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豆进入中学已经快俩月了。
这俩月他过得很开心,但我发现的问题真心不少。
为什么一直没写过呢?
因为新环境相对陌生,孩子需要全方位适应,我也需要观察了解一段时间后,才会有相对系统的认知,分享才会更客观一些。
总的感受:
初中和小学真的太太太不一样了!初中不是小学阶段的简单延续,而是系统大升级,有的变化甚至是翻天覆地的。
如果不能快速适应新系统,孩子很容易陷入混乱模式,打家长一个措手不及。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几个,最明显的变化,再看看咱们小学阶段,需要做好哪些相应的准备,进入初中后才会适应得更快。
1开学大礼包基本都是“摸底考”
不管是六小强,还是朋友家孩子的区重点校,进去之后的开学大礼包基本都是各种摸底考。
以数学为例,摸底主要摸两部分:1、纯小学奥数的底;2、初中数学内容的底。
几次摸底后,孩子、家长基本可以知道,孩子大概位置区间,方便调整学习进度规划。
比如胖豆,小奥摸底在前十,初中数学却低于平均分。
我们直到今年暑假,一直在老老实实学小奥,初中内容确实没有提前学过,他考得不好,我不能赖他。
但低于平均分,也让我们清晰的知道,班里大多数孩子都学过初中内容了,胖豆需要课后加快节奏了。
因为按我的理解,老师授课的速度、强度至少是以平均水平起跳的。
抢跑改变不了长跑的结果,一定程度上,我之前一直是支持这个观点的。
但进入中学后才知道,当你所在的环境里,大家都提前了的情况下,你没学,一定会有裸奔的不安感。
但不能慌,重新拟定新节奏,努力迎头赶上才是正点。
1
温馨提示:
1、如果小奥学完了,可以提前介入一点初中数学。
2、我之前反复提醒过大家,如果五六年级还没学奥数,更建议直接提前学初中数学,而非小奥。
2学习强度、难度明显加大!
进入初中后,最明显的学习方面的变化:1、作业量大了!2、考试卷、课后练习卷子很多;3、难度明显加大了!
这一点,不光是超级中学是这样,我一朋友的孩子,在优质普校,也是这种特点,上周4她还告诉我,那天他儿子有五张卷子要做,因为晚上还有节课外班,所以到11点多了还没写完作业。
海淀的中学普遍节奏都特别快,尤其是头部学校,不光进度快,平时的练习节奏安排也都很快,一天一小考,几天一大考是常态。
学习难度增大了,以语文为例。
其实上学期,我们小学班主任,就讲过,说她看了下初一的语文试卷,发现考试难度跟咱们小学的测试卷难度成几何级倍增,让大家一定不要只满足于小学的高分,一定要带孩子多思考。
我很明显的感受就是,初中老师讲课的方式、课后留的作业题,试卷题目跟小学完全不是一个方向了:
上课鼓励孩子互相讨论,各抒己见;课后作业以开放思考型作文、读后感为主;孩子的考试卷,基本不再是机械的基础题,取而代之的是开放性灵活性兼具的活学活用型题目。
1
温馨提示:
1、小学阶段,一定要把写作业的速度、计算速度、写字速度都练好,不要把这些基础的问题遗留到初中去了,否则很难跟上学习节奏,每天都在疲于应付校内最基础的作业,何谈提高成绩?
2、小学阶段,尤其是五六年级,一定要高度重视思辨能力。务必要抛弃机械刷题,记答案的学习方法,切忌。
3、小学阶段,要做好调试,把重点放在提高孩子学习效率上,别过度依赖课外班,因为,初中后,不少孩子写完校内作业就已经到很晚了,周末很多写作业也要花一天多,想花钱上课外班补习都花不出去,没有空余时间可排。
3初中学习好坏的关键—自主学习!
我早就有这个认知,但因为胖豆不是自驱型的小孩儿,所以虽然我一直在尝试放手,但有些部分,我还做不到完全撒手。
我以为11、12岁的孩子总要有个过渡期。
但初中的教学模式,家校沟通的模式,完全变了。
我和胖豆面对突如起来的改变,都有很大的不适应,正在努力调试,努力随着变化而变化。
举个例子,咱们小学,哪怕到了五年级,老师也会每天要求孩子在生字本上写生词的作业,有写字词数量、有批改,直到大家都会写。
初中不是了,发给孩子一大张词表,课后自主学习,期间不要求交任何书面写的作业,到点就直接考默写了。
胖豆第一次字词考得巨烂,他还相当委屈,老师也没让交要写要默的作业啊,我还没学没复习呢,突然就考试了,所以考砸了啊。
虽然跟他一样的孩子一大片,但不妨碍班里也有一些自主学了的孩子,默写考了分、90多。
我们开始顿悟,初中的作业,书面必须要交的是一部分,老师不会死盯,但要求你自主学习掌握的还有很大一部分。
如果孩子还停留在老师让交什么,写什么,学什么的地步,不及时顿悟,很快学习差距就拉大了。
另外,中学老师,除非特殊作业,不再将孩子作业发到班级群里,也不会再跟小学老师一样死磕你必须交,不交就一遍遍追,但老师会默默的记录在“小本本”上,作为考核性评分的一部分。
所以,糊涂、大条或不认真的孩子,作业没记全,自己和家长都不知道,完全不自觉的孩子,很有可能都没有完成作业。
还有,初中的老师包容性非常强,不到特别严重的地步,中学老师不会轻易找家长。
家长很难接到来自老师的投诉,但孩子上课的纪律问题、作业完成度等具体的问题,家长也就很难第一时间知道。
如果孩子小学阶段,一点独立性都没有养成,那么上初中会相当相当吃力。
就算家长怕孩子掉队,愿意继续监管,但因为信息不对称,监管难度也会大很多,很难面面俱到。
1
温馨提示:
1、早培养好孩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独立预习、复习、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
2、要尽可能早的让孩子学会分解学习目标、任务,自己计划、准备、执行,多任务处理能力等,就算做不到,也要尽可能无限学习靠近。
3、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尽量让孩子养成拿记事本记录老师交代的事情、作业等,做完的打勾,避免丢三落四。
4素质基础,越早夯实越好
进入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加,学习难度增加,作业量增加,时间不够用,是必然的。
哪些素质基础是可以趁着小学阶段时间相对充裕,提前打牢的呢?
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几点:1、体育锻炼;2、学习之外的兴趣特长;3、多多益善的阅读积累;4、好的亲子关系。
中学进入脑力、体力双拼时期,每天的高强度学习,很多孩子睡眠不足,身体素质好不好,很关键。
而且,中考有体育分,中学老师都很重视,胖豆刚进入不到一个月,就被体育老师谈话好几次了,这种压力,我在小学是完全没有感受的。
进入初中后,学无余力的孩子好多连真爱的兴趣都只能放弃,我就亲见一个姑娘学了8年钢琴了,进入中学后忍痛割爱了。
即便学有余力想坚持,上课和课后练习的频率也跟小学不可同日而语。
还是因为时间的缘故,手里需要完成的任务越多,留给自由阅读的时间就越少。如果小学阶段读书很少,想靠初中翻倍补阅读量,时间可能不允许啊。
进入初中,很多孩子也进入青春期了。课业吃紧、家长紧盯,孩子却无比渴望自由,希望挣脱家长管制。
如果之前亲子关系本来就不好,很容易陷入不管不行、管了非暴力不合作、暴力造成更大撕裂的双向厌恶的恶性循环,严重的,亲子关系真的渐行渐远,甚至仇视。
珍惜你怎么管,孩子都还依赖你的小学生活吧。
1
温馨提示:
1、体育锻炼,小学阶段,一定要持续高度重视,该补啥补啥,该练啥练啥,才有持续往前冲的先决条件。
2、孩子不喜欢,学得也差劲、只是家长想让孩子学的兴趣班,早点放弃吧,浪费钱又消耗时间,学点孩子的真爱好不是更好么,初高中想发展爱好,还真不一定有时间了,抓住小学*金期。
3、小学阶段,务必打好亲子关系,很重要,很重要,很重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我们要时刻牢记:好的亲子关系永远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愿意听取家长建议的前提。
以上,是我近距离观摩了近俩月的一些心得体会,我终于懂了,之前家有初中娃的朋友跟我说:初中和小学真的是太不同了,到时候你自然就知道了。
当然,我们进入的时间短,我目前认知的肯定还不够全面深入,但我会继续边走边看边思考,经验也好,教训也罢,我都会继续真实分享。
如果提前预知了初中需要的能力,咱号的娃们能在小学阶段尽早培养好了,未来你们进初中的时候,比我们适应得更从容一些,那就是我写这些分享最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