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的空气寒冷,气温骤降,出行的人们纷纷裹上了厚重的衣服来抵御寒风。但是在这种天气里,你知道该如何运动吗?冬季运动又有哪些误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误区一
长跑可以替代热身活动
冬季人体受冷空气的刺激,肌肉关节组织活动性低,韧带的弹性及伸展性明显降低,不进行充分热身,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光靠跑步热身不成。
误区二
衣服越轻巧越好
运动前,人体尚处在常温状态,此时脱衣过多,冷空气对肺部和支气管以及脾胃都有不良刺激,容易引发疾病。
误区三
剧烈运动更能锻炼身体
剧烈运动以及对抗性运动对身体的柔韧性、力量要求很高,冬季身体比较僵硬,开展剧烈活动容易发生运动伤。
误区四
晨练越早越好
实际上,冬季经常出现逆温层,各种有害气体及烟尘不易扩散,尤其在日出前,空气中杂质、病菌较多。长期在这种空气中运动,容易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此外,早晨六点心血管功能处于最差状态。如果有心血管疾病,容易发病。
误区五
冬雪晨练要风雪无阻
冬季早晨常常浓雾弥漫,有时空气污染严重,这时出门锻炼,空气中大量的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势必会进入肺部,容易引起胸闷、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鼻炎、肺炎、气管炎、结膜炎等疾患,甚至引起心血管疾病。因此,冬季晨练也要因气候而定,空气污染指数过高不适宜户外锻炼。
误区六
寒冬室内比室外更适合运动
实际上,冬季人们习惯于门窗紧闭,室内空气往往污染严重,不适宜在其中进行体育锻炼。而室外体育锻炼时,人体不断受到冷空气刺激,可增强身体抵抗力。
误区七
运动量大,增强体能会快
实际上,冬季人体肌肉纤维脆弱,骨密度较低,过大的运动量会造成肌肉劳损及骨纤维锻炼,严重的可能会引起肌肉慢性损伤甚至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