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练过长跑,但书看了,也能瞎比划比划。朋友圈不少长跑的朋友,还有跑马拉松的。跑步对身心健康的好处太多了,这就不说了,就说说新手训练的问题。
很多人把问题整复杂了,练的项目也很花哨,这是不大对的。对于初学菜鸟来说,只要别受伤,别太疲惫,多跑就完了。想提高长跑成绩,首先是减体重,然后是多做有氧跑,甚至超慢跑,堆积月跑量,让身体代谢能力和心肺能力提高。跟着感觉走,多跑,自然就越跑越轻松,越跑越快。至于说杠铃训练、功能性训练、速度训练、间歇跑,对初学者来说没啥用,还容易受伤。跑前热身重要,但开始跑慢点就等于热身,跑后拉伸没啥用,拉拉也行。我跑步目前还是减肥目的,出门就跑,跑得很慢,全程无拉伸。运动前热身能防止受伤,但各种拉伸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运动后拉伸可以帮助提高柔韧性,对伤病预防和肌肉恢复没啥用,很多讲拉伸的书夸大了作用。身体和肌肉的恢复最重要是休息和睡眠,多睡觉比啥都好。初学跑步的朋友不用纠结跑姿,只要没有严重错误,不疼不难受,适合自己就行,刻意改变跑姿是很容易导致受伤的。以前我也被前脚掌着地说误导了,不是那样的。慢跑基本都是后脚跟先着地,跑得快了可以全脚掌着地,习惯前脚掌着地的人不到一成。
很多人不了解“新手福利期”这概念,无论力量训练还是有氧训练,都有这个现象。就是当你很久没运动突然恢复运动,并且训练得比较科学和努力,那么前三四个月会有一个让自己都难以想象的提升。
比如一个偏胖的中年人,无论男女,刚开始跑两三百米就跑不动了,腿也酸脚也疼,动作也不协调。跑不动就快走,能跑就跑起来,然后逐渐跑快点远点。每周跑个三四次,三四个月之后一口气跑五公里没问题,而且速度会比自己预想得快很多。假如配合减少饮食,三四个月还能减掉六七公斤体重。
最后吹一下我的优胜纪略,中学六年在北京中学度过,学校传统就是长跑。我初一第一次米测试是4分50秒,到高二最快的一次3分06秒,而那时候3分38秒是满分。高考体育的时候紧张,上来就岔气了,肚子特别疼,结果也是满分。
下一步就告别力量举了,没有力量天赋还老受伤。长跑天赋不错,心跳慢、肺活量大、肌肉耐力好,再减10公斤转入长跑练习,希望跑跑米和米。马拉松跑不了,跑多了膝盖疼,本身也不喜欢马拉松,跑太久了,比较容易无聊。
身残志坚,莱维贝贝!
松坪斋谢谢你的鼓励,让我再接再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