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跑步与体重
TUhjnbcbe - 2022/6/28 16:39:00

选手为了进步,除了努力训练外,还要不断摄取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每日庞大的消耗。到底长跑选手是否该做体重控制?控制体重,真的能让成绩进步吗?让我们先从体重与跑步能量消耗的关系来谈起。

[体重与成绩的关系-从氧气消耗量谈起]

减重是否能让成绩进步?直接先说答案吧:Yes,答案是会的,在合理的范围内,减轻体重是可以让成绩进步的。

直观的来想,当一个人在无负重的状态下跑步,跟若背上一个10kg的负重(假设不影响跑姿)跑步相比,哪个跑得快跑得远,答案应该相当容易得出。同样实力的选手,身上背负的重量越重,跑步时所需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等强度运动时身体所消耗的能量跟氧气消耗量成正比。根据美国AmericanCollegeofSportsMedicine的研究指出,一般人在平路上慢跑时消耗的氧气量是0.2mlO2/kg/m/min,也就是说身体在单位时间内,每跑一公尺时,为了移动每一公斤的体重,需要消耗0.2ml的氧气。

假设以一样的速度前进之下,无负重跑步跟多背了10kg的负重跑步相比,每前进一公尺,负重状态会多消耗2ml的氧气。这样的能量浪费,对于马拉松成绩有多大的影响呢?让我们来计算看看。

假设有一位选手体重65kg,他跑完一场马拉松所需时间3小时整(约4:16/km的配速),那么依照上述公式,该选手整场比赛所需的氧气消耗量是ml。

如果该选手减重10kg,变成55kg的话,他以同样配速跑每公尺所需消耗的氧气可节省0.01ml,若把这节省的量转换成速度表现的话,55kg的这位选手用ml的氧气跑马拉松可将配速提升至3:37/km,最终他可以将马拉松成绩缩短至2小时32分左右,将近30分钟的进步!

所以坊间会有:「减重1公斤可让马拉松快3分钟!」的说法流传,这是有科学根据的。

那么是否大家该都来减重?只要减个十几二十公斤,就可以快个三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听起来不是很棒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No,故事当然没那么简单,不然世界纪录天天破,破不完了。减重能使成绩进步,但效果是有限的,原因要从身体的组成及运动能量的来源来考虑。

[长跑选手的理想体重从理论到实际]

BMI理想体重是给非运动员的一般人参考的数据,运动员因为训练及比赛需要的关系,理想体重数值与一般人并不相同。著名的英国中长跑教练FrankHorwill以Dr.Stillman的理想身高体重公式为基础,建议长跑选手的理想体重应该比没运动的一般人少约5~10%左右,顶尖选手则可能少于15%。

那么实际上,世界顶尖的长跑运动员们,体重状况又是如何呢?

我们可以看出,在美国与日本的长跑选手中,体重值几乎都比一般人的理想体重少约15~20%,而出乎意料之外,一般人印象中瘦得好像只剩骨头的非裔选手,其体重的减少率则只有5~10%。女子选手的部分,体重的减少率则落在5~15%为主。

理想体重的计算并不困难,相较于体脂肪率的测定,体重数据较容易取得,是长跑选手评估体重控制的重要参考。此外,若体脂肪率在合理范围内,但体重依然超出长跑选手建议的理想体重太多的话,则有可能是身体的肌肉重量太多。相较于需要白肌爆发力的短距离选手,中长跑选手依赖的红肌重量较轻,若训练方法错误,造成白肌发展过度,使体重增加,对于长跑成绩将是种阻碍。

[总结]

长跑选手的体重控制,是影响成绩的重要因子,多余的体重会造成无谓的能量消耗。选手可藉由体脂肪率及理想体重等方式来评估自己的最适合体重,超出建议值太多的选手,应咨询教练及营养专家的建议改善训练及饮食方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跑步与体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