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模范连长之子在科大幼年和父亲戍边防,
TUhjnbcbe - 2024/5/1 16:50:00

金陵南京,金黄的梧桐叶铺满国防科大国际关系学院笔直的长路。挽下撸起的袖子,刚刚结束体能训练的学员赵俊博浑身上下冒着热气。列队回宿舍,风过叶落,眼前的景色让他想起伊木河边防连的秋天。记忆里,那儿的秋色彩斑斓、苍凉辽阔,尽管短暂,却热烈灿烂。幼年的他曾在那里,和父亲一起,戍边防、卫山河,也是从那时起,父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航标。
  赵俊博的父亲赵玉平20岁入伍来到伊木河边防连,在部队的培养下考上军校,毕业后成为一名长期扎根在边防一线的军官,曾被原北京军区授予“模范连长”荣誉称号,被原四总部评为“优秀基层带兵干部”,并表彰为“二级英模”。
  “我是在边防线上长大的。”赵俊博两岁时,赵医院当军医的妻子动员到了伊木河边防连,开启了一家三口的戍边生活。

赵俊博无法忘记边防生活的艰苦,尤其是冬天,厚厚的积雪可能比他人还高。这个地处大兴安岭深处,位于祖国版图“雄鸡之冠”的边防连,被称为“中国最冷的地方”。就是这样一个苦地方,父亲为何坚守不肯离开?边防一线的火热生活,让赵俊博渐渐读懂了父亲用生命捍卫守候的初心,和戍边官兵心中永恒的誓言:“这里有我,请祖国放心!”
  那一年,大雪封山,森林变身为迷宫,若在其中迷失方向,便会致命!但赵玉平仍每天带队,在零下四十多度的天气中巡逻边防线。边界之重,生命之重。中俄边界的巡逻路,赵玉平不知和战友走了多少回,但那一天,意外出现:他和官兵没有如期归来,原本3、4个小时的路程,他们“失踪”了两天,直到被搜寻的官兵找到,才幸免于难。

稚嫩的孩童,不知道身旁大人凝重的神情代表什么。长大后,每每忆起此事,赵俊博都有些后怕,如果父亲没有回来怎么办?可他明白,嘴边常挂着“边防无小事,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的父亲,哪怕风似刀来山如铁,也会一如既往守卫着祖国的北疆。

天气晴好,坐在父亲肩头,和官兵叔叔一起巡逻执勤,这是赵俊博童年最开心的事儿。当别的小朋友嬉戏于游乐园,他正跟随父亲,用脚步捍卫祖国每一寸土地,“每次,我爸都会指着边防线告诉我,这是每一个边防军人用生命建立起来的防线。”
  拒绝调动、前后三次推迟婚期、只身抓捕偷渡分子……父亲不畏艰难险阻守卫国门的故事,烙印在稚子心中,成为一名军人,成了赵俊博的梦想。

今年高考志愿填报,原本通过考试,将作为一名高水平运动员就读中南大学的赵俊博,放弃了眼前的机会。带着父辈的期盼,和绿军装的梦,他毅然选择报考国防科大。接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想到父亲会为自己的选择喝彩,将来还会为自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军人而感到骄傲、自豪,赵俊博笑了。 “我爸是我的偶像和榜样,我要向他看齐,更要超越他!”超越并不简单,但赵俊博正全力追赶。有着多年长跑练习的他,在新训时突显出自己体能方面的优势,因为成绩有目共睹,一个月后的拉练,他作为旗手,扛起了红旗。可这一次,高强度的拉练让他有些吃不消:负重25公斤、行走25公里,手中的红旗沉甸甸,比身上背的枪还重。面对眼前似乎看不到尽头的路途,赵俊博的脚步越来越沉重。 “坚持住!我能行!”那条长长的拉练路上,赵俊博在心底一直给自己打气,小时候跟着父亲“戍守”边防,再苦再累都没听父亲埋怨过的他,又怎会这样轻易认输。
  如今,在高强度科学训练的锻造下,褪去青涩的赵俊博正踏着父辈的足迹前行,他的目标越来越清晰——汲取知识,做最优秀的军人!

这个目标,正是赵俊博入学时,赵玉平赠给他的话。
  青春有梦,脚下生风,赵俊博像是紧了发条的闹钟,一刻都不停歇。学习上,为了弥补自己英语水平较差的短板,他一头扎进书堆,时常一个人在熄灯后拿着课本和英语词典前往自习室,不懂的单词一个一个地查,不明白的语句一条一条地对;体能上,单杠不达标,他就跑去健身房给自己开“小灶”,每天不管时间被安排得如何满满当当,他都会在杠上练上几组……

就在刚刚落幕没多久的校运会赛场上,这个大一新生,全力冲刺,拿下了米冠军。“状态不好,没破纪录!”19岁的少年和自己较着劲儿。这枚奖牌,见证了他军旅生涯的开始,也将见证新一代革命军人如何用青春承载光荣梦想。
  两代父子兵,同怀军旅梦。赵俊博说,父亲在北疆守护国门无怨无悔,我在军校苦练上阵本领义无反顾。

1
查看完整版本: 模范连长之子在科大幼年和父亲戍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