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高分孩子到了
TUhjnbcbe - 2021/8/18 3:36:00

整理

米饭

本文授权转载自知乎高赞答主“老钱”

原文内容有所删改补充

学院君说:最近,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火的话题,浏览量高达八百多万:

小学的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到了初中就会有很多的学生掉队,是真的吗?

这引发了很多家长深思:孩子小学阶段的重心究竟是在拼成绩还是能力培养和兴趣挖掘上?不同的选择又会对孩子以后产生怎样的影响?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知乎用户“老钱”的高赞答案,他深度分析了为什么小学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中学会渐渐“走下坡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本文已获作者本人授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我记得有过一个统计,具体的数据找不到了,大体意思就是清北的学生,他们的来源高中有非常明显的集中度,但这些学生的初中集中度就不那么明显了,而他们的小学,已经没什么规律了。

这其中还有很多清北的学生出身于不知名的乡村小学,虽然我们无法得知他们小学时具体的成绩,但我相信学生的水平肯定是和学校水平密切相关的,这一点想想学区房的热度就可以理解。而这还不只是一座城市內学校之间的差异,而是全国范围内的差异。

小学阶段,学生几乎没有自学能力,论家庭教育乡村小学的学生更是完败,这些学生在小学阶段的成绩可能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但并不妨碍他们最后一起走进了清北。

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给他们的感受

小学的成绩,对将来的影响其实没想象中那么大,真正影响孩子前途的,是学习带给他们的感受。小学成绩不好,还不足以决定他们未来的命运。但是,如果成绩不好给他们带来太多负面的感受,导致他们厌倦甚至痛恨学习的话,对他们未来的影响将是非常巨大的。

小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考试成绩,而是学习感受。很多人混淆了两者的概念,家长更是用自己的感受代替了孩子的感受。孩子成绩不好,父母感受非常糟糕,他们主观地认为孩子的感受也很糟糕。他们认为必须把孩子的成绩快速提上去,才能挽救孩子,就开始各种鸡娃。

可是你越逼,孩子的感受就越差,就越不想学,这就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导致亲子关系破裂,孩子自信心被摧毁,失去安全感。真到了这一步,孩子就已经被毁了大半。

其实相比学习成绩,小朋友们更在乎的是家长的接纳和认可。提倡小学不要过份强调分数,不是号召大家不管孩子学习,而是要避免过份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学成绩有很大的欺骗性,很多高分孩子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