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如何炼成的
TUhjnbcbe - 2023/11/30 0:41:00
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如何炼成的

说在前面的话

我们这里是为了把你培养成更好的家长,是来解决教你去把你的孩子变成海绵的。所以来这里来听老师上课你要明白一点,我不是给你孩子上课,我是希望帮助你成为更好的家长,从而让你的孩子成为更好的孩子。

希望你在看到孩子出问题的时候,不要只是生气,不要简单地理解了,这是你粗心,但你态度不好,是你不争气,是你笨。我不是说过吗,只有4%的孩子的表现跟天赋有关,2%的绝对聪明,2%绝对笨。96%的孩子的成长取决于家长,取决于你,这个是关键。

所以花很多钱还是报辅导班儿意义不大的。因为在今天的中国,大多数孩子缺的根本不是学习时间,缺的根本不是知识。在“双减”以后,这种焦虑更大。

因为一些人买知识都不那么容易了。在“双减”以后,整个教育来讲,越来越强调孩子要学习的主动性,还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节奏。所以其实“双减”以后家长的压力是更大的。中考刚还在那儿,让你用钱去买知识来超前教育的机会大大减少了。

其实我现在挺满意我现在的状态,我老婆现在挺舒服,因为我大儿子四年级我调了一年以后我们老大进步非常明显,他现在偶尔还会成绩考得不好,他今天他昨天考得不是很好。昨天没考好,考不好没关系啊,考不好就说明你都是地方没学好,没学好学就是呀。以前每次考完之后垂头丧气丧失信心了,现在考得好很高兴,考不好也是一样,信心满满的。因为去年一年我有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正确对待失败的态度。不要跟他讲你是最棒的!对他一点用都没有!就是孩子可以考不好,但是孩子要知道自己是在进步的。你需要告诉孩子,虽然你这次没有考好,但你是在进步的!这都是家庭教育的方法。就是孩子不管是考好还是考不好,他都是有收获感的。我儿子去年一年这么调整完了以后,今年说实话,偶尔一两次的成绩不好,对我跟我老婆来讲,只需要注意是不是有的知识点没有掌握,其他问题不大。

那么今天我们要讲:

家庭教育为什么老出问题?

因为大多数家长觉得家庭教育责任在学校。

一年级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是学好一年级的课。二年级最重要的是什么呢?学好二年级的课,三年级重要的是什么?需要三年级的课。(老师与家人对话:“有什么可怜的?在我这儿读了会儿书,跟我吃了个酸奶,自己去玩儿玩具。什么叫可怜呢?满地爬,锻炼身体啊,四岁的孩子满地爬不是很正常吗?帮我把门关上,我在上课,我在上课,把门关上。二宝,二宝,给爸爸把们关上,哎呀,帮我把门关上,我在上课好不好?”)

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刚才我老婆讲的是什么你们知道吗?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任务,不同阶段有不同阶段的重点。你如果只盯着学校,你认为孩子在任何时候,它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学习了。

那么两岁以前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安全感、拥抱、亲吻、肢体接触,尽量跟孩子睡在一起。两岁到四岁,形成自主意识。自主意识就是什么是我的,我和别人不能碰,这个时候没有必要让你两到四岁的孩子学会孔融让梨,让玩具,对成长非常不好。四岁到六岁主动性是什么意思?就是要探索世界,说的可好听了,实际情况就拆家。四到六岁他就拆家、拆玩具、拆东西,对着电视咣咣咣咣砸,对不对?我的孩子满地爬,正常的主动性。四到六岁的孩子不能太听话。太听话动性会受影响,大家明白吧?到六到八岁,这个时候你要让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尊,让孩子养成勤奋的习惯。

12岁以后13岁到18岁,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所以,孩子在不同阶段的主要重点真不一样,他不是都是学习啊,所以我说家庭教育,它不是一场抢跑,也不是一场长跑,它是一段一段的接力赛,大家看一看:零到一岁,安全感二到三岁,自主感四到六岁,主动性,七到十二岁要学会勤奋、学会自尊,十三岁到十八岁形成价值观才行。

父母的养育意识里就是孩子的学习。所以孩子某一个阶段有些东西没有学好,根本原因在于你不了解孩子的需求。我们眼中的孩子都是静态的。我们盯着东西都是成绩。但实际上还是动态的,孩子成绩表现的不好,往往是在某个阶段,他成绩以外的东西,没有成长好。低智商的孩子缺乏主动性,好奇心弱,自主性弱的孩子缺乏学习的持续动力,很容易厌学。没有安全感的孩子,零到两岁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在青少年期间会心理上面临更大的压力。

我们老觉得孩子成绩不好是个问题,你知不知道孩子成绩不好本身不是问题,它是个结果。是诸多问题共同叠加的结果。你如果找不到这些真正的问题,而只是盯着成绩,把这个当作唯一的问题或者主要的问题,基本上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所以我们经常说所谓的孩子学习好。其实是父母的管理力好。父母的高度,学习了孩子的高度。所以我讲,父母的养育力就是孩子的学习力,老师的教育观就是学生的学习关。

其实来这里多人都是有困惑的。但是不管怎么样,我希望大家学完以后都能够从我们的课程里达成心愿。希望有很多像我一样的,希望做一个好父母,从而让自己孩子成为更好的人。我们共同努力,今天我们第一讲讲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怎样炼成的。明天我们讲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后天我们讲如何纠正孩子不良学习,最后我们讲如何让原生家庭正面影响孩子。这是我四节课的内容。

大家回答我第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孩子的成绩重要吗?但是我问大家重要跟什么比,你想过吗?你觉得孩子的成绩重要还是孩子的身体重要?你觉得孩子成绩重要还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重要?你觉得孩子成绩重要还是孩子的幸福感重要?你想一想。如何让你的孩子的身体和孩子的身体之间选你选什么?

这个孩子成绩重要的时候,是因为我们通常没有想过我们愿意为孩子成绩付出怎样的代价。记住成绩它只是一个结果。他只是一个结果,很多时候,成绩是不重要的。

我就见过一个孩子考上清华大学了。心理出现了严重的抑郁,休学两年。去年他父母跟我讲,说要先上大学,很搞笑吗?严重抑郁症离开你们有可能会失去生命的。治好了再去吧,休息两年。

孩子在成长当中的问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教育,通常是用来预防问题。教育不是用来解决问题的。当一个问题出现的时候,通常是前面没有教好。当我们教好的时候,后面可能不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是教育的关键。所以大多数家长发现孩子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前面教育出现了问题,在后面表现出来而已。我们绝大多数父母对于家庭教育的理解,都把它当做知识讲。数学如果不好,就报个班儿,请老师补课。语文如果不好,就报个班,请老师,英语如果不好,就报个班儿,请老师。你根本不明白:我们家孩子以前报的班儿特别多。四五个吧,结果最后呢,是他妈在辅导班门口耗时间,他在辅导班里面耗时间。后来到了三年级的时候,要求都停掉。我老婆讲了一句很实在的话,说我们的孩子的注意力根本集中不了,一个小时的辅导班,一上就是两个小时。孩子最多在前面半个小时能跟着学,后面我,我有时候看着很心酸,他还是很努力,可是就明显茫然了,有没有发现?这孩子刚开始很努力,然后这都跟不上了,就茫然了,还坐在这个辅导班儿,特别可怜,特别可怜!

67%的孩子上辅导班没上是一样的。后来我跟我老婆生气了,我说你报什么英语班儿啊?那英语班15分钟以后孩子找不着东西南北啦。为什么?因为我的孩子的当时缺的不是知识,不是说这个孩子特别能学习,特别聪明,就是没地方学,不是说咱们孩子就没人教。像以前这孩子就没书看。咱们孩子不是这个情况,咱们孩子是什么,咱们的孩子不具备长时间学习的能力,咱们孩子跟不上别人的学习节奏。你把他送进去干嘛呀?就他们每到周六周日,孩子跟坐牢一样。然后我一说我老婆就哭,她也在做,好吧!她在辅导班儿外面坐牢,孩子在辅导班里面坐牢。花3万多块钱,26个字母都没全学好。就学了点儿简单的打招呼。我说呢,外教不是糊弄人吗?不是骗钱吗?那你说实话,你也怪不了别人,为啥别人认真教了你还是学不进去?那孩子没这能力。

我一个哥们儿的女儿,初中生严重抑郁,不要谈学习了,保命就行了。初中阶段抑郁的倾向将近30%,重度抑郁7.6%-8.6%,就是每50个人里有四个,高中阶段英语倾向40%。每50个孩子就有五个到六个。

最近一段时间,我有个同事的亲戚孩子有这种问题,到北京来看病。他妈问我,问了我句话,我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储教授会影响学习吗?会影响学习吗?这个时候就别讲学习啦!就是她孩子病成那个样子了。

很多娇生惯养的孩子一样抑郁,抑郁的核心是什么?你们知道吗?是成就感。相当多的孩子的抑郁倾向是低成就感。缺乏对于自己价值的认识,缺乏自己对于自己的认可。你看像这个考上北大又怎么样?这个吴谢宇把自己亲生母亲杀了啊。因为他觉得从小到大就是个考试机器,而且都是为别人考试。我们要提升孩子我们就必须明白孩子的真正需求。大家明白吗?就是你如果不能挖掘出孩子的真实需求,你的教育已经失败了。为什么会出现那么多失败的事儿?就是我们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和孩子在这个阶段最重要的需求真正的需求不是一样的,

安全需求,爱的需求,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其实解决爱的需求的都不多,自我实现的需求就根本不谈啦。大多数高中以前的教育出了最大的问题就是孩子自尊的需求没被满足,孩子求知的需求没有被满足,从而造成两样最普遍的现象:第一,孩子觉得他是为你而学习。第二样,孩子对学习毫无兴趣。问题在哪?孩子觉得他是为你学习。你不盯着孩子,他就对学习毫无兴趣,孩子不会主动拿课本,孩子不会主动的去看书。有没有这种感觉?我们做家长最恼火的,最无助的是不是老觉得搞得像我在学习一样,是不是?对不对?有没有那种感觉,是我对孩子比孩子对自己要上心多了。我们做家长的急得要死,急得睡不着觉,还是根本无所谓。有这种感觉很正常,这是因为孩子的自尊心出了问题。

我们很多朋友讲我没打没骂,哎!不能打,不能骂。不是的,今天讲的第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大家一定要明白:自尊感!自尊感跟打骂之间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简单的。

90%的孩子,他从来没有被父母尊重。但是90%的孩子都被父母打过吗?不是的。不是的,不打不骂不见得,你尊重孩子,这个孩子不打不骂,他不见得就有尊严感。不打不骂,他不就有责有上进心的。

大家觉得为啥呀?比如说:有个小女孩不想上舞蹈班,原因有四个:A、不喜欢跳舞B不喜欢老师C不喜欢同学?D同学比自己好看,觉得是哪样?没有正确答案。我们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帮孩子回答问题,明白吧。我们做家长最大的问题就是帮孩子回答问题。你没打没骂?你认为这叫尊重吗?我们一直认为,只要不打不骂孩子,甚至尽力呵护尽力顺从孩子,叫尊重啊,错了!尊重的第一步是沟通,沟通的第一步是倾听!

我们家长倾听孩子的时候经常表现为什么样的状态呢?我想你应该怎么怎么样。你说的这不算什么,宝宝,如果你这么做,你会得到很大的好处,而且有啥可难过的呀,别怕。这不是我们常见的套路吗?

其实都没有在倾听。我们父母所谓的倾听孩子,经常不过都是把自己的感觉强加给孩子而已。我们有的家长说我听了他不说呀。什么叫倾听?倾听不只是听他说,还要观察,还要感受,还要交流。

举个例子。小儿子的甜甜圈被他哥哥吃了一半儿。他自己吃不了那么多啦,还小吧,就哭,他妈就说哎呀你又吃不完是不是给哥哥吃一点?还哭。然后说,哎呀,二宝最乖啦,二宝让哥哥好不好?继续哭,好的好的好的,妈妈再给你买个甜心,好不好?继续哭。别哭啦!继续哭,我求你了,你别哭了,继续哭,崩溃了大吼大叫。

我来,我来,首先把老二抱到腿上。拧一下小鼻子,拿个纸把它擤鼻涕。哎呀,好可怜好可怜好可怜,气坏了,气坏了,气坏了,生气生气,生气,为什么呀?咱为啥气不过呀?哥哥吃了我的甜甜圈就是,就是哥哥吃的那些,哎呀,为啥呀,都没有经过我同意,哎呀,对呀,哥哥怎么能不经过咱们同意呢,对不对?是吧,哥哥都没有经过我们同意。啊,让哥哥补偿你好不好?嗯,补充什么呢?你想让哥哥怎么补偿你呀?他想不明白,哎,要不哥哥把零食给你吃,要不让哥哥给你做个手工好不好?嗯,做什么?只是希望哥哥给你做个坦克,还是希望哥给你做个大宝剑。哎,要宝剑要宝剑哈,来哥哥做个宝剑,来接你去给哥哥拿拿透明胶,拿小剪刀帮哥哥一起做好不好?马上就成了哥哥的跟屁虫,跟着哥哥出去啦!

孩子被吃了甜甜圈,我跟我老婆讲,真的是因为甜甜圈吗?首先是情绪,觉得不公平。然后是觉得他的情绪没有被你重视。啊,欺负啦。他的情绪让他感觉到公平,让他感觉到他哥哥对他的尊重,解决问题选对路子才能够有效沟通。他要的不是甜甜圈。所以我们家长不要把沟通变成单向的。

你知道吗?大多数的时候,亲子关系当中的沟通是情绪沟通。你以为孩子不懂道理啊?你以为孩子需要你讲道理呀?孩子懂道理,孩子就是克制不住,孩子懂道理还是情绪有问题?对于情绪的理解是亲子沟通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对孩子造成伤害最严重的是什么?是冷漠!真的,有的时候甚至揍孩子的父母跟孩子的关系都还行。跟孩子关系最糟糕的对孩子伤害最大的是父母的冷漠。

要记得要注意跟孩子交流一定要多用肢体沟通,语言是沟通当中非常少的一部分。语言是沟通当中非常的少了一部分。环境、情绪、亲密互动都很重要。像我就很愿意跟我们老大一起,因为他现在十岁了,他渴望被承认,他希望在家里他像个男人一样被尊重。他小的时候我爱搂着他,现在我愿意跟他击掌,拍他肩膀,碰碰拳。

老二不一样。老二就想我抱着他,搂着他,但如果我要跟老二讲道理的时候,我会蹲下来,蹲下来,跟老二一个高度,平视着他,老二有时候哭得不得了,也耍混撒泼的。我就蹲下来,抓住他的手,让他保持平静,看着他,然后跟他讲,不可以,爸爸不同意,温柔,温柔而坚定地拒绝。

所以一定要有肢体语言。我们要避免这种居高临下却拉开距离似的讲道理,这是恶化你和你孩子关系的最好方法。

亲子关系关键就在于肯定孩子的价值。什么意思?我不打不骂你,你糊弄它不一样吗?你不打不骂,你无视他不一样吗?这种高度溺爱的家庭的孩子一样没有自尊心的,因为父母把他的一切都淡化了。

不要老说:”你真棒!“你真行!”肯定孩子的价值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要确定你承认你孩子跟你的差异,意味着你要承认你孩子有的时候做出跟你不一样的选择是对的。意味着你要承认你的孩子有独立的空间。

孩子的自尊心、自主性来自于四个独立。第一个要有从六岁开始。要有独立的零花钱。孩子要有一些钱,可以让他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进行消费。要独立的经济基础。第二,十岁以后要有独立的生活空间,或者是独立的房间,条件不允许也要有独立的抽屉。第三,八岁以后要有独立的时间。如果愿意放得开,甚至五六岁以后都可以有独立的时间。就是你完成所有任务以后。这段时间你玩什么,家长不管。他学会对自己时间的安排。最后在十岁以后要有独立的责任。很多人老问上进心、责任、自尊心怎么来?一个在家里没有权利,不承担责任的孩子,是不会有自尊心的,因为你不管是打他也好,骂他也好,还是夸他也好,哄他也好,你都没有把他当成一个独立的人。家庭的事物还要有发言权、有决定权。孩子要承担自己的任务,承担自己的责任。你比如讲,我们家老大就负责关门,老二就负责给鱼喂食,给花浇水。放假的时候想去哪里玩,老大老二有绝对的发言权,我们要讨论。我跟我老婆提过很严肃的意见,就是不要一放假就你一个人做决定,我们去哪玩儿去哪玩儿,全家都得跟着你去,跟着你去,以后我们情绪不高,你还生气?你还委屈,你觉得自己付出那么多,没人搭理你。这本来就不是我们的决定。我跟我老婆一直讲,到了假期,孩子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跟他的同学一起疯,去到任何一个公园玩沙子。去在学校中心广场上互相追逐,孩子不需要那么多名胜古迹,孩子不需要那么多旅游城市,孩子不需要到什么景区去照相,孩子不需要跟你排队,你看*金周那么多家长拖着孩子,美名其曰带孩子旅游,真的假的啊?我们小时候都这么过来的。那放假的时候家长带着那叫旅游吗?孩子跟你玩儿的时候,苦个脸呢,站着,哎呀,你还又打又骂,照个相还要把打别一顿!

只要强迫都不能带来爱情!呵呵,所有强迫都不会有爱情。就这么回事,所以后来我一直跟跟我媳妇儿讲,如果这个假期你有安排,你想去哪玩儿你就说。我们陪你去。如果你没有什么打算就不要替孩子安排。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是孩子否定你建议的时候,你不要觉得是孩子不领情。所以我告诉大家肯定孩子的价值,什么肯定?独立的经济基础,独立的时间,而且孩子的自主能力和尊严感。一个不被信任。不被父亲信任,不被母亲依赖的孩子,是很难有尊严感。

很多人说我天天夸孩子。大多数中国家长都不会夸孩子。夸孩子,要夸具体,不夸全部。比如说孩子考试考的好,是会复习,我们总结一下我们怎么复习。还是比过去努力了,孩子现在知道复习啦?孩子已长大,要夸这个。

最糟糕的夸什么?我家儿子就是聪明。一个从小就会夸好看的女生通常没有太多出息。你们想想身边是不是这样?各位家长,一个从小就被夸好看的女生通常没有太大出息。从小被夸好看,被夸帅。不会有太大出息的。为什么夸具体而不夸全部?是不是让孩子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让他认识到自己哪里出了问题,只有他知道哪里出的问题,他才能从成功中总结经验,只有他能够总结经验,他才能够形成习惯。夸奖是为了帮助他形成成功和正确的习惯。

我经常讲,夸女孩子漂亮是最不值钱的夸奖。夸女孩子漂亮还不如夸女孩子懂得穿衣打扮,穿着最起码是种能力。夸漂亮,夸聪明,夸天赋,都是不会夸人。记住一句话。表扬孩子的时候夸努力不要夸聪明。一旦你夸聪明了就有可能让孩子觉得聪明比努力更有用。聪明的孩子,一旦他觉得他的成功主要跟聪明有关,他失败了他就会认为自己不那么聪明。人的天赋是无法改变的。也没有必要去引导,所以我们家长能够塑造能够引导式节奏,是努力,是习惯,是上进心。这也是我们应该夸奖的地方。大家明白吗?

自尊是自我肯定与赞扬,自尊是对于自己独立性的认同。一个自己生活当中缺乏独立性的孩子是很难真正建立自尊的。哪怕他被保护得很好。所有自尊都是自我意识的体现,都是对自我的认知和坚持。所以如果没有独立空间、时间和责任,孩子是很难真正建立起自尊心。所以我们经常讲,为什么那么多孩子在今天的家庭里特别容易得抑郁症。为什么?因为他们从来不曾真正拥有过自己。

我们大多数家长是不懂家庭教育的。我们大多数家庭是对于孩子的自主性是不承认的,或者过于粗暴,或者过度保护,但不管你是过于粗暴还是过度保护,最后都是消灭了孩子的自尊。而没有自主性的孩子,他其实是个空心的娃娃。他的一切认知取决于外部的压力。取决于你的谩骂、打击或者你的表扬、肯定。他知道怎么取悦你。他知道要怎么避免激怒你?他唯一不知道的是他自己要什么。

大家明白为什么今天的孩子出现那么多问题。就是我们的孩子很聪明。我们的孩子特别善于计算家长对自己的期望,学校对自己的期望,别人对自己的期望。但是太多的孩子,唯一不知道自己是谁自己要什么!

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进了社会就容易迷失自己啊?因为他们可能取得了分数,但他们却从来没有取得过自己。最典型的低自尊啊,就是这个人这一辈子白活了。世界那么大,人生那么长,可以做的事情那么多,是不是很可惜啊!

学习能有多苦?各位学习能有多苦?学习不苦,学习也不难,难的是找到愿意学习的动力,只要你想学习,你就能击败80%的人,你信吗?大家信吗?就只要你想学习?你就能击败80%的人。该学习的时候呢会全力以赴。那么多人天天喊要学习几个人真的用心学啦?我们又不是没见过考研高考的人,那帮哥们都干嘛去了?他自己都是要在混时间。大多数人努力学习都是装作努力学习的样子。是这句话吗?大多数人的努力生活只不过都是装作努力的样子。我们都说生活挺难的,不止学习的事儿,我们都知道生活挺难的。但是,以我的所见所闻,我的身边没有几个人真的认真地生活过。就是我们在这里都觉得教孩子挺难的,我们用尽全力了,但说实话,在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也就是为了显得我们很重视孩子的教育而已。所以我经常讲,如果你真的想要就已经成功一半儿了。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是没有资格抱怨生活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孩子是没有资格怪自己的天赋的。这个世界上大多数的人从来没有真正想要过什么东西。

接下来我们来讲求知欲。第一是好奇。

求知欲不就是破坏吗?打破砂锅问到底本身不就是破坏吗?是不是这句话?所以打破就打破啊。小时候我就把我爸的半导体给拆了,我妈就打我。老爷子笑眯眯的,但是没有打我,后来我知道他主要是太自信了,他认为他一个复旦大学物理系的教授,他能够很随意地把半导体给装起来所以他没打我,但是他装了一个礼拜还没有装起来以后,我发现他有点想打我了。

这是很正常的一个情况。每个孩子脑子都装着10万个为什么?都装了10万个为什么,是很可爱的,后来我一直觉得为什么我的数学比较好,就是因为高中的时候一批同学很好的三四个同学,我每次做题的时候有新解法,就很炫技,几个男孩儿,经常是你有一种解法,他有一种解法,一画几条辅助线,就把一个问题解决了,那一瞬间的女孩子恍然大悟的啊,看到旁边女孩子这种眼神,这种口气,觉得超酷超炫,可能就是靠这种肯定让自己数学变得很好啦!所以每次孩子问你的时候,你是怎么回答的?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哎呀,长大了就知道了,问你妈去!有的觉得我可会引导了,给孩子买本书,你自己看。你以为孩子不知道这是敷衍吗?成年人最大的一个错误之一就是以为自己能够哄住孩子,孩子很多时候被你敷衍只不过是因为孩子懂事了。他对父母往往没有多少真正的指望。你一定要注意你跟你孩子的关系,如果你的孩子,你觉得你一哄就哄好,你们可能亲子关系已经出了很大的问题,可能意味着你的孩子不信任你了,意味着你的孩子没有对你有过多的指望。

所以父母一定要会体贴。有时候觉得我觉得我们家老二比较敏感,老二一般都比老大敏感,比如说你工作的时候,的确有时候会忽略他的感受,所以我给他上完课以后,一定会拥抱他,逗他一会儿。各位父亲不要求你全天候陪孩子多长时间,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我也很忙。我们可能一天有很多自己的事情要去做,不能陪孩子。但是睡觉前你一定要像我一样跟孩子去闹一会儿,哪怕就是闹十分钟。像我们家因为冬天冷了,以前夏天的时候,最后一定是我带着老大洗澡,有的是我老大和老二三个男的一起洗澡,这洗澡就嬉笑打闹闹半天。我们可能没有那么多时间陪孩子,但是你一定要跟孩子有共同娱乐、共同探索的过程,哪怕这个时间不长。哪怕每天就十分钟15分钟。

父亲经常就是进入不了育儿的过程。中国有个话叫“丧偶式育儿”吗?很多父亲进入不了。其实也没有必要要求那么高,能不能每天跟孩子打闹十分钟,十分钟,睡前十分钟就OK。让孩子每天在睡之前是快乐的。让孩子能够感觉到爸爸带给他的幸福和快乐很重要的。成年人有的时候不是说孩子问的问题太简单,而是自己没有那么多好奇心。你有时候觉得孩子想问的问题很无聊,是因为你的世界已经容不下那么多好奇心了。如果你的世界还有那么多好奇心,你这孩子一定充满好奇。我给大家看一下我刚买的书,这不是广告,这不是广告,刚买的,还没拆,《玩转科学》。因为我家老大马上学物理了,这里全是物理化学的小实验,我自己要学,每个周末给孩子做个实验,自己不爱读书,就不要指望孩子读书,自己的生活乏味的,容不下好奇心,就不要指望孩子有好奇心。刚才有朋友问说,你这样搞,你夫人还有立足之地吗?我们孩子还是亲妈。孩子在15岁以前,一般来讲,15岁以前,男孩子是天然倾向于母亲,但我不着急,因为在我看来,男孩子过了16岁。像我这样跟孩子打成一片的父亲,一定会在孩子当中占有很大的影响力,对吧?

第二,鼓励孩子保持继续保持。什么意思啊?孩子问你问题你知道怎么回事儿吗?如果你不知道,没问题,你跟孩子一起琢磨,这是怎么回事儿啊?特别简单,孩子的好奇心不是让你解答的,孩子的好奇心是让你参与的。为什么要培养孩子好奇心呢?为了他的学习兴趣。为了他学习的主动性,另外一个对于他人格是很有帮助的。未来的社会对于不确定的直觉,可能比受教育所带来的确定性更重要。未来的社会不缺乏知识,他缺乏学习能力。所有的孩子在成长的不同阶段,他的需求是有先后顺序的。这就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们要明白一些事情,教育不是读书考试就行了。

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意味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动力,往往比学习的知识更为重要。父母的高度决定了孩子的高度。这就是我们国家为什么这么重视教育的原因。因为你们中国大多数的家长都把教育当作好好学习,好好考试。把教育扔给老师,我们家长根本不明白。你的孩子是石头还是海绵,往往是你孩子教育最重要的原因,不是这个水量足不足的问题,现在今天社会的孩子教育时间跟知识都不缺。缺的是学习动力、学习欲望和学习方法,大家明白吗?知识是学校给的,节奏是你给的,习惯是你给的。所以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比知识重要得多。你孩子成绩差,你不能怪别人。我们很多家长会说老师没教好,不是老师没教,你孩子学不进去,明白吧,孩子学不进去。中国的家长不太懂家庭教育,中国的家庭教育基本就就是空白,国家重视,但实际上社会很不重视的。大家还认为教育就是学校老师和家庭老师的区别吗?要不就课外机构,要不就觉得自己重视教育就是帮孩子做题吗?辅导孩子做功课吗?几个家长真正明白家庭教育是干嘛的呀?美国每人就有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就没有这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如何炼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