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
副政治教导员赵东方——
在每个战位上都是“标兵”
“预备……开始!”米综合体能竞技场上,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副政治教导员赵东方又一次刷新了他在这个科目上的最好成绩。
过了而立之年的赵东方,连续2年斩获总队“火焰蓝”专业技能尖子比武干部综合第一名。“他在每个战位上都是‘标兵’。”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政委刘永刚这样评价赵东方。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
自己要先有一桶水
年,森林消防队伍改革转隶,扛起了新形势下“全灾种、大应急”的职能使命。但由于没有系统的课件、没有专业的教员、没有标准的规程,不少消防员力不从心、无从下手。
面对陌生的专业书籍和救援装备,当时还是福建省森林消防总队特勤大队一中队中队长的赵东方想尽了办法。白天,他带领队员学专业、练实装;晚上,又带着技术骨干加班加点钻研难题。年,赵东方渴望的学习机会终于来了。他获批参加北京和新加坡两地的城市搜索与救援培训。
“当时,我欣喜之余又倍感压力。欣喜的是有这样宝贵的机会在国内外两所地震救援顶级机构系统学习,压力来自于怕自己不能百分百地把先进技术和救援理念带回来。”在培训期间,赵东方成了教官的“追求者”,常常能见到他登门求教的身影。宿舍成了他的“图书馆”,床头、床下摆满外文书籍和几本英文辞典,方便随时对照阅读;手机成了他的“点读机”,遇到不懂的知识便打电话向兄弟单位同行请教……短短1个月,赵东方就整理记录了5大本厚厚的笔记。
学成归来后,针对中队战备转换效率慢的实际,赵东方开始将装备车辆进行升级改造。他先是请教了拖挂车、集装箱、救援装备等厂家的相关技术人员,又多次邀请专家共同对中队7个拖挂车厢改造设计进行研究论证。修改、推倒、再修改、再论证,经过几个月的不懈努力,7个采用分体设计,分别装载灭火、地震、水域救援等装备,可随时利用龙门吊吊装更换的车厢完成了升级改造。
年5月,中队接到总队增援三明大田火场的命令。原本从抗洪抢险到森林灭火战备转换至少需要30分钟的时间。在使用龙门吊更换升级改造后的车厢装备,仅仅只用了5分钟,中队就完成了出动准备,为扑救森林火灾节约了宝贵时间。
“要想给别人一杯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经过2年的刻苦钻研,赵东方不断扩大着“木桶”的容积。他先后熟练掌握了破拆、顶撑、搜索等6个系列种地震救援特种装备操作方法,摸索出顶撑作业“10个怎么办”“五步走”等训练成果。在他的带领下,特勤大队更是成长出一批叫得响、过得硬的救援骨干,有33人取得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技术中级培训证书,6人取得ERDI国际应急救援潜水证,4人取得铲车、挖掘机操作证。
鼓舞士气补课赶超
保住“标兵中队”荣誉称号
如果说特勤大队是全总队最锋利的一把“尖刀”,那特勤大队一中队则是锋刃。年,是中队连续摘得“标兵中队”的第7个年头,同时也是赵东方接任中队长的第1年。
工作陌生头绪多、转改人员思想活、队员能力素质参差不齐……成为中队长后,接踵而至的问题给了赵东方一个下马威。有人戏言:“‘标兵中队’的牌子怕是要砸了。”
面对质疑声,赵东方既要稳定队伍鼓舞士气,又要补课赶超保住连续多年的“标兵中队”荣誉称号。
“想,都是难题。干,才有出路。”很快,赵东方就以实际行动让队员们看到了他的决心。管理上,每天6点起床,赵东方提前一个小时起床,每个班排宿舍、库室场所都转一遍,做到人员在位、装备物资、安全无死角;每天晚上熄灯后,如果不把当天的工作复盘一遍,明天的工作预想一遍,队员的现实情况分析一遍,他就会整夜睡不踏实。训练中,他主动把大纲上体能训练标准抬高一个档次,将破拆切割作业环境恶劣程度提升一个等级,又把灭火弹投弹靶面积缩小了一半,负重长跑自己带头加重了10公斤,队员加重5公斤。生活中,中队花名册上一本账,谁家属来队,谁失恋受挫,谁何时休假,他全都知晓。在赵东方的带领下,一中队在转制改革后保住了“标兵中队”荣誉称号。
年第一批招录的新消防员实习时,特勤大队高标准的管理模式让不少新消防员难以适应,甚至萌生了退出的想法。面对新消防员的不适,赵东方一方面从职能使命、政策制度等入手进行答疑释惑,另一方面积极探索适合新消防员特点的管理模式。从最初《大项任务奖惩办法》的初露新芽,到《中队量化管理实施细则》的茁壮成长,再到后来《三级绩效考评办法》的优化升级,中队的管理手段也从以批评扣分为主的警醒式生硬管理,逐步转化为以表扬激励为主的标杆式柔性管理。逐渐地,新消防员获得感强了,归属感浓了。年4月,第一批新消防员实习期满,中队新消防员签约率达到全总队最高的95%。
主动请缨靠前驻防
转战5个地市扑灭17场火
“没有他不想上的任务”,是队员们对赵东方的评价。年8月,赵东方成为特勤大队副政治教导员。去年年底,他主动请缨,带队到广东肇庆执行靠前驻防任务。
今年1月18日,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岘港镇发生森林火灾。火灾发生地旁边有一个加油站,而且火势有向加油站蔓延的趋势。据加油站工作人员介绍,山下不仅住着多名村民,还有一些工厂、养殖场等。
作为第一支到达火场的队伍,赵东方带领攻坚分队迅。通信员张金林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山里的情况远比想象复杂,可燃物密集,后方不断复燃,稍有不慎就可能被火包围。”
“群众的安危重于一切,不管怎么样,我们一定得赶在山火蔓延下去前灭掉,否则一旦加油站守不住,受到威胁的不仅仅是周围几个村子的财产人员,全镇居民也将有生命危险。”看着前面越烧越旺的火头,对讲机里不断传来的敦促声,赵东方告诉队员,只要2米以下的火,不管大小都灭掉。观察员随时观察后方火情,找好逃生路线,随后就拿起风力灭火机带头冲了上去。
在扑打最后一段火线时,一个横亘的断崖成了赵东方与队员前行的最大难题,如果不尽快扑灭,又会形成新的上山火,意味着前功尽弃。看着渐黑的天色和队员疲惫的面容,赵东方当机立断,带着几名骨干向下探路。每下一个坡,留下一个人,短短20米,他们足足走了20分钟,终于在山火蔓延开之前赶到火线,第一时间将火情成功处置。
今年防火紧要期,赵东方带领队伍转战肇庆、云浮、河源等5个地市扑灭森林火灾17起,用冲锋一线的标兵身影担起了为民守夜的神圣职责。
记者手记:打铁必须自身硬
赵东方获得的荣誉很多,但提起过往的亮眼成绩,他总是言简意赅地“一笔带过”。
赵东方坚持把刻苦学习作为立身之本,不仅熟练掌握了破拆、顶撑、搜索等6个系列种地震救援特种装备,更带出了一批救援骨干。
打铁必须自身硬。赵东方不断告诫自己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自觉“充电”,练就过硬本领。他这股韧劲、毅力和吃苦的精神,一直影响着身边的每个人。
来源:中国应急管理报记者沈良坤通讯员卢逸致
延伸阅读
个应急人的故事
邱明华:投身煤海39载,始终牢记安全为先个应急人的故事
马建辉:队伍培养出的一身本领,就是用来救命的个应急人的故事
路敦琴:心中有张守护群众平安的“大图”
原标题:《个应急人的故事
赵东方:在每个战位上都是“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