惯了,不要再折腾。而且,我不习惯住在你家,一个人住挺自在的。”
我虽然这样说,但是对于儿子也不能太绝情,毕竟以后还有需要他们帮忙,既然他们找我要钱,我不能不给,我拿出10万元给他们,也不要他们还,算是给他们买房支援一点儿。
儿子对于我的决定没有强求,毕竟拿到10万元,对于他而言,没有“说话掉在地上”。后来,儿子儿媳再没有打我房子的主意,也没有找我要钱。我有一次住院,儿子请了几天假照顾我,医院看我。
当然,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状况也会越来越差。过了68岁,不知道是心理影响还是真的病了,我总会觉得身体不怎么舒服,去医院检查,也没有什么大问题,都是年轻时不注意而留下隐患,是常规的老年人的疾病,没有什么特别大的问题。
只是这些小病让我觉得有些烦躁,尤其是腿上的毛病最严重,年轻的时候喜欢跑步健身,那个时候一跑就是几十公里的长跑,留下了暗伤,年龄大了,腿反而没有力气了,不能长时间走路,甚至站立都不能长久,生活变得困难了,以至于我也没有多少精力做饭,日子总是应付着过。
而后,我去儿子家住了一段时间,他们虽然每天为我准备了饭菜,但饭菜多数时候是去外面买的,毕竟他们要忙于工作,有时候还有应酬,不能按时回家给我做饭,我还是一个人在他家里,而且从外面买的饭菜,也不怎么对我的胃口。住了一段时间,我觉得无趣,就搬回家了。
儿子和我商量,送我去养老院住,觉得住养老院有人照顾我,一日三餐都能保证。不过,我拒绝了去养老院生活,这是我拒绝儿子的第三点,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养老方式,我不太喜欢养老院的那种氛围,更倾向于单独养老。
之前,我对于养老院了解得还是比较多的,对于养老,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对于养老院养老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养老院大多数是收费的,收费的标准不一样,所享受的待遇自然是不同的。
对于一些喜欢热闹的老人去养老院,或许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毕竟那里有不少可以聊天的老人,还有一些娱乐设施,加上一日三餐不用自己做,有专门的护理员,对于一些上了年龄的老人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是对于我而言,我更喜欢清静的个人生活,倾向于单独养老。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我选择雇一个保姆在家照顾我,这个保姆来自农村,是我托人从农村找来了,一个月才元,负责我的日常基本生活和打扫房间的卫生。
虽然我的退休金能负担保姆的费用,但是我还是找儿子要了每个月的生活费,儿子每个月给我块钱,钱不多但也能保证我的基本生活费。
最重要的是,我依然是一个人快乐的生活,而且保姆也得听我的,我想吃什么,都可以安排保姆帮我做,保姆做得不好,或者惹我生气,我随时都可以更换。
现在70岁了,有保姆住在家里照料,日子过得还算不错,我和保姆相处了一年多,越来越熟悉了,平日相处得也挺好的,我对如今的生活也越来越满意了。
实际上,不少同龄人都羡慕我的生活,他们要么被子女的子女牵绊,要么手里的钱全部花在了儿女身上,要么和子女住在一起天天看他们的脸色生活……晚年的生活质量,大打折扣,有的甚至很后悔,当年没有向我取经。
中国有万的帕金森患者占全球近一半
从刘大爷的经历中,不难发现,他在整个老年生活中,非常注重自己的晚年生活规划,对自己的老年生活,一直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不依赖儿子,不随波逐流去度过余生。相反,他更多的时候是去按照自己的理念去生活,去布置自己的晚年。从刘大爷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出,最好的养老方式永远是最适合自己的,不要随大流,也不要将就自己,做一个自由自在的老年人,也是挺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