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平时练得好,不如赛前调得好”,主要是强调了赛前训练的重要性。赛前竞技状态诱导是专业运动员和教练们一直以来面对的重要课题,特别是体能为主导的马拉松项目,赛前身体(竞技)状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场比赛最终跑出怎样的成绩。
首先,赛前训练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科学的训练手段、合理的运动负荷来调控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而不是继续通过“大运动负荷”挖掘运动潜能。换句话说,赛前训练就是把冬训练到的东西一点点提炼出来,从而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完全释放。
所谓的最佳竞技状态既不是强调“过度疲劳”,更不是强调“过度舒适”。它是强调需要经过一个前期训练储备,中期强度提升,后期状态调控的周期训练过程。
其次,科学合理的赛前训练是形成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基本保证,而最佳竞技状态又是赛前训练成功与否的重要体现。
当然,赛前训练也要遵循基本训练原则:首先,保持训练节奏,尽量“练着去比赛”,不要完全停止训练,干等着比赛;其次,赛前不要频繁搞“摸底式”测验,避免“连续、集中的高强度课”带来身体疲劳,重点课的强度做到点到为止,也就是说还可以更快;第三,身体状态好,可适当“多”练,反之要少练,掌握好负荷节奏,总之竞技状态保证“上的去,也要下的来”。
98跑俱乐部夏训第一阶段周期训练共计:7周。整个周期训练目标:提升学员有氧耐力和速度耐力水平为核心,在第7周结束时安排了一场队内全程马拉松测试赛,为了检验周期训练效果。
所以,整个周期训练计划安排和导向就是剑指一场全程马拉松,并在赛前第7天安排了最后一次重点课。
98跑俱乐部夏训第一阶段
第6周#训练计划
周二:有氧:12公里
周四:慢跑:12公里+米x3次,间歇:2分/个
周六:混氧:22公里「重点课」
周日:休息,或慢跑10公里
那么,在周期训练过程中,赛前最后两周“强度课”,该如何安排,才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呢?接下来结合自己在山东队的训练经验和大家聊一聊各个中长跑项目赛前两周“重点课”训练计划。
#主项米
赛前7天:慢跑:40分钟,专项跑:米,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9成)。休息8分钟,米,强度:全力。
赛前4天:慢跑:40分钟,专项跑:米,强度:全力。
#主项米
赛前9天:有氧:10公里,专项跑:米,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9成)。休息10分钟,米,强度:全力。
赛前5天:有氧:10公里,专项跑:米,强度:全力。休息10分钟,米x5次,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
#主项米
赛前10天:有氧:10公里。休息:10分钟,专项跑:0米,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休息10分钟,米,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9成)。休息5分钟,米,强度:全力。
赛前6天:慢跑:40分钟,专项跑:0米,强度:全力。休息10分钟,米x3次,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
#主项0米
赛前12天:慢跑:20分钟,间歇:米x10次,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休息3分钟/个。
赛前6天:慢跑:40分钟,专项跑:0米,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9成);休息12分钟,米x5次,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休息2分/个。
#主项马拉松
赛前14天:慢跑:20分钟,专项跑:30公里,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成)。
赛前7天:慢跑:20分钟,专项跑:22公里,强度:心率次左右/个(体感:8.5成)。
总之,运动员经历过系统的周期训练后,能否在比赛中实现高峰表现,主要取决于通过前期的日常训练后,机体内部各系统功能储备良好,也就是运动员的运动素质、心理素质、专项水平以及战术素养,经过赛前周密的调控,在比赛前达到最佳状态。
所以,赛前训练的宗旨以调控竞技状态为核心,把“重点课”练好,其他训练课以不产生身体疲劳为原则。另外,赛前吃好睡好,也是取得成绩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