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https://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学员简介钟鸣晨,现就读于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优秀学员,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钟鸣晨曾获得第三十届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三十三届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皖新教育杯”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合肥赛区一等奖等奖项。钟鸣晨在“英才计划”培养期间的研究课是“纳米纤维素增强的仿生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该课题重点研究以纳米纤维素配合海藻酸钠为原料,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具有纳米复合纤维材料,设计实验测试添加不同纳米纤维素含量对仿生复合纤维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并探究其原理。耳濡目染激发幼时科学兴趣钟鸣晨的爸爸是一名科技管理工作者,经常与科学家们打交道,也许是受爸爸的熏陶,钟鸣晨从小就对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爸爸经常给我讲国内外科技研究的重大成果和知名科学家的事迹,鼓励我去大胆探究科学殿堂的奥秘,希望我向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那样的杰出科学家学习,勇攀科学技术高峰,长大后为我国建设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上初中时,钟鸣晨开始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和同学合作开展了“个性化室内健康环境系统构建”项目研究,并获得第三十届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上高中后,她又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科技社团,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了“仿生轻量化柔性水上行走机器人”研究,先后获得第三十三届合肥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年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第五届“皖新教育杯”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发明大赛合肥赛区一等奖。日常学习中,钟鸣晨经常喜欢就化学有关问题与老师、同学们进行探讨,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化学学科竞赛学习培训活动。还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撰写了有关化学与健康饮食学问的小论文等。亲身体验高端科研年,钟鸣晨报名参加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并通过选拨成为该计划化学学科中的一名学员,师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俞书宏教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钟鸣晨和同学们一起把科大7个化学实验室看了个遍,亲眼观看、亲耳聆听、亲手操作、亲身体验了化学实验的神奇。在此基础上,她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仿生纳米结构材料领域作为自己的重点学习方向。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了解纳米仿生材料的研究内容、研究成果、应用前景和下一步研究方向等,基本掌握了化学实验的相关操作规程和要求。同年7月,钟鸣晨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选由吉林大学举办的年全国中学生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夏令营活动,在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名参训学员中表现优异,获得“优秀营员”称号,成为安徽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学员。初试化工实验研究在俞书宏教授及其团队老师的指导下,钟鸣晨确定了自己的研究实践课题《纳米纤维素增强的仿生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钟鸣晨说,从确定课题开始,到制定研究方案,展开实验探索,期间经历了失败的沮丧,同时也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半年多的学习研究、实验分析,研究课题取得了初步成果。在年中学生英才计划年终评估中,钟鸣晨的研究成果成功入选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论坛。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论坛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举办。经层层评估选拔,来自北京一零一中学等全国12个省市34所中学的43名“英才计划”化学学科学员参加此次论坛。经过现场海报展示答辩和封闭PPT答辩,钟鸣晨的研究项目《纳米纤维素增强的仿生复合纤维材料的制备》在43个参评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参加“年中国科协青少年国际科技交流项目遴选培训暨IntelISEF冬令营”资格。同时,钟鸣晨也被评为年“英才计划”化学学科优秀学员。“英才计划”让人受益匪浅谈及一年来在“英才计划”的学习感受,钟鸣晨说,“受益匪浅”。钟鸣晨认为,“英才计划”激发了自己对科学的浓厚兴趣,启迪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拓展了学习视野,并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化学学科知识的了解;同时,提升了科研素质,锻炼了学习研究、动手实践和表达应变能力,亲身感受到科学家锲而不舍追求真理的情怀和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科研作风;在做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与导师同伴的协作,体会到了团队的力量。“‘英才计划’为我们搭建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使我交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了更多学习的榜样。”让钟鸣晨欣慰的是,“英才计划”进一步坚定了她的科学梦想,促使她对未来的人生规划有了更深的思考,更加坚定了追求真理、科学报国的志向。“创新是一场沉默者的长跑,不管在未来的科学探索道路上有多少荆棘险阻,我都将始终保持学习科学、热爱科研的热情,敢于创新,勇于打破传统思维模式,多留心生活中的化学应用,保有一颗好奇的心态,多思索,多提问,积累自身的学科素养和底蕴,以求实、求真的态度,严谨、踏实的作风,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攀登科学的高峰。”钟鸣晨说。导师简介俞书宏,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现就职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年入选中国科学院“引进国外杰出人才”,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责任研究员。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长江特聘教授。年入选中央七部委“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年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无机化学、纳米化学、材料科学、材料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