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这些注意事项,生孩子前一定要看可能改变
TUhjnbcbe - 2024/12/31 18:58:00

小唐今年4岁半,是一位听力障碍儿童。起初,小唐妈妈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沉重的事情,从来不愿意提及,也很排斥别人拿来当作聊天的话题。

但从小唐1岁确诊到现在,3年的时间里,家人着急过,迷茫过,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流了很多泪水,走了很多弯路。

如今,小唐妈妈转变了心态,想通过爱的分贝,把自己的经历分享出来,希望能给不知所措的家庭提供一些帮助:“我踩过的坑,希望你不要再踩了。”

01

重视听力筛查

小唐出生那段时间,由于一系列原因,没有及时做听力筛查。回家以后,爸爸妈妈也没有发现孩子有听力上的问题,就没有把筛查的事情放在心上。

小唐一岁的时候,有一天,医院打来电话再次提醒做筛查。本着走完流程的原则,小医院。但出乎意料的是,检查了几次,听力都没通过。

“怎么可能呢?他明明对声音有反应,也能咿咿呀呀发一些音。”一家人都不相信,医院,结果都相差无几:“中低频还好,所以能听见一部分,但高频损失很严重,属于极重度听力损失。”医生说。

02

调整好心态

小唐姥姥原本是个乐观的人,喜欢孩子,也会带孩子。小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是姥姥在照顾着。

“好好的孩子,怎么就耳聋了?”姥姥说什么也接受不了,只要不面对孩子的时候,她几乎都在偷偷地掉眼泪。

比起姥姥,小唐的爸爸妈妈相对理性,他们知道,家里气氛已经非常不好了,作为顶梁柱,他们必须坚强、积极地去面对。

小唐妈妈对姥姥说:“事情已经这样了,我们家长必须先接受,否则坏情绪和自卑心都会影响到孩子。”

这些姥姥也知道,尽管非常困难,但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她也在努力调整着。

那时爸爸工作不太忙,跟姥医院。妈妈一边上班,一边各种查资料,寻找治愈的方法,还加了很多相关的交流群,遇到家长、老师、医生也都不停地询问。

“其实也不知道问什么,就是想找一些感同身受,试图缓解心里的压力。”小唐妈妈说。

查资料得知听力障碍无法治愈,小唐妈妈就立即给孩子戴上了助听器。之后又联系康复学校,开始让小唐学习说话。

03

选择合适的助听产品

起初小唐康复的进程还算快,但两年之后,妈妈发现有几个音孩子怎么也学不会,进步也没有那么明显了,难道是遇到了瓶颈吗?

直到有一次,有专家来当地讲课,小唐妈妈才发现,目前这个助听器根本不适合小唐。

原来,当初选择助听器的时候,出于爱子心切,一家人的意见达成了高度一致:买最好的。

在我们普遍的认知里,价格和品质是可以划等号的,小唐的家人也不例外,毫不犹豫地选了最贵的一款。但是助听器的选择合适最重要,不能只看价格。

助听器有很多种类,需要根据孩子的听力损失情况,选择合适的补偿频率。小唐高频损失比较严重,所以应该选择补偿高频的助听器,他才能听得更好。

“评估发现,这个助听器无法补偿高频,根本不适合他。”小唐妈妈说。

为了不影响孩子的康复进程,家人又凑钱给小唐换了一款助听器。

果然,更换之后小唐的变化非常明显,之前学不会的那些音,现在基本都能说了,发音清晰度也有提高。

04

康复贵在坚持

在康复老师的指导下,爸爸、妈妈、姥姥齐上阵,一有空闲时间就教小唐说话。一个字、两个字、三个字,老师和家人的辛苦付出,换来是小唐的快速进步。

“每次看到他有改变,就感觉看到了希望。”小唐妈妈说。

喜人的学习成果,让一家人的情绪和状态也在这段时间内得到了治愈。之前以泪洗面,在人前有些自卑的姥姥,也彻底接受了听障这件事,恢复了久违的笑容。

现在的小唐,性格开朗,活泼可爱,经常在学校里保护比他小的同学。另外,他还非常喜欢说话。

妈妈说,小唐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很帅!”最近知道了“做梦”这个词后,醒来就给大家讲他夜里做的梦,还会给妈妈比心,凑在妈妈耳边说:“妈妈,我很爱你哟。”

今年儿童节的时候,小唐和同学们表演了舞台剧。老师非常有心地记录下了从第一次排练,到孩子们站上舞台的这个过程,并剪辑成了视频短片。

家长们看到这些孩子从最初的混乱无序,到一遍遍排练,一点点进步,最终站上舞台完整地演完一场音乐剧,都为孩子感到骄傲。小唐妈妈说,这让她想到了一个字一个字地教小唐学说话的日子,其中的喜悦和心酸,是他人无法体会的。

05

给孩子更多选择

今年9月份,小唐就可以从康复学校毕业,去普通幼儿园上中班了。

说起未来,妈妈说非常愿意让小唐接触各种事物,平日里报了一些兴趣班,就是想让他多经历、多探索,然后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以后学习上也会克制自己对小唐的要求,让他快乐地成长。

爸爸的想法就是尽量多挣钱,给小唐的未来营造一个相对好的环境,让他可以有更多选择。

孩子被发现听力障碍,对任何一个家庭来说,都像是晴天霹雳。但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沉溺于悲伤也是情绪化的体现,所以正视困难,勇敢积极地往前走,才能找到解决的方案。

最后,划重点!小唐妈妈想通过自己的经历,告诉新手爸爸妈妈们,不要着急,不要害怕,做到以下五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1、一定要重视听力筛查!

2、调整好情绪,积极面对问题!

3、多查多问,听从专业医生、老师的建议!

4、康复要做好长跑的准备,多陪伴,有耐心!

5、尽量让孩子多接触,多体验,培养兴趣,给他更多选择!

1
查看完整版本: 这些注意事项,生孩子前一定要看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