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阅读的孩子,一般都聪明,大家都喜欢博学多才的孩子。让孩子爱上阅读、爱上学习是每一位父母的愿望。
所以很多妈妈都想知道:什么时候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比较好?
其实,阅读这事宜早不宜晚,当然是越早开始越好啊。
婷婷半岁左右,我把她抱在怀里开始了亲子阅读之旅。我读书的时候婷婷就在我怀里依依呀呀,她仰着粉嘟嘟的小脸,瞪着清澈的大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我,那种感觉真是太幸福了。
那段时间的阅读主要是享受与宝宝依偎在一起的那种心贴心的感觉。
就这样,天天读,等到婷婷大概一岁左右会说话的时候,效果就出来了,很多以前一直讲的故事她都知道情节。有时我偷偷跳几页她就能发现不对,要求重读。
说话的时候也很少会说叠字,比如“吃饭”不会说成“饭饭”,“喝水”不会说成“水水”诸如此类的。语言表达也比较流畅。
一岁到二岁之间,婷婷最明显的变化是爱重复,一本书要反反复复地讲上十几遍甚至几十遍,当时不理解小家伙的行为,现在想来也许是这个年龄段小孩的一个特点吧。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撕书爱听撕纸发出的“丝丝”声。
这时候,我入了一些撕不烂的绘本,还专门拿一些废纸给她撕,爷爷奶奶还说我惯小家伙坏毛病,其实这是这个年龄的心理特点,等到了二岁你让她撕她都不撕,对自己的书宝贝的很。
根据孩子的不同心理特点满足他的心理需求,小朋友高兴大人也轻松。
二岁开始孩子对故事的重复不再有要求,而转为对韵律感强的唐诗及古文感兴趣。每天抱着小家伙读唐诗及古文观止就成了我们最快乐的时光。这样子差不多到二岁七八个月吧,已经能读背很多唐诗,当时觉得特别新奇,对于一个字也不认识的小家伙怎么能背诵这么拗口的古文呢,后来查了一些资料才知其实这个年龄段的小孩把韵律强的文章都当儿歌一样念,虽然不知是什么意思,但是其朗朗上口的节律吸引了他。
三岁过后孩子就有自己的主见,每天要看什么书不再是妈妈来指定,自己会指定要看的内容,妈妈跟小家伙之间由于意见不同开始了斗智斗勇的阶段。
四岁之后,孩子开始有文字敏感期的表象,还不是太明显,在街上见到一些字会想要读出来,在超市逛到喜欢的鱼想要认识。四岁半开始了指读,之前从未要求她认字也未对她进行过识字训练,就只是我读她看,她提问我回答。刚开始是我指读她看,后来是她来指我来读。内容都是她自己指定的,中间如能穿插一些别的内容,多半是我与她“斗争”胜利的结果。
从四岁半开始指读,到五岁半可以连蒙带猜的看懂大部分儿童读物。进入到六岁已经完全可以自主阅读了。
六岁之后阅读的范围比较广有小说、科普、深海动物、植物、真菌、微生物等等。
总结一下这么些年做的比较的好几方面:
1、跟孩子的亲子关系融洽,家庭氛围很好。
2、养成了阅读的好习惯,睡前饭后必会自己看会儿书。
3、孩子提出的问题我都能尽量解答,不懂的会记在随身带的本子上,之后找资料再回答。
4、尊重孩子的选择,比如买书基本上以她的意见为主我的为辅,上兴趣班也一样。
5、孩子一直很快乐这点比什么都重要。
孩子的学习是一场长跑,阅读的作用,就是增加孩子在这场长跑中的耐力。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上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