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云中遥寄锦书来民国才子佳人藏在情书里的爱
TUhjnbcbe - 2024/10/20 16:52:00

民国时期的结婚证书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

情书在民国大兴,在那个不流行钻戒、玫瑰的时代,一封封书信承载着一颗颗赤诚之心。即使是那些铮铮铁骨的革命者,也有着让人起鸡皮疙瘩的告白。

沈从文、张兆和:势均力敌或许才是爱情最好的状态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

二十八岁的沈从文对自己的学生张兆和一见钟情,而十八岁的张兆和在学校拥有众多追求者张兆和出身名门,会说一口流利的英文,而乡下来的沈从文一穷二白,小学文化,操着浓重的湖南口音。

对于张兆和来说,沈从文只是她众多追求者中的一个。不过沈从文是一只极有恒心,在第一次和张兆和见面后,沈从文就对她展开了激烈的攻势。

沈从文开始不断给张兆和写情书,他给张兆和的第一封情书只有一句话: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忽然爱上了?后来又给她写: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张兆和不回信,她每天都收到无数情书,从来懒得回信。沈从文也无视她的不回应,坚持写情书,一封又一封,每一封都厚厚实实。

后来张兆和觉得这种死缠烂打的行为令他十分困扰,抱着沈从文的一堆情书去找校长主持公道。

校长是胡适,也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男人,他笑着问:“沈老师追求你有什么不妥?”

胡适说:“我知道沈从文很顽固的爱着你。”

张兆和说:“可是我固执的不爱他。”

胡适看到了张坚决态度后,知道没戏,就委婉劝沈:“这个女子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

情到深处,沈从文已经难以自拔,正如他自己所说:“爱情使男人变成傻子的同时,也变成了奴隶。不过,有幸碰到让你甘心做奴隶的女人,你也就不枉来这人间走一遭。”

张兆和不知是真的爱上了沈,还是出于感动,总之沈从文写了4年的情书后,终于抱得美人归。年9月9日,在北京中央公园二人成婚。

在民国这一重视出身门第的时期,张兆和嫁给沈从文是承受了压力的,甚至在她结婚后也能听到不少时人关于他们“不般配”的言论。很快,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的矛盾就出现了摩擦。

沈从文有着民国时代所有人文的“毛病”,喜欢收藏写文人字画和古董。婚后不久,他把姑母送给张兆和的玉戒指拿去偷偷当掉,换了字画,张兆和嘲笑他:“打肿脸充胖子”“不是绅士冒充绅士”。生活艰难,沈从文花钱大手大脚,张兆和抱怨不断。

理性现实的妻子总是抱怨钱不够花,天性烂漫的丈夫又总是一味指责妻子不够爱惜自己。他们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沈从文甚至觉得妻子从来没有理解他、爱过他。

此外,他和张兆和在感情上位置一直都不对等,张兆和从始至终都是高高在上的凌霄花,沈从文则一直都是在篱笆下仰望的乡下人,从一开始,二人爱情从来就没有势均力敌。

这个时候,他遇到了高青子,高青子给了他张兆和从来没有给过他的仰视和崇拜,沈从文在张兆和孕期婚内出轨高青子。

沈张二人的感情,出现了不可修补的裂缝。骄傲的张兆和无法忍受丈夫的外遇,始终无法原谅他,他们的后半生在恨与痛中渐行渐远。

我认为,沈从文所爱的张兆和只是他想象出来的张兆和,因为她满足了一个刚走出农村的穷青年对高贵美丽富有才气的世家小姐全部想象,他倾慕她,却从未走进张兆和的内心,去认识她、感受她。

而在段感情里,张兆和自始自终是被动的一方,她甚至一直都并未弄清楚自己对沈从文的真正感情。在沈从文炽热的一封封情书里,张兆和最终被感动了。但她并不知道,感动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转化成爱,但感动本身却并不是爱。

爱情里,不只需要钦慕和感动,爱、理解、势均力敌的交锋才是爱情最好的状态。

朱生豪、宋清如:走过十年分离,却没走过生死隔绝

我想要在茅亭里看雨、假山边看蚂蚁,看蝴蝶恋爱,看蜘蛛结网,看水,看船,看云,看瀑布,看宋清如甜甜地睡觉。我是,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朱生豪

朱生豪和宋清如于学生时代相知相恋,他们相识十年,书信十年,诗文交流十年。年5月1日,经历了十年爱情长跑后,他们在上海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从此携手一生。婚后,朱生豪潜心钻研莎剧译作,完成了国内《莎士比亚戏剧全集》的最早译本,他也是第一位获得国外莎剧研究学者认可的中国译者。宋清如由才女转身为主妇,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样样操心,为家庭做出牺牲。

一代词宗夏承焘曾为新婚伉俪题下“才子佳人,柴米夫妻”,寥寥数字,却说尽二人平凡却也伟大的一生。

朱生豪如果生在现代,一定是最有名的“情话boy”。他写给宋清如的情书,在现在很多女生读来都会脸红害羞,因为他的情书,简直甜度爆表。

“醒来觉得甚是爱你。”睁开眼,第一念想起的人,一定是让他觉得整个世界都很美好的人。

“我渴望和你打架,也渴望抱抱你。”他像个顽皮的小男生,也像个温柔的大男人。

“我是宋清如至上主义者。”除了你,别的都不重要。

“不要愁老之将至,你老了一定很可爱。而且,假如你老了十岁,我当然也同样老了十岁,世界也老了十岁,上帝也老了十岁,一切都是一样。”人们都爱你青春美丽的容颜,只有我还爱你苍老脸色的皱纹。

可惜,他们走过十年分离,却没走过生死隔绝。

困顿的生活,超负荷的工作,摧垮了朱生豪原本单薄的身体,年12月26日,朱生豪完成了37种莎剧中31种的翻译,带着无限的遗憾撇下了深爱的妻子和年仅一岁的儿子。

朱生豪去世后,林清如一度绝望到要随他而去:“你的死亡,带走了我的快乐,也带走了我的悲哀。人间哪有比眼睁睁看着自己最亲爱的人由病痛而致绝命时那样更惨痛的事!痛苦撕毁了我的灵魂,煎干了我的眼泪。活着的不再是我自己,只是烧残了的灰烬,枯竭了的古泉,再爆不起火花,漾不起漪涟”。

此后的人生,宋清如只赶着做两件事,抚养刚满周岁的儿子,替亡夫完成莎士比亚的翻译出版,终生未婚。

朱湘、刘霓君:爱情里,若没了面包,还剩什么

你说我的信很可爱,这是因为你是个可爱的人,所以我写给你的信也跟着可爱了。——朱湘

朱湘和刘霓君的相识,始于一场包办婚姻。在朱湘读大学期间,家乡的堂哥看他到了婚嫁的年龄,便准备让朱湘和小时候父母定下的娃娃亲对象结婚。已经接受了新思想的朱湘坚决反对包办婚姻,他主张自由恋爱。

为了逼朱湘同意婚事,堂哥把朱湘的未婚妻刘霓君带到了清华大学附近,为她租了间房子,嘱托朱湘要照顾好未婚妻。这对年轻男女却在之后的相处中日久生情,最终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可是朱湘虽然才华横溢,却十分的敏感孤僻。因为古怪的脾气,他先是被清华大学开除,继而在国外留学时铩羽而归,参加工作时又丢了饭碗。朱湘如此孤傲,那只能是委屈刘霓君了,她只能去一家缝纫公司学习刺绣挣些钱来贴补家用。

后来随着他们第三个孩子的出生,生活的压力陡然增大,把朱湘夫妇折腾的焦头烂额,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刚出生的孩子生病,朱湘医院,在那一个寒冷的冬天,这个孩子因为没有得到救治而夭折。

刘霓君感到委屈和愤怒,她埋怨朱湘,埋怨他的自恃清高和无能,埋怨他不会妥协导致现在家里这个样子,他们开始了争吵,而朱湘也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此后的他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奔波于北京上海等地,只为挣钱养家糊口,但是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孤傲的他在工作上依旧无法学会圆滑,频繁碰壁,朱湘感到了无比的绝望。

一九三三年十二月五日,他在上海到南京的客轮上,随身手持海涅的诗与自己的诗,做了最后一次朗诵,这位被鲁迅誉为“中国济慈”的诗人,随后纵身跃入清波,自杀身亡,年仅二十九岁。

他就这样告别了这个世界。

朱湘自杀后,刘霓君削发为尼,遁入空门。

再怎么绚烂热烈的爱情,最终也要归于柴米油盐的平静,爱情里,若没了面包,便只剩下一盘散沙,风轻轻一吹,就消散了。

钱钟书、杨绛:始于一见倾心,终于岁月长情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赠予杨季康,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钱锺书

钱锺书先生的代表作小说《围城》里的经典句子,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围城外的人想进来,围城里的人想出去。

的确,在婚姻的围城中,城外的人远远望城内,想象中是花香鸟语,流水青松,风景无限,千方百计冲进城内;而城内的人却认为熟悉的地方是没有风景的,痛苦时只有到城外掬一捧清泉才能洗去忧伤。

但是,作为《围城》的作者钱锺书先生却与她的妻子、著名的翻译家杨绛女士,共同构建了一座充满幸福的围城,一座两人永远都不想出去的围城。

年的春天,清华大学的校园春意盎然,花香袭人。杨绛去看望同来清华借读的老同学孙令衔,孙令衔也正要去看望表兄,而其表兄正是当时已是清华名才子的钱锺书。

钱锺书与杨绛在清华大学的学生宿舍古月堂的门口一见倾心,之后,两人便开始交往。期间,钱锺书鼓励杨绛报考他所在的清华大学的外文系研究生,并时常给予帮助辅导。两人的感情也在这段时间迅速升温。

同样出自书香门第,同样都是才华横溢,才子与佳人的一见倾心,二人的结合是那么的顺理成章。年的7月,钱锺书和杨绛在苏州庙堂巷杨家大厅内,举行婚礼。

但这世上没有真正的神仙眷侣,两个人在一起就会有分歧和争论。钱锺书的毒舌在整个圈子里都是出了名的,而且他不通庶物,是个生活上的“痴儿”。也正是杨绛对他的包容,让二人在婚后生活依然能和谐共处,也成就了这一段佳话。

杨绛刚生完孩子,医院休养。钱钟书这段时间一个人在家过日子,医院探望。可他总让杨绛哭笑不得。一次,他苦着脸对杨绛说:“我做坏事了!”杨绛以为是什么天大的事情,让他愁眉苦脸。原来他打翻了墨水,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

杨绛说:“不要紧,我会洗。”“那可是墨水呀!”

“墨水也能洗。”

钱钟书这才放心回去。

下一次,他又满面忧虑,说把门轴弄坏了,门轴两头的门球脱落了一个,门不能关了。

杨绛还是说:“不要紧,我会修。”就因为这一句“不要紧”,钱钟书就真的放心了。

钱锺书杨绛之间的爱情就像胡河清说的:“钱锺书杨绛伉俪,可以说是中国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锺书如英气流动之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之雌剑,大智若愚,不嫌锋刃。”

杨绛与钱钟书一生相伴六十余年,从学生时代一直携手走向生命的终点。靠着钱钟书走前留给杨绛的三个字:好好活,支撑了杨绛往后的18年。

始于一见倾心的爱情很多,终于岁月长情的爱情却稀少。

这些情书里,见证了这群才子佳人们的爱恨情仇。时至今日,那一封封的发黄的情书早就随着岁月的流逝封尘在历史中,可那些字里行间的爱情读来依然令人动容。

纸短情长,流淌不息的是那些或绵长或炙热的情感。

天涯渐远,见字如面。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中遥寄锦书来民国才子佳人藏在情书里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