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上市首日盘中破发三年亏78亿,小鹏汽车
TUhjnbcbe - 2022/7/5 14:30:00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何小鹏曾说,“造车就要造让自己、同学、朋友都抢着买的好产品”,现在是要先造“让自己、同学、朋友都抢着买的好股票”吗?

核心摘要:

1、美国上市不足一年,小鹏汽车于7月7日(今日)在香港“双重上市”,按照每股港元的发行价计算,小鹏汽车香港上市将募资约亿港元。

市场分析认为,小鹏汽车“双重上市”的最大目的是满足造车融资需求,同时规避中概股在美国证券市场的上市风险。

2、根据小鹏财报及历史融资过程,小鹏汽车至今已进行13轮融资但仍未实现盈利,年至今累计亏损达86.1亿元人民币。

何小鹏曾预测,小鹏汽车月交付一万辆车才能实现盈亏平衡,但从目前交付数据看,小鹏汽车距离盈利仍有很长的路,距离超越特斯拉更是道阻且长。

3、纵观当前新能源车赛道,传统车企转型加速,资本巨头重金入局,未来行业竞争料将更加白热化。

“造车新势力赴港上市”,从传闻到尘埃落定,只用了不到三个月。

6月25日,小鹏汽车港交所公告称,拟发行万股股票,其中香港公开发售万股,国际发售万股,于7月7日挂牌上市。

6月30日,小鹏汽车港股IPO发行价定价出炉,按照每股港元计算,小鹏汽车香港上市将募资约亿港元。

今日早盘,小鹏汽车股价高开1.82%,报港元,市值达亿港元。随后震荡下行,截至发稿,小鹏汽车盘中破发,现报.3港元/股,总市值约.36亿港元。

用何小鹏自己的话说,亿港元,对于“做车亿都不够花”的电动车行业虽是杯水车薪,但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在“今年Q4量产第三种车型、明年推出第四种车型”的时间表下,或许是场“及时雨”。

毕竟,经历了疯狂“烧钱”的两年后,VC大佬们选择继续“下注”在持续亏损的小鹏汽车身上显然需要多些谨慎——今年以来,小鹏汽车仅获得了5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也是过去9个月以来,小鹏汽车唯一的融资进展。01三年亏78亿,小鹏到底缺不缺钱?

汽车行业有句老话:“你想让谁缺钱,那就让他去造车”,即使精明如董明珠,拉上王健林投资造车,也躲不掉疯狂砸钱仍出局的命运。

时间回到年底,走马上任不足四月的何小鹏,在小鹏汽车年终信中写到:“造车就要造让自己、同学、朋友都抢着买的好产品”,彼时的何小鹏,刚刚踏上二次创业的征程,用他的话说,正在享受“前进的推背感”,不知疲惫又信心满满。

对于一个此前毫无汽车从业经验的人来说,何小鹏的信心,更多地是源于背后强大的“金主”。

何小鹏和阿里的渊源颇深。

由他一手创办的UC优视曾在9年获得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后者于五年后正式吞并了UC,何小鹏也顺其自然地进入阿里系,先后任职阿里移动事业群总裁、阿里游戏董事长等职位。

年,离职后的何小鹏马不停蹄地加入了小鹏汽车,用不到四个月时间就推进完成了A+轮融资,其中的A0轮正是来自阿里巴巴以及何小鹏本人。赶在年春节前,他又很快促成了22亿人民币的B轮融资,仍由阿里领投。

图源:天眼查

对比另外两家造车新势力,阿里从始至今只出现在了小鹏汽车的资方中,对小鹏汽车的偏爱自然不用多言。

有了阿里及其他顶级VC的支持,小鹏汽车很快走上正轨,并于年10月率先完成了1.0极客版量产车向内部及外部友好用户的交付。而此时,融资早于小鹏的蔚来和理想,还处于“PPT造车”阶段。

但令何小鹏没想到的是,造车的烧钱速度,远比他想象的快得多。

“以前看别人做车觉得亿太夸张,现在亿都觉得太少”,意识到花钱如流水的现实后,何小鹏继续寻找更多投资人,不仅稳住了经纬中国、IDG资本、春华资本等投资机构,还拉来了同是湖北老乡的雷*,先后完成了多轮融资。

粗略统计,在赴美上市前,小鹏汽车累计拿到了近35亿人民币以及超13亿美元的融资。

然而对于车企来说,交付才是运营和迭代的开始。年末,小鹏汽车首款量产车型G3姗姗来迟,由此打开市场;年年中,对标特斯拉Modle3的P7上市,填补了高端市场的空白。

数据显示,-年,小鹏汽车交付量实现了阶梯式增长,分别为29、1.27万、2.71万辆。截至今年5月底,小鹏汽车累计交付量超6.4万辆。

但这样的成绩并不未能帮助小鹏汽车止亏。

年,何小鹏曾公开表示,月交付一万辆车才能实现盈亏平衡。国信证券通过测算认为,小鹏汽车要想实现盈利,销量规模需要达到12万辆。

现实却是,今年一季度,小鹏汽车共交付约1.33万辆,尽管同比大增.4%,但考虑到去年同期的疫情影响,这一逆转更多地是表面靓丽,距离何小鹏口中的“盈亏平衡点”仍相距甚远。

与此同时,主打产品P7,今年一季度的交付量环比出现了6.49%的下滑,销量颓势开始显现。

营收及利润方面,根据招股书,以人民币计,小鹏汽车-年营收分别为万、23.21亿、58.44亿,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总营收29.51亿,达到了去年全年营收的一半。对应同期的亏损分别为13.99亿、36.92亿、27.32亿及7.87亿,累计亏损达86.1亿。

图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汽车销售收入外,小鹏汽车正在尝试通过新的营收增长点缩短“流血”时间。

今年一季报,小鹏汽车首次将XPILOT智能驾驶软件收入计入整车收入。在万人民币的收入金额中,万人民币为去年的收入,万人民币为今年一季度的收入。

对此,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由于软件收入具有极高的毛利率,一旦该层面收入打通,或将为车企带来广阔的想象空间。

此前,麦肯锡曾预测,到年,软件占整车价值的比重,将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到30%。而波士顿则预估,到年,汽车数据及软件服务将产生亿美元的年收入和接近亿美元的利润。

类比特斯拉自动驾驶FSD收入计入营收后市值的一飞冲天,有市场分析认为,小鹏汽车未来或将有望复制这条路。

得益于软件销售收入的出现,小鹏汽车的毛利率实现了改善。-年,小鹏汽车毛利率分别为-24.33%、-24.05%、4.55%,这一指标在今年一季度则为11.18%,三年时间完成了由负转正的逆袭。

图源:Wind

但何小鹏却对毛利的改善不以为然,他曾表示:“从长期来看,一个科技型的汽车企业应该是有很高毛利的企业。从短中期来看,短期有太高的毛利是错误的。”

现金流方面,以人民币计,小鹏汽车-年以及今年一季度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6.27亿、19.47亿、.09亿以及.61亿。加之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公司还有31亿的应收账款,以及下周回港后融资渠道的进一步打开,小鹏汽车的现金流看上去较为充裕。

但造车的长周期特性决定了车企需要源源不断地拿钱,就连何小鹏本人也曾在公司美股成功敲钟之后说:“多拿弹药非常重要,才能赢得长跑。”

根据招股书披露,小鹏汽车此次香港上市的募资金额将用于以下用途:约45%用于拓展公司的产品组合及开发更先进的技术;约35%用于加速公司的业务扩张;约10%用于提升生产能力;及约10%用于一般公司用途。

在融资需求以外,亦有市场解读称,小鹏汽车此番赴港也有规避风险的考虑。

今年1月,大摩发布报告称,海外上市的中概股估值已经高到有风险的程度,并将MSCI中国指数从“超配”下调为“中配”。

在大摩看来,美国对中国企业的上市态度变化和*策限制是最大的外部风险。而相较于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A股和港股面临的风险则小得多。

据悉,由于小鹏汽车在美上市不足一年,不符合二次上市规定,因此此番赴港的方式是“双重上市”。

这种方式有利有弊。从好的一方面看,两个资本市场中都能吸引到资金,这对于造车这种周期性长的行业来说无疑是好事;而从另一方面说,两个资本市场都有各自的*策和规定,身处其中自然要受到来自双方的监管和约束。

很明显,小鹏迫不及待赴港,自是认为双重上市利大于弊。

有观点认为,小鹏汽车双重上市,除了能吸纳亿港元的真金白银外,还可在未来通过纳入港股通,吸引A股投资者参与投资,享受港股造车新势力稀缺红利,同时提高内地投资者对小鹏汽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市首日盘中破发三年亏78亿,小鹏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