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可能引发最多失望与怨恨,一项重要选拔制度,其结果往往如此。
我们现在看历史上的科举制度,印象中可能就是课文里中举的范进,考试考到疯癫。考试的内容,以现代人的认识来衡量,当然无知无聊。但恰恰是这种向底层开放的考试选拔,平民精英能够分享权力,管理层也可补充新鲜血液。路堵死了,一点希望都没有,造反的可能性就大多了。
中国人现在可能多数忘了,在漫长的农业社会,中国长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这说明其在制度与认知中,有其领先之处。相对公平的考试选拔制度,是其重要的一环。在科学技术的认知上,苛责古人的意思不大,就像我们不能去嘲笑他们不会用智能手机。几百上千年的后人看我们,估计也会震惊我们的种种无知。
某种程度上,高考类似于科举。有人因此诟病它,认为它僵化僵死。年轻时,尤其是刚读完高中,很容易接受这种观点。如果自己恰好被高考淘汰,那更爱这观点。这毕竟有强大的心理安慰作用:我的失败,不是我的原因,是制度出了问题。到你逐渐意识到,高考是目前能做到的相对公平的选拔制度,这也类似科举的人才开放通道,那么,怨恨反而会消失。
在准备高考的过程中,吃尽苦头的人,结果并不如意,是不是浪费了时间,一无所获?看起来是这样的,在富足时代,这可能是人一生中吃的最大苦头,没有高考的残酷性,没有家长和孩子,能够持续进行这种长时间、高强度的竞争。这过程的收获,正如一位老师留言提到的:训练、自律、保证不重复犯错,这点能够逼人上一个台阶。
这些孩子将来遭遇的種种挑战,都需要上台阶。下台阶,舒服轻松,不是挑战。他们在惨烈高考竞争中学到的基础方法将一再使用:训练、自律、保证不重复犯错。
前几天,有个爸爸问,是不是要让孩子逃离这种苦头?这是很多吃过高考苦头的中产阶级爸爸的梦想,因为是中产,有能力、有余力找出路,想法就会多一点。我的答复是随大流吃苦,因为任何时空的精英选拔都必经这种痛苦,认为英美的教育,孩子玩着就上好大学,那相当于相信他们住房与医疗都不要钱,是麻痹自己意志的幻觉。
在成熟的发达社会,精英选拔,甚至更立体、更全面,是整个家庭实力的竞争,不仅孩子该吃的苦少不了,家长的人生高度,其引导与传授能力,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就像好球员少不了一个好教练。中国的教育,也将如此,不仅孩子的苦该吃,大人的苦也该吃,甘心吃苦,苦将成甘。不想吃苦,并不会如愿,生活将硬灌给你更多的苦。
============================================
不怕做最后一名
每次长跑考试前,大家总笑着说都慢点都慢点,我曾经试过,毕竟长跑很累,我不想这么累。
可就像本能一样,我只要看到有人跑在我前面,我就怎么都想要去超越他。
我虽没经过系统训练,但自知身体的各种极限,比如巅峰那几年跑到3分34秒是我正常发挥,但也可以快个几秒,那样我在冲刺阶段会手脚麻木。如果要再快一点,头就会痒,一旦这种感觉出现了,跑完一定会吐。
我小学和初中很强,从没有我跑吐都超不过的对手。
高一那年,我照常报了校运动会米,我冲班主任拍胸脯,保证拿个前三回来。班主任笑眯眯:上场的都是二级运动员,我们班没体育生,你瞎跑跑就行。
我说:你看着。他答:我会看着,但你别太较真。
运动会到了。起跑不久,我就发现在我面前的几个人都显得太游刃有余了……明明是自己最熟悉的节奏,我却越来越落后,眼睁睁见自己跑到最后一名。我什么时候跑过最后呀?
我咬咬牙齿,加快节奏,强行提速。我说过,我极度讨厌别人跑在我前面。可这世界上就是有你怎么样也超不掉的人。
我跑得手脚发麻,眼睛糊了,可那些影子只是离我稍近了些,随着比赛到尾声,他们也在加速。我那时候脑子里只想着一件事——无论如何,绝不能跑最后一个!我再提速,那时候手已经没知觉,动作都变形了,可确实还能快一些。随后我头也开始痒,开始发麻。看台上的声音都听不见了,我都怀疑自己跑的不是直线。
跑过终点线我就蒙了,大脑从麻到热,然后开始变重,渐渐走不稳路,直接坐在赛道上,然后自顾自开始吐。我就记得一幕——班主任从看台上面跑下来,然后是跳着翻过最后一个围栏,朝我冲过来。
我忘记自己坐了多久,后来被班主任搀回休息室,喝水——吐,喝水——吐。嘴里反复问,那个人我超了没有,那個人我超了没有。班主任就说,结果还没出来,那时候我脑子不清楚没意识到——这不是一眼就看得出的事情吗?
那次我得了最后一名,跑了最后一名还跑吐了,医院。这结局我无法接受。一整天我都如坐针毡,最怕有人过来安慰我,说些努力跑完就很棒了这类究极补刀话术。后来我知道,班主任提前告诉所有人,不要安慰我,全当没事发生过。
他顾及我的自尊心,后来是在我一篇作文的评语里写了一段长文的。文章很长,我只记得一句了,他说,除去这次,在你以后的生命中,还会出现许多这样的时刻,你会发现哪怕拼尽全力也改变不了什么。
我现在能懂这句话的意思。尤其随着年龄增长,我发现自己越来越能容忍别人跑在我前面,慢慢离我越来越远。我们终将接受自己人生平淡的底色,现在想想,坦然接受未必不是一种磊落和洒脱。
只是很偶尔,看到有人跑在我前面,还是会不甘心。
我会想起当初那个跑吐躺在赛道上的少年,每到这时,就会想,再勉强一下,再勉强一下……尤其是,如果知道自己只要付出“手脚发麻”,“脑袋发重”,“进医院也行”这样的代价就能达成目的,我觉得也太幸运了。
付出确定的努力就能得到确定的结果,这是多么幸运啊!只是许多时候,见到熬完一夜还是毫无成果的Word,见到再苦劝不回的关系,还是会不由自主放慢脚步,然后在离终点线还很远的地方就停下了。
我不会吐了,不会声嘶力竭了,我会体面地失败,体面地停下,然后继续前进。我不知道这是好是坏。只是仍然会希望,曾经那个吐着倒在赛道上,不断询问自己最后得了第几名的少年,他别对我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