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传递生命热量贵大学子接力志愿长跑
TUhjnbcbe - 2022/7/10 17:37:00
治白癫疯办法 http://m.39.net/pf/a_6113618.html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多种良性、恶性血液病与遗传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年9月,我国造血干细胞捐献突破1万例,为28个国家的名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近年来,在贵州大学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血液来接力,传递生命的热量,书写生命的奇迹。

01

对生命的维护是每个人的责任

“反悔是每个人的权利,但对生命的维护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年4月,刚吃完饭的袁雨收到了贵州省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工作人员在电话里告诉她,“配型成功了!”

接到电话的袁雨感到挺突然,还想过是不是诈骗电话,但思考过后觉得不能错过挽救生命的机会,于是答应了下来。这个机会对于袁雨是期待已久的,去年春节的时候她还默默许愿:“希望配型成功。”

“平常心”是袁雨面对这个可以挽救别人生命的机会时的最大感受。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我没有需要顾虑的东西”。早在年10月报名采集造血干细胞时,袁雨就查阅了大量与捐献造血干细胞相关的资料,并在充分了解后征得了父母的同意。

袁雨觉得,很感恩能有这个机会去挽救一条生命,也很幸运没有错过这个机会。她说:“其实这个过程没有大家想的那么辛苦,术后正常生活就好。而且,和生命相比,我们花费的那点时间和精力真的微不足道。”“生命很神奇,人生很奇妙,正因为人们的感恩之心才有英雄这个词,生命的维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想到自己曾经挽救过一个生命,就会想要更加积极的去面对生活。”捐献后的袁雨,依然不忘用自己的阳光和善良鼓励着大批和她一样的志愿者,在这条路上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她希望大家能够郑重对待,决定捐献后就坚持到底,不要因为自己的怯懦对患者造成更大的伤害。

02

如果社会还需要我,我会再次伸出援手

“世间美好都与我们环环相扣,对于我们彼此而言,一切都是幸运的。”

年10月,王成福和室友六个人一起相约采集了造血干细胞。时隔半年的年4月3日,王成福接到自己与另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的来电通知。

“我的想法很简单,既然配型成功,我肯定是要去做些什么的。”年9月7日,捐献过程中,“‘压抑与兴奋”同时出现在王成福的脑海里。“会有一点对于病房环境的陌生感,所以一直闭紧双眼,直到因为疲惫而昏沉睡去。但我想想还是很兴奋,从通知配型成功、体检合格、打动员剂,一直到真正躺到病床上看着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被仪器抽离的时候,想到更多的还是能够借此机会传递生命热量。”捐献手术操作完成后,受捐者的母亲委托志愿者将一封装满谢意的信送到王成福手中,王成福很坦然:“这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如果能够真正帮助到他,我就很开心了。”当谈及这段捐献造血干细胞经历的时候,王成福笑了笑:“我只是传递生命希望的平凡人。”私下的王成福就像是个邻家大男孩一样,对生活有着简单纯粹的认识。“有苦有甜,生活好像就是这样。”“如果社会还需要我,我会再次伸出援手。”王成福咧着嘴露出干净的笑容。

03

因为下定决心,所以不会畏惧

“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我已经下定了要捐献的决心。”

在很小的时候,杨雪梅就想要做一名慈善家,去帮助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们,让他们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后来就慢慢养成了助人为乐的优秀品质,遇到有寻求帮助的人,只要她能帮得上忙的,就都想去试一下。

在谈到捐献的过程时,她说:“我的心情很平静,因为我已经下定了要捐献的决心。”在捐献过程中,每天都要扎针,那是杨雪梅20多年来第一次扎那么多的针,平均一天就扎三针,然后连续扎五天,到最后一天时,因为血管太细,她的右手臂被扎了整整五个针孔。

对此,她笑着说:“就是除了有点痛之外,我觉得一切都还好啦。”

她坦言:“可能没经历过会有些害怕,一开始我妈妈很反对,我也有些迟疑。但其实了解清楚后,并没那么复杂,希望以后大家遇到了不要害怕,勇敢面对。”她很希望大家都能奉献一点爱心,去帮助更多的人,让他们也能过上幸福的生活。

04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是也都可以成为英雄。”

年8月31日,坐在返校车上的张辉收到了来自贵州省红十字会志愿者打来的电话,对方告知张辉与另一位患者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而此时距离去年10月24日血样采集仅过了10个月的时间。再三询问后,激动战胜了刚接到电话时的错愕,欣喜之余,张辉立刻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了同在车上的妹妹:“我的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了!”

高中时期,患有晚期血液病的同学突然离世,让张辉第一次有了对于生命脆弱的直接感受,没能为之做点什么也成了他心中的遗憾。得知可以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他毫不犹豫的报了名。年9月26日,正式体检的日子。10月份做血液高分检测,11月1日注射动员剂,11月6日正式捐献造血干细胞……这些重要的时刻,像是擦不掉的印记深深地烙印在张辉的脑海中。“放松,捐献时一直很放松。”躺在病床上的张辉很平静,似乎是可以对于当初的遗憾做出一点点弥补,也是可以完成自己设下的挽救生命的目标。作为贵州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志愿者服务队的一员,张辉平时还会向别人耐心分享自己的捐献经验,帮助捐献者打消恐惧和疑惑。作为全国第位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张辉坦诚:“这既是荣誉,也是一层压力。我们每个人都是普通人,但是每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英雄。”

05

把有意义的事情坚持到底

“选择了迈出第一步,便会走完接下来的每一步。”

年10月,罗晓燕和佟静菊像大多数刚进入大学的新生一样,对周围的一切充满了好奇。也是因为好奇心的驱使,她们走进了红十字会的宣传点,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

“如果哪天接到电话,告诉我配型成功了,我一定会去。”

在罗晓燕看来,生命是神圣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机会,若是用一点点造血干细胞,能够救人一命,那何乐而不为呢?佟静菊也说:“如果我真的配型成功了,那我会没有顾忌地去捐献。我在迈出第一步时就想好了后面会发生的事,所以没什么好顾虑的。”

在朋友眼中,罗晓燕是一个很爱笑的女孩,“我会让我的情绪被开心的事主导。不开心的事会有,但我不会让它过度地影响到我。”而佟静菊觉得:“身边有一群可以带动你的朋友是很重要的,他们会影响你很多,如果不是室友的鼓励,我可能不会去参与采集,但她们带我迈出了第一步,我觉得原来我也可以做到。我很感谢她们让我有了这个可以帮助其他人的机会。”“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件小事,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我回想起曾经做过一件有意义的事,就足够了”,佟静菊说道。注:佟静菊和罗晓燕去年已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并有意愿进行捐献,但当前暂未收到有配型成功的信息。

从年首例捐献以来

我国已有万志愿者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队伍

在贵州省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名单墙上

贵大学子的名字也越来越多

他们是普普通通的学生

但也是维护生命的英雄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愿我们都能用一点善举照亮一段路程,温暖一方心灵

图片:受访者提供

文字:新闻网学生记者团刘唯胡思思

编辑:谢雨欣邹佳华

责任编辑:李辉

审校:张蝉

编审:文洋

关于贵大,你可能还想看

快来为溪溪点亮在看,传递爱心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传递生命热量贵大学子接力志愿长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