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世界上最快的鸟,很多朋友一下子就反应过来了——游隼,流线型的身体、长而尖的翅膀和强大的胸肌,让它俯冲速度可达km/h,是世界上最快的动物。
但是,全世界飞得最慢的鸟是哪种,你知道吗?其实老祖宗早就把它写在成语故事里,几乎所有人都会喊它的名字,但不会想到它就是全球最慢的鸟,这个成语故事叫做“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年10月18日的上海浦东外滩热闹非凡,在江堤漫步的市民正在享受秋日美好,突然间,一只圆滚滚的小鸟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它飞行速度缓慢,不知怎么滴就撞到了墙上,跌落后再也飞不起来。
恰逢在附近巡逻的外滩治安派出所民警发现了这只小鸟。他们把它小心翼翼地带回派出所救治,随后咨询了鸟类专家才知道,这只小鸟的名字叫做丘鹬,是世界上飞得最慢的鸟类。
丘鹬是一种涉禽,喜欢在泥地里挖宝吃,在地面上走的时候就跟蹦迪似的,有种拆迁款到位了的感觉。迈着六亲不认步伐的它不仅在地上走的慢,在天上飞行也排倒数。
丘鹬的飞行速度只有8-15公里,也就是每秒2-4.2米。专业长跑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以达到16-20公里每小时,领先丘鹬一步。怎么说呢,上帝给了它飞行的翅膀,多数时间它却用来赶路。没错,作为涉禽,丘鹬大部分时间是在地面上渡过的。
比起其他瘦长的鸟类,丘鹬虽然个子不高,但也是脱衣有肉那种类型,体型相当壮实,一杆长而直的喙上面布满了敏感的小触觉感受器,小蚯蚓、小鱼不管藏多深,只要在方圆20厘米之内就都会被探测到。
它的羽毛颜色就跟迷彩服一样,栗褐色、黑色、灰白色混搭在一块,完美地隐蔽在枯枝烂泥之中,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为了在寻找食物的时候不要被猎物发现。
虽然慢,但丘鹬是标准的背包客,它的旅行地图可不小,足迹遍布北温带的潮湿森林。尤其喜欢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因为那儿的蚯蚓、蜗牛等无脊椎动物,多得跟城市里的出租车一样,随处可见。
面对危险时,它们会利用保护色隐蔽在环境中,如果实在躲不过就会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还不忘用腿、爪子或者背部带着幼鸟飞速撤离。丘鹬大部分时间都是独来独往的,只有在迁徙的时候才会组成小部队同行。
每一年春季过后,丘鹬就会沿着精心规划的日程表离开东北地区,一路南下到东南亚,偶尔还会跨越到大洋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
丘鹬在很多保护名录上都榜上有名,在我国它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捕猎、贩卖、杀害都是不行的。如果大家在野外碰见这种“蹦迪鸟”,还是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噢。
注:图源于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