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云南网」
过去的十三届全运会,女子米项目七次设项,走出了七位不同的冠军,无人实现过卫冕,可见这个项目的难度系数之大。本次女子米决赛共19位运动员参与角逐,其中18位运动员有两项及以上的比赛任务,张德顺更是一人报名了女子米、米和马拉松三项长距离比赛,比赛难度可想而知。米和米两个项目相隔仅有48个小时,在密集的赛程中,考验运动员体能的分配,也考验着运动员的恢复能力。
从以上这些数据来看,田径长距离选手的参赛难度和强度可以说是所有项目中最大的。运动员本身的天赋实力、教练团队合理的技战术运用、科研保障团队的智慧辅助,每一项都是全运会赛场考验的指标。而米、米项目,除了是马拉松选手的战场,他们也需要顶住来自米障碍、甚至是米主项选手的冲击。在绝对速度的面前,“长跑”比赛也往往在更多时候演变成了最后的百米冲刺。不到最后时刻难分胜负,每个人的名字,都有可能被写进历史。
近年来,马拉松市场的蓬勃发展,反哺了大众对场地赛长跑项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