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5/1/2 16:46:00
过量运动,会不会损害膝关节?如果是长跑、跳绳类的含有跳跃性质的有氧运动,总体上来说,过量运动造成的膝关节风险较高,但并不必然发生。怎样“过量的”运动,才会造成膝关节受伤?其一,在运动过程中,下肢长时间、频繁受到冲击的运动,才会因过量运动更容易引发膝关节受伤问题。比如,长跑、跳绳。如果是划船、椭圆机这类运动,或者身体不用站立、下肢无需承重,或者脚掌始终和发力点贴合、不产生冲击性接触,这类运动就算过量,膝关节受伤的风险也非常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举个例子,假设划船运动量过大,你的膝关节还没受伤,身体已经因为其他不良反应而吃不消了,比如乏力、过度疲劳、呕吐、甚至晕倒等。那么,有氧操、动感单车类的团体类课程,伤膝的风险高吗?也很低。虽然这类运动中,也会有跳跃类或下蹲类的动作(有氧操),或者有快速骑行冲刺的动作(动感单车),但这些动作只是整个训练内容的一部分,占比不高,不会长时间持续进行,膝关节也不会受到反复的冲击。因此,伤膝的风险也很低。其二,怎样的运动量才算“过量”呢?没有统一标准。以长跑为例。有些长跑达人,一年的跑量达到数百公里或更多,膝关节安然无恙。而一些长跑新人,一周跑4次,每次5公里,结果没多久就膝或踝关节受伤了。原因何在?一是长跑达人们,跑的姿势更安全和正确,身体的适应性也远超普通人;二是长跑达人们的下肢肌肉力量也要好于普通人。所以,不同的人“运动过量”的标准是不同的。就算是同一个人,随着运动能力的提高,运动过量的标准也是随之提升的,并非一成不变。那么,像长跑这样的运动,如何做到不过量、避免膝关节受伤呢?没有什么百分之百的好办法。《马拉松训练宝典》一书中给出的建议是,掌握好一个原则“要做龟,不要做兔”。即,循序渐进地增加每周或每月的跑量,贯彻“每周10%”跑量增加原则。同时,最好能做训练记录,从中找出适合自己的安全运动规律。比如,当你发现一周跑步超过30公里,膝关节会不适时,就要减少周跑量。贴士:10%原则,即每周跑量增加的上限,顶多是上周的10%。上周若跑了20公里,那么这周最多跑22公里。但实际操作中,很可能10%都增长得太快,那么就可以进一步降低,比如5%、3%。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降低过量运动造成的膝关节受伤风险呢?方法1:避免长跑、跳绳类对下肢冲击性较大的运动。尤其是体重较大的超重或肥胖者,一开始最好避免长跑、跳绳。可以通过其他运动,先减肥减重,再逐步过渡到有跳跃动作的运动。方法2:掌握正确的运动姿势。跑步和跳绳,看起来都是无需学习就可以直接开始的运动,实际上有着很多技术上的要求。仍以跑步为例,跑步时脚的落点(靠进身体中垂线)、脚掌落地的方式(脚跟或整个脚掌落地、然后迅速向前滚动脚掌)等。这些要求,对于运动中下肢关节的安全,都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运动技术的掌握,绝不是字面上读懂行了,而是需要大量的运动实践,在实践中才能逐步掌握。注意,“大量实践”并不等“过量运动”。方法3:强化下肢肌肉力量。有相当一部分跑者,从来不参加任何力量训练,更别说深蹲类的下肢训练了。而下肢肌肉力量足够强,才能更好地稳定和保护膝关节。所以,有些人即便跑姿不正确,但下肢肌肉有力,仍旧可以很好地保护膝关节,反而不容易受伤。方法4:控制运动量的增长幅度,不要过快。比如前面提到的跑量增长的“10%原则”,就可以很好地抑制新手过量跑步的冲动。事实上,长跑、跳绳类的运动如果过量,虽然有增加膝关节受伤的风险,但运动不足同样会引发膝关节问题。运动过量可能会引发膝关节劳损问题,而运动不足(比如天天坐办公室、缺乏运动的人)则容易引发膝关节虚弱问题,引起膝关节退化提前。积极锻炼、循序渐进,才是保护膝关节安全的不二之道!膝关节疼痛,怎么运动好?先做这件事,其他都靠后!哪些运动适合膝盖不好的人在家减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