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年2月1日,科研人员展示新型冠状病*mRNA疫苗研发实验过程。图/汤彦俊/中新社/人民视觉
在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上,中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巨大;头部企业专利布局日渐完备,中国新兴企业发展面临挑战
文
记者王礼钧
“如果把mRNA药物看作万米长跑,美德英等国已经在千米开外,我们才刚刚看到起点。”近日,在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纪凯知识产权主办的mRNA药物技术创新论坛上,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蓝鹊生物创始人林金钟指出,尽管mRNA药物技术前景广阔,且中国企业积极布局,但中国在mRNA药物的基础研究、核心技术、生产工艺等领域均与欧美差距明显。
新冠疫情中,mRNA药物首次投入大规模使用。目前,已有两款mRNA新冠疫苗展开接种,分别为美国Moderna公司研发的mRNA-和德国BioNTech公司及辉瑞研发的BNTb2。在临床试验中,二者的保护率分别为94%和95%。其中,BNTb2的真实世界有效率已获确认。年2月25日,以色列Clalit研究所及合作伙伴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论文,称基于对近60万人的研究数据,BNTb2在接种第2剂7日后,针对有症状病例的有效率达94%,与临床试验结果几无差异。
对比欧美国家这些积累,中国在mRNA领域差距显著。林金钟指出,中国目前对转录调控的研究占全球发表论文总量的近五分之一,但对翻译调控的研究几乎为空白,而欧美在这一领域近十年每年均有超过篇论文发表。此外,欧美国家针对mRNA药物的研究进入爆发增长的阶段,但中国才刚刚开始。
……
全文共字阅读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