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跑步是一项痛苦无聊,让人精疲力尽的运动,但热爱它的人却会一直坚持。大家都明白,跑步的好处要比它的累重要的多。有的人喜欢早上跑,有的人则喜欢晚上跑,到底哪个时段跑步效果更好?
这件事也很重要
不论是晨跑还是夜跑,跑步前需要先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比如心肺能力,是不是可以承受得住运动的强度,如果本身有心脏疾病或者心肺功能不足,就不建议长跑了,可以进行短距离的跑步运动;如果关节有一些问题,在日常锻炼中就不要过度,以免加重病情。
晨跑与夜跑的优缺点
晨跑的优点
1、更有弹性安排生活
晨跑可以能帮改掉睡懒觉的习惯,让一天里有更多的时间去安排事情,如果真的有事没有跑步,那么也有将近一整天的时间可以安排补救,这使你的时间上更有弹性。
2、早起锻炼精神百倍
晨间活动有助于让脑神经活络起来,晨跑初期会造成工作过程中的疲倦感,但身体一旦适应之后就会精神百倍。除了帮助自己集中精神外,也能让体力变得更好。
3、晨跑更能“叫醒”器官
晨跑加快新陈代谢,让身体保持活力,使一整天保持比较良好的精神状态。跑步的同时也可以让身体动起来,让身体的其他器官也能更好的适应一天的生活和工作。
晨跑的缺点
1、对于没有晨跑习惯的人来说,晨跑后容易导致精神倦怠,不少人跑完后感觉要睡回笼觉才能恢复。这就是身体的有氧基础不够的典型症状。
2、对于有氧基础不够发达的人,晨跑容易导致低血糖啊呼吸困难啊等等,甚至有可能会造成身体伤害。
3、在很多地区污染严重,太阳没出来前的空气质量其实是很差的,午后相对要好一些。
夜跑的优点
1、工作压力或心里的压力比较大的伙伴们,是需要有渠道释放心里的压力的,夜跑就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让我们心里更轻松,心情变得更好!
2、晒黑和中暑风险低,选择夜跑,没有了紫外线的照射,跑者就不必担心皮肤被晒黑,而夜晚气温较低,这也降低中暑的风险。
3、夜跑的运动状态会更好,跑者夜跑会加速提升有氧的能力,让无氧能力也能更持久,有更好的运动表现。
夜跑的缺点
1、夜晚温度低,刮风的几率也比较高。跑步出汗后,皮肤的毛孔都是打开的,这个时候频繁地吹风容易生病。
2、夜跑的安全问题,由于夜晚光线不足,来往行人和车辆不注意,容易发生擦碰事故,这些风险都会增加。装备尽量选择有反光条的,跑步环境也不要去灯光昏暗的地方。
3、夜跑过晚容易失眠,时间太晚,容易导致身体处于过于兴奋的状态而导致失眠,所以睡眠前尽量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晨跑和夜跑各有千秋,跑步的最佳时段,还是要取决于个人所处的外界环境和身体状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式,还得坚持才能看到成效。无论你选择晨跑还是夜跑,跑前都注意一下空气质量,以免危害健康。
晨跑小贴士
1、要注意充分热身,由于身体经过一夜的休息,可能还处于半休息状态,肌肉僵硬、心血管系统也不在状态,这时进行充分的热身尤为重要。
2、早上起来,身体正处于缺水状态,跑步也会进一步增加体内水分的散失,跑步前和跑步时及时补充水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建议适当补充能量,避免血糖过低。
夜跑小贴士
1、夜跑前要吃东西,但只能吃半饱。如果一下班空腹就去运动的话,可能会因为血糖过低没有力气跑,甚至晕倒。如果吃得太饱的话,会增加身体负担引起不适。最好在晚餐一小时后进行。
2、夜跑前,选择吃些鱼肉等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主食等碳水化合物也是需要的,可以提供运动时需要的能量,运动时会出汗,所以在运动前也要注意水分的补充,白开水、汤、果汁均可。夜跑后喝一些电解质饮料补充流失的水分和矿物质,可以适量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但切记不可过量以免影响睡眠。
3、运动的时间最好是在30分钟到60分钟。过短,无法起到消耗脂肪的效果。过长,则会过度疲劳,影响睡眠,甚至第二天的工作。具体多长时间为宜,可以说是因人而异的。最好循序渐进,从30分钟开始,逐渐增长时间,直到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
4、注意气温变化。夜跑时气温往往比较低,风较凉。尤其在秋冬季节,建议热身前穿一件轻便的风衣用以保暖,热身后脱下风衣收纳好继续跑步;对于体弱者出汗后吹凉风易埋下健康隐患。最好带上擦汗毛巾,跑步结束后及时把身体表面的汗液擦干,并穿回风衣或换下汗湿的衣服以免着凉。
5、晚上跑步时需要特别注意环境光线和安全问题。必要时可佩戴反光条、头灯等跑步装备。
6、夜跑时,热身同样重要。
正确的跑步状态
跑步伤不伤膝盖,归根到底要看跑步姿势和运动量。跑步时,以下姿势有助避免膝盖受损。
1、前后摆臂
双手左右摆动幅度,不超过身体中线,上下摆动不高过胸部。摆臂时,手腕、手臂保持放松,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
2、步伐短小
每次落脚点位于身体前方33厘米左右为宜。
3、迈向正前方
大腿迈向正前方,避免腿部侧向动作。这样不仅多余,而且还容易导致膝关节受伤。
4、小幅度扭胯
跑步过程中,胯部扭动幅度约为5度~7度。幅度过大容易导致膝外侧痛等问题。
5、身体挺直
从脖子到腹部的身体躯干,保持自然直立,左右摇晃幅度不宜过大。
6、头肩稳定
跑步过程中,两眼注视前方,肩部适当放松,头部和肩部应保持稳定。
7、轻轻握拳
跑步时,双手应自然轻握。手上不要拿其他物品,否则会导致身体摇摆,增加受伤几率。
做好这些细节减少运动中的损伤
1、做好热身
“热身”是进行所有体育项目前,必不可少的工作,跑步也不例外。跑前热身能让身体舒展开,逐步进入到“运动状态”,对身体是很有利的。其实,热身就是要给自己的身体一个适应的过程,别上来就进行高强度训练,比如先快走,或走跑结合10分钟再开始跑。
2、跑步不可贪多
跑步过量容易导致膝盖磨损。科学的运动频率是每周3~5次,每次持续20~60分钟,不包括热身和整理运动。
一次跑步的量不可过多,初跑者一般从~米开始,或者持续20~30分钟。有一定跑步基础的人,建议最多一次不宜超过米。
3、跑步不必求快
健身跑以匀速为宜,建议男性8~10公里/小时,女性6.5~8.5公里/小时。运动强度以自身感觉微喘,但仍能正常交谈为宜。
4、跑完不要马上停下来
“拉伸”能增加肌肉和肌腱的弹性,灵活度,也能让关节活动幅度变大。因为跑步后腿部肌肉会很疲劳,导致肌肉紧绷,所以拉伸很重要。跑完可以走上10分钟左右,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长期跑步尽量选塑胶场地。
5、穿双运动鞋
鞋底有弹性、有横向防滑纹、鞋尖微微上翘的运动鞋,更符合人体结构。习惯夜跑者最好身着有荧光或醒目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