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一过,又有一批幼儿园毕业生要进入小学,开启小学生学习生涯模式。暑假里,有的家长开始焦虑起来,为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各种伤脑筋。
石妈妈的儿子6岁了,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可是孩子平日似乎只对奥特曼感兴趣,对读书学习的兴致却不高。
于是,石妈妈灵机一动想了一个办法,既然儿子喜欢奥特曼,何不寓教于乐,将汉字启蒙与奥特曼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呢?有了这个想法后,她立即付诸实践,开始研究奥特曼相关内容,将其演变成适合孩子学习的字、词、句读物。
当石妈妈将这种想法落到实处后发现,原来对文字一点都不感兴趣的孩子看见妈妈为他量身定做的学习资料,有了两眼放光的感觉,现在,孩子对每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都特别喜欢,一学起来就刹不住车的感觉。
看见儿子感兴趣,石妈妈制作资料的兴致也更高昂了。每天晚上孩子睡觉后,她就开始一边研究一边继续制作奥特曼学习资料,连续做了三四天,每天都熬夜到两三点,终于制成了一本一百多页的奥特曼识字读物。
功夫不负有心人,被点燃兴趣后,6岁儿子已经能认识多个生字了。这下,石妈妈是不用担心儿子一年后读一年级认字费力了。
石妈妈在网上分享了孩子学字的历程后,很多人表示将学习与孩子的兴趣点相结合,这真是一个很不错的办法,而这个办法往往只有有心的家长才能做到,毕竟只有他们最了解自己的孩子,了解孩子到底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
大家看了小朋友如此兴致盎然地学妈妈制作的奥特曼识字读物,评论区好多妈妈都在高吼想要求资源。
还有家长说将孩子的兴趣与学习相结合是最好的启蒙的方式,比如自家有个不喜欢唐诗宋词的娃,可自从认识了植物大战僵尸版唐诗宋词的漫画书后,立马提起兴趣,现在学诗词都不需要家长催促的。
与此同时,却有网友提出不同意见,表示不认可现在的家长因为自身焦虑,“抓着”6岁孩子学认字,网友说这完全属于超前教学,虽然孩子看上去“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等他真正读一年级后,就会因为课堂上的内容都是学过的、知道的,对课堂丧失兴趣,慢慢的就会从“赢在起跑线”变成只能“吃老本”,一旦老本吃完,孩子就会落后了。
其实这些网友提出的,关于提前教学带来的隐患不无道理。每学年,当小学新生入学时我们就会看到相关报道,一年级新生拿着学校刚发下来的书本表示这都是我早就学过的知识,“好简单、好无聊”,然后老师在上面讲,他们在下面无所事事。
在此,三土妈妈想说,首先,我非常认可石妈妈将孩子兴趣点与学习知识相结合的模式。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家长用心地将孩子感兴趣的东西揉进学习中,孩子再去学习时,他不会觉得枯燥,他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并且在这个享受中收获知识,再在收获中获取自信。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良性循环!
之前,为给孩子做英语学习启蒙时,我们家也做过类似的事情。因为我女儿喜欢与动物百科相关的东西,每次一看到这类书籍、视频就挪不动步,于是我老公就找来一些动物百科资料,再根据孩子当前最喜欢的动物制作英语的教学视频、音频,甚至还自己做了一套绘本。我们花心血做这个资料,孩子其实也知道,从我们着手开始做,开始查阅资料,孩子就已经满怀期待了。再加上每个动物板块设计都是孩子当前最感兴趣的,所以资料制作好后,一点都没浪费,三土小朋友每天学一页,学得很开心也很喜欢。
其次,我想谈谈网友提到的提前教学有弊端的问题。提前教学有弊端我是认可的,所以我家三土在读小学一年级前不会做算术题,除了自己名字就不认识其他字。那时候也有一些朋友提醒我,说你再不给她做相关教学启蒙孩子到时候会跟不上大家节奏的,可能我比较固执吧,无论别人怎么提醒,我还是觉得该小学学的东西,就让她进了小学再学。但是,我们平时也不是啥都不学的,在读小学之前我们花了大量时间来讲绘本故事,无论是我给孩子讲还是让她给我讲,就是我还是比较注重语言表述能力的。然后看了很多科学百科的书籍,也动手做了很多相关实验,就是说还是做了一些知识面拓展的。另外英语启蒙做得比较早,三四岁开始学了自然拼读,所以幼儿园时期孩子就能看懂英语绘本的。
后来读小学后,可能是学了自然拼读的原因,我们没有提前学拼音,但是她跟着老师很快就把拼音这关给过了。学汉字最开始有点吃力,出现了家长们担心的“别人认识很多字,可是她不认识”的问题,但是我们就陪着孩子每天做好预习、复习的功课,其实很快就能掌握的。
关于为孩子制作学习资料,以及要不要提前学习这些观点算是自家经历供家长们参考吧,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学习是一场马拉松,孩子能不能赢在起跑线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做好了陪着他们一边长跑一边欣赏沿途风景的准备。