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他数学0分上北大,31岁成清华首任校长,
TUhjnbcbe - 2024/12/14 17:45:00

我国历来是个极为重视传统文化的民族,从古至今读圣贤书,引经据典做文章,不论是在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中,还是现代的教育体制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现代来说,更注重人才的全面发展,语数外都必须非常出色,才能考上一所好的大学,任何一科的不足可能就会与名校失之交臂。

而早在百年前,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名校北京大学,当时还叫京师大学堂,却曾经招收了一位数学“0”分的考生。

他不仅凭着一篇极其出色的文章,被北京大学破格特招了进去,更是在毕业后,由于出众的能力,过人的学识,成为我国另一所跟北京大学比肩的院校———清华大学的第一任校长,而且还成功追到北大校花,喜结连理伉俪情深!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罗家伦。

出身世家,思想先进,才华卓越

年罗家伦出生于江西进贤,祖籍浙江绍兴柯桥钱清镇江墅村。父亲罗传珍,曾任职江西进贤县知县。其父亲思想进步,对政局颇有思想和看法。

从小,家教甚严的罗家伦便在母亲的教导下认字读书,父亲也会教他读古诗,古文。而父亲的学识以及思想,都对罗家伦以后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之后罗家伦又进入美传教士的私塾读书。十五岁时在南昌的英文夜校里学习英文,语言天赋极高的他,很快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文了。

年,17岁的罗家伦进入上海复旦公学读书,出色的语言功底,从小的知识积淀,不仅成绩优异,由于接触了更多的外来思想的浸染,使得他年纪轻轻就出任了当时《复旦杂志》的编辑,不仅将国内外先进的思想在国内传播,更是将自己的独到见解,以出色的文采发布于杂志,供学生们传阅。

他曾经对同龄的同学们建议到:若欲以二十世纪国家的主人翁自恃,必须有春日载阳、万象昭苏之慨:切莫暮气沉沉,气息奄奄。一定要努力成为新学生,切莫沦为陈死人。他用他的思想理念影响着周围的人们。

年的夏天,罗家伦得知北京大学在上海招生,第一时间报了名,不料却在考试时,数学考了0分,但他的文章,文采斐然,思想见地独到,阅卷老师胡适给了满分,于是拿给当时时任校长的蔡元培看,蔡元培也觉得是难得一遇的人才,商量以后便破格录取了他。

就这样他进入了北京大学学习,期间,他跟傅斯年、徐彦之一起创办了新潮社,出版了这份知名的杂志《新潮》月刊。

并且当选为学生界代表,代表北京学生到上海参加了全国学联成立大会。在当年那场著名的学生运动“五四运动”中,亲笔起草了当时唯一的一份宣传印刷页,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

多国留学经历,形成更加出色的思想人格

年,北京大学毕业后,罗家伦获得了当时五个留美奖学金之一,赴美留学,进入普林斯顿大学研究院,学习历史和哲学。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

之后,又因好友傅斯年等人在英国求学,于是又来到英国与傅斯年一起学习。年又来到德国,进入柏林大学研究院,年再次辗转至法国巴黎大学研究院,依然是主修历史和哲学。

在罗家伦的留学生涯中先后在五个国家,六个学府深造和学习,综合了多元的文化体系,为日后他回国出任大学校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出任名校校长,改革卓见成效

年,时年31岁的罗家伦出任了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当时的清华大学还是一所教会学校。罗家伦接手后把清华大学转为公立大学,他一上任就通过教育部和外交部,把原本通过中美“庚子赔款”而建立学校时,剩余的赔款争取了回来,成立了新华基金。

他注重实验学科的实际操作,并且刚开始招收女生。广揽名师,淘汰一些能力差的教授教师。建立了一所很大的图书馆。

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罗家伦认为在这样国之不幸,生死存亡的时期,应该负起一个对整个民族和国家的责任和使命。

他提出“为中国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以此建立并传达“足以振起整个的民族精神”的文化。虽然只在职清华校长两年,但却带来了极大的影响,为清华以后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罗家伦对于教育方面的见解和认知是极为深厚的,之后他还曾任职中央大学校长,当时曾提出至今都仍旧适用的办学六字方针,“安定”、“充实”、“发展”。

即首先要有一个安定的教学环境,再进行师资力量、教育体系、教学设备方面的充实,然后在此基础上谋求学校的发展壮大。

还辩证地说明这几者之间的关系,在不同阶段应当有所侧重。所以说罗家伦在治学方面即有独到的了解,又有实用的政策手段,是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曲折的爱情

相传,在北京大学读书期间,罗家伦曾追求蔡元培先生的女儿,并且上门提出要和蔡元培先生的女儿订婚,蔡元培先生说道:婚姻是个人的事情,我无权包办,况且小女未到婚配之时,你所求未免过份。而直接拒绝了他,被传为笑谈。

后来他又写了许多声情并茂的情书,给当时被人称为北大校花的张维祯女士,一开始,以他相貌丑陋为由拒绝了,但在他苦苦的坚持下,又为他的才华而折服了。

于是提出了三个条件,做到了才答应他,其一,必须要取得留洋博士的学位;其二,学成回国以后,能够成为一名大学校长;其三,夫妻不可公开并行,要保持适当的距离。答应此三个条件才能和他结婚,据说罗家伦都一一答应并且做到了。

而张维祯女士毕业后,也前往美国密西根大学留学,一直到年回国后才跟罗家伦结婚。这期间,他们一直以书信来往,交流日常的生活,学习的心得,整整七年时间。被人成为“柏拉图式的马拉松爱情长跑”。但最终却修成正果。并且一直相伴终老。

小结:

后来新中国成立以后,虽然因为各种原因,罗家伦辗转到台湾,但他的一生都牵挂着祖国的教育事业,也曾经为我国的教育工作鞠躬尽瘁,立下汗马功劳。年12月25日,罗家伦在太阳逝世,整个教育界都深感痛惜。

罗家伦的一生是精彩的,出色的,他以他的坚持,以0分的数学成绩,被北京大学这所我国顶级的学府录取,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当然,他也证明了他自己,证明了如胡适、蔡元培这样的师者们,在对他的“破格”上眼光的正确性和独到性。

他对待爱情的坚持也是让人刮目相看的,正如我们看到的,他信守承诺,一一做到。不仅如此,在国家危难,民族大义面前也是竭尽所能,贡献出自己的力量,使人敬佩。

1
查看完整版本: 他数学0分上北大,31岁成清华首任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