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阻力训练与有氧耐力训练是大部分健身爱好者在健身过程中选用的两种最常见的训练方式。由于大部分人不是为了参加举重比赛,抗阻力训练的目的更多是为了拥有好看的肌肉线条,那么,就需要增加肌肉含量而不需要一直追求举起的最大重量。增肌是合成代谢为主导,也就是说给我们的身体合成更多的肌肉。当身体以合成代谢为主时,对我们的摄入要求是总摄入的能量大于总消耗的能量。不谈脂肪,就是蛋白质和糖的摄入要大于你自身消耗的。而我们在减脂的时候,要求的是总摄入的热量小于总消耗的热量,这个时候就会控制自身对营养素的摄入。请问你的营养素摄入都不足了,还怎么增肌呢?所以说,从能量代谢的角度来看,增肌和减脂是不能同步进行的。当然跑步的好处也是非常多,并不是为了增肌就绝对不能去跑步。只是应该跑得更轻松些,跑步的频率,距离,速度,都应该适当的减少。某种程度上,有氧耐力训练会妨碍肌肉的最大化增长(这里涉及到肌型的原理,我就不细说了,说了没人看),但是如果你合理训练与保证营养,在抗阻力训练与有氧耐力运动同时进行,你依然可以增长你的肌肉。实验设计:实验分成两组,两组完成相同训练量的力量训练计划,两组饮食一致,只不过另外一组每周另外完成总量10小时的有氧训练计划(单车训练)。
理论上来说,增肌期需要你的热量摄入大于你的热量消耗,只要符合这个要求,你的训练到位,便可以增加肌肉量,然而很多人都会说跑步会影响增肌效果,但是如果细分,其实有很多种情况的。如果体重很胖的人,增肌期去做跑步,往往不会影响你的增肌效果。反而会让你的线条更好,而体型匀称的人,一周做两到三次有氧就可以,身材瘦小那做有氧确实会影响你的增肌效果。另外,即使是马拉松,也不是每天都训练的。但是如果你想要成为一个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身体快肌肉纤维就不可能特别多,也就是随你你的身体会更倾向于瘦,而不是肌肉型。增肌进行的主要是力量训练,是抗阻力的肌肉肥大训练。而我们长跑是最常见的肌肉耐力训练。肌肉耐力训练对肌纤维增粗几乎没有贡献,而且有可能导致快肌纤维纬度萎缩,肌质体积基本不变。与之相反的是,我们在做肌肉肥大训练时,最多的就是增粗快肌纤维,以及增加肌质的量,以此来增加肌肉体积。两种训练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对立结果,怎么可能一遍增肌有一遍减脂呢?这样低强度的跑步对肌肉增长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而且拥有慢跑习惯可以增强心肺与肌肉耐力。这些方面进步后,再进行肌肉训练时就可以承受更大的重量,肌肉细胞恢复速度也会更快,这是可以直接提升增肌效果的。
那多大的强度算是高强度呢?如果你跑完步后,半个小时内都没办法完全恢复到平静的状态,那么你就需要调整降低跑步的强度了。实验结果:两组都出现了肌肉力量以及维度的增长,只不过,加入有氧的组比,无论力量与维度都少于纯力量组。目前,还没有数据证明到底多少有氧不会影响肌肉增长,到底多少有氧完全抑制肌肉增长。——马拉松训练堆跑量需要的周训练总时间可能会更多(如果你目的只是身材,我以前的文章有讲过最好的减脂方法“循环训练”)。过长时间的持续性有氧运动是肯定会导致肌肉的流失的。超过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蛋白质分解供能的速率会提升很多,这个过程中身体本身的肌肉会流失一部分,变成能量来给我们的运动供能。所以如果你在增肌的过程中去参加马拉松,或者进行长跑训练,只会减缓你的增肌效率,甚至是增肌失败。如果,你爱长跑,你必须长跑甚至要参加比赛,力量训练也是必须的,肌肉会保证你的速度、跑步经济性以及稳定性,无论预防受伤还是提高跑步成绩,马拉松运动员都必须进行力量训练,只不过马拉松运动员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更具针对性,而不是像健美运动员那样单纯追求肌肥大。一般运动的目的有三种:增肌、减肥、改善体质。其中增肌与减肥这两个方向是有些冲突的,所以不要太贪心两样都想要。如果是有点胖,又想增肌。一般建议是先减肥,再增肌;也可以直接增肌将基础代谢能力提升后自然降低体脂率,不过这样难度会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