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孙子兵法与秘籍思维重要的是计算,
TUhjnbcbe - 2024/10/18 17:52:00
最近在看华杉注解版的《孙子兵法》,颇有感悟。在看这本书前,我对《孙子兵法》的认知停留在“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这个肤浅的层面,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使用各种阴谋阳谋的书。但是认真看完全书后,我的认知就完全改观了。全书第一篇是“计篇”,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认为所谓的的“计”,是奇谋巧计,也就是计谋,其实不是。《孙子兵法》的计,不是奇谋巧计,而是计算的计,是讲计算,不是讲计谋。也就是说孙子的“计”,是基本面,不是操作面。计算什么呢?计算双方的实力,孙子把它归纳为了“五事七计”。五事是“道、天、地、将、法”,七计是“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其中五事中的“道”指的是君主是有道明君,还是无道昏君,我理解的就是“人和”。孙武孙子认为,一场战役胜算有多大,比较的是敌我双方的政治、天时、地利、人才和法治。兵法讲庙算,算的就是这“五事七计”,算下来就知道胜负。胜了才打,没有胜算就不打,就韬光养晦,继续准备。准备什么?还是准备“五事七计”,修炼自己的实力,把自己这七个方面的分数拉上去。

01“秘籍思维”

“五事七计”没有一个是能速成的,功夫都是在日常点滴中,需要的是时间的积累。这“五事七计”也是兵法的根本之计,所以孙子开篇讲的就是“计篇”。但是我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一些奇谋巧计,比如诸葛亮的空城计。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有奇谋巧计,就有精彩的故事,人都喜欢听故事。但是人们光顾着听故事,而忘了故事背后所付出的一切。“空城计”估计也就诸葛亮能使,换个人,很可能分分钟吓的赶紧跑路。这让我想起了北大李零教授在《兵以诈立》书中讲到的一个故事:有一次,北京大学哲学系请他给企业老板们讲《孙子兵法》,讲了半天,老板们坐不住,问了一个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是什么关系?李零回答说,一个两千年前,一个两千年后,没什么关系,所谓“借刀杀人”、“偷梁换柱”之类,这些你们都会,还要我教吗?“有市场就有买卖”,这件事的背后,也说明了很多职场人的一个思维特点:秘籍思维。“秘籍”在武侠世界里很流行,九阴真经、葵花宝典、一阳指等等。在金庸的书里,很多主角在获得了某一本武功秘籍,苦修的三、五年,然后开始独步武林。这跟现代很多人的思维很契合。我们问一个成功人士,往往问的最多的就是“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可能以为自己掌握了这个秘诀,一样也能成功。这种把复杂的东西过于简单化,企图用一个相对简单的秘籍去代替复杂的成功规律,并且想通过掌握这种秘籍以期自己能成功的思维方式,就是秘籍思维。为了迎合这种秘籍思维方式,就有一种“掌握这种方法,0基础速成xxx”的成功宣传模式。而这些模式背后的宣传方式,都是讲故事。讲的什么故事呢?讲那些“奇谋巧计,阴谋诡计”的故事,对于这种模式,一些人趋之若鹜。可是,《孙子兵法》明明白白的告诉我们,我们真正要沉淀的是“五事七计”,也就是武术中的“道”,基础强大才是真的强大。“秘籍思维”的危害之处在于它让我们觉得人生就是一场押宝,就像那些把一生的希望放在彩票中奖上的人一样,尽管每周都有几个幸运儿捧回千万大奖,更多人还是荒废了时光。

02为什么会有“秘籍思维”?

“秘籍思维”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我们太浮躁,总想着速成。梁永安教授在《一席》关于孤独、失恋、成长的主题课中,说道:“我们今天都缺乏一种等待的能力,在等待的焦虑中丧失了自己大量的成长机会。本来你可以去学学摄影,研究音乐,出去旅行。这是历史在你这个阶段给你的机会,但很多人认为这不是机会,认为这是一种灾难或者说自己的一个痛苦,这是错位的。今天只有会等待的人,才会真正的幸福。”虽然这段话更多的是关于对待感情的态度,可是这何尝不是我们对于事业、成长、成功该有的态度?就像孙子在“计篇”所阐述的思想一样,“奇谋巧计”不是正道,苦修各项基本功才是正道。第二个原因是,秘籍它至少有一部分确实是正确的。如果“秘籍思维”真的一点效果也没有,也就不会拥趸者。比如,有些人非常信奉一种人生秘籍:拉关系。他们认为人要想在职场里混得好,就一定要有拉关系的能力,这就是最重要的职场能力了。如果他们看见一个人开了公司,业务繁荣,年入千万,他们就会说:“你看,那个人多会拉关系,结果开了公司发了大财。”并且还会举出证据:那个老板和某个知名人物认识,经常一起吃饭。人脉和关系有没有效果?当然有效,“人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他们选择性地忽略了该老板的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原始资本,以及行业、时代的发展趋势等诸多因素。“三十六计”神不神?当然神,古时很多战局的逆转确实是一些“奇谋鬼计”起的作用。但君王是否得道、主将能力如何、军法是否严明、赏罚是否分明,这些看不见的因素才是战争的根本之计。想要速成的心理,加上秘籍的部分有效,导致有些人总想走人生捷径,一步登天,而忘了修炼基本功。

03如何破除“秘籍思维”?

首先先断了自己走捷径的念想,告诉自己,速成绝无可能。人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年,“心学”在贵州诞生,历称“龙场悟道”,它的主人是千古圣人王阳明。“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是对王阳明最好的描述。可是王阳明的悟道之路异常曲折。年,11岁的王阳明问老师:“何谓第一等事?”老师答道:“当然是读书做大官”,王阳明不以为然,说:“我以为第一等事应是读书做圣贤。”在那个时候,王阳明就立下了成为圣贤的志向。25年后,“心学”才诞生。在这二十五年里,王阳明学道教、修佛法、读兵书、访仙人、格竹子......尝试了所有他认为可以成为圣贤的道路。他曾几度心灰意冷,认为自己不是成为圣贤的料。最后,终于参悟圣贤之道。学习过王阳明的心学的人,可以看出来,心学是集众家之所长:有道家的“捐狂”、佛法的“禅”、理学的“格物致知”。也就是说王阳明25年的积累,才造就了今天的“心学”。把时间当朋友,它会给你最好的答案。第二个避免“秘籍思维”的方法是逆向思维。我们认为“秘籍思维”有效,是因为我们只看到了成功的案例,而大家宣传的也是成功案例,那么我们就去研究失败案例。纳西姆·塔勒布曾在《黑天鹅》中说:“我们可以通过负面例子而不是正面证据接近真相!”知识付费时代,做自媒体的人那么多,并不是人人都月入过万了。那么除了研究这些成功的人,也去看看那些没成功的人,他们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研究之后你会发现,很多情况不是谁秘籍掌握的好,而是谁积累的更多。对比差异,我们会发现,很多自媒体能成功的人,比如李子柒、李佳淇,包括最近的老罗首次直播带货,3小时成交1.1亿。都是因为他们背后的积累,自媒体只是给了他们一个爆发平台。他们要么是在传统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要么在细分领域聚焦,深耕已久。这些才是他们成功的关键原因。如果我们去分析失败的案例,并做对比,你会发现,没有成功的人往往缺少的正是积累,而不是技巧。学会计谋会让我们跑的快,学会计算会让我们跑的远。在能跑远的基础上,再追求即时速度,这是长跑和短跑的不同。而职场,就是一场长跑。
1
查看完整版本: 孙子兵法与秘籍思维重要的是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